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御 → 禦御”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52 【介紹】: 西漢初河南陽武人。秦時為御史。以客從劉邦起事,入漢,為常山守。任代、趙相,以從攻臧荼有功,高祖六年封北平侯。遷計相,以列侯居相府,主持郡國上計。精通律歷,明習(xí)圖書,曾改定音律歷法。文帝四年起,為丞相十余年。謚文。有《張蒼》十六篇,今佚。
全漢文·卷十四
蒼一作倉,陽武人。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有罪亡歸漢。二年為常山守,三年為代相,尋徙相趙王張耳。及耳子敖封北平侯,遷為計相,以列侯居相府。十一年為淮南相。高后八年為御史大夫。文帝四年代灌嬰為丞相,后二年免。景帝五年卒,年百馀歲,謚曰文侯。
御史中丞眾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全漢文·卷五十六
眾,史不著其姓,哀帝初為御史中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4 【介紹】: 唐冀州衡水人。歷官左臺侍御史。與來俊臣競為慘刻。每移檄州縣,所至震懾。武周延載初,俊臣貶,弘義亦流瓊州。自矯詔追還,事覺,為侍御史胡元禮杖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48—705 【介紹】: 唐趙州欒城人。高宗乾封進(jìn)士。武周圣歷初以鳳閣舍人、檢校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處事圓滑,模棱兩可,人稱“蘇模棱”。后因附張易之兄弟,中宗時貶為郿州刺史。少時與李嶠以文辭齊名,號蘇李。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48—705 趙州欒城(今河北欒城)人。9歲能文,20歲登進(jìn)士第。累轉(zhuǎn)咸陽尉。裴行儉征突厥,奏為掌書記。后歷官集州刺史、天官侍郎。曾兩度為相,居相位數(shù)年,茍合取容,遇事依違兩可,人稱“蘇模棱”。中宗神龍初(705),因諂附張易之兄弟,貶郿州(在今中亞)刺史,死于任所。味道工詩善文,少時與李嶠并稱“蘇李”,后又與李嶠、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蘇味道詩作五律甚多,然成就不及沈、宋。今人徐定祥有《蘇味道詩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
唐詩匯評
蘇味道(648—705),趙州欒城(今屬河北)人。幼與同郡李嶠俱以文辭顯,時稱“蘇李”。弱冠登進(jìn)士第。延載中,以鳳閣舍人檢校侍郎、同平章事。貶集州刺史,召為天官侍郎。圣歷初,復(fù)以鳳閣侍郎同平章事。坐事貶坊州,遷益州長史。神龍初,坐黨附張易之貶眉州刺史,卒。味道久居相位,諳練官場故習(xí),圓滑保身,世號“模棱宰相”。有《蘇味道集》十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作品評論

新唐書本傳
(味道)九歲能屬辭,與里人李嶠俱以文翰顯,時號“蘇李”。
三唐詩品
盛有時名,藻思相稱,惟其速達(dá),故入境未宏。舊集闕殘,未窺其所木,擬以連篇排比,其源蓋出于王筠。初唐之古芳,實梁陳之支派也。“火樹銀花”,時留俊賞,然豐肌靡骨,無復(fù)陳隋。
《詩學(xué)淵源》
集中詩皆應(yīng)制之什,未改陳隋舊習(xí)。用事典雅,后遂成館閣一體。至蓄意含情,推事及物,則固唐詩之本色,異于六朝所尚者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9—784 【介紹】: 唐瑯邪臨沂人,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yīng)方。顏師古五世從孫。玄宗開元二十二年進(jìn)士。又擢制科。累擢武部員外郎。為楊國忠所擠,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叛,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等起兵抵抗,響應(yīng)者眾,共推為盟主,兵至二十萬。肅宗立,為河北招討使。諸郡復(fù)陷,間道奔鳳翔,累除御史大夫,出為馮翊太守。以直不容,屢貶官。歷遷尚書右丞、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盧杞惡之,會李希烈叛,命往勸諭,遂為希烈縊死。謚文忠。工書法,初學(xué)褚遂良,后從張旭,創(chuàng)為“顏體”。有集及《韻海鏡源》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9—784 字清臣,排行十三,京兆(今陜西長安)人。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進(jìn)士及第,天寶元年(742)中文詞秀逸科,歷仕秘書省校書郎、醴泉尉、監(jiān)察御史。八載遷殿中侍御史,楊國忠怒其不附己,出為平原太守。安史亂起,起義兵抵抗。肅宗至德元載(756)拜憲部尚書、御史大夫,出為同、蒲、饒、升州刺史。代宗廣德二年(764)遷刑部尚書,封魯郡公,世稱顏魯公。大歷三年(768)出為撫州刺史。八年至十二年移刺湖州,召集32位文人修撰韻編類書《韻海鏡源》,并形成一個多達(dá)95人之聯(lián)唱詩人群,其唱和作品結(jié)集為《吳興集》10卷。十二年召為刑部侍郎,德宗建中三年(782)改太子太師,充淮寧軍宣慰使。興元元年(784)為李希烈所害,謚文忠。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令狐峘《顏真卿墓志銘》、殷亮《顏魯公行狀》。宋留元剛有《顏魯公年譜》。工詩善文,又為杰出書法家,著述甚富,多佚。今傳《顏魯公集》15卷,為留元剛所輯?!?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另收其所參與聯(lián)句詩21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bǔ)詩1首,聯(lián)句1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顏真卿(708—784),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二十二年(734),登進(jìn)士第,又登拔萃科及文詞秀逸科,調(diào)醴泉尉,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宰相楊國忠惡之,出為平原大守。起兵抗安史叛軍,詔拜戶部侍郎。肅宗即位,拜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為河北招討使。至德二載(757)為憲部尚書,遷御史大夫。軍國事知無不言,為宰相所忌,出為馮翊太守,累貶至蓬州長史。代宗立,除尚書左丞,尋除檢校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封魯國公。與元載不合,貶峽州別駕,遷撫、湖二州刺史。德宗立,改大子少師。時李希烈叛,受命往勸諭,被拘,不屈被害。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世稱“顏體”。善詩文,著作甚富,有《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又《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各十卷,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十五卷行世,《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詩補(bǔ)逸
顏真卿字清臣,京兆長安人。開元二十二年進(jìn)士及第,歷仕玄、肅、代諸朝,封魯國公。李希烈陷汝州,盧杞奏遣真卿往諭,拘脅累歲,不屈而死。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真卿字清臣。瑯琊臨沂人。開元中舉進(jìn)士。又擢制科。累官武部員外郎。出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反。河朔盡陷。獨(dú)平原城守具備。加戶部侍郎。肅宗幸靈武。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河北采訪招討使。代宗朝封魯郡公。為刑部尚書。加改太子太師。盧惡之。奏使諭李希烈。希烈脅之。不屈。遂縊殺之。年七十七。贈司徒。謚曰文忠。

作品評論

《唐詩品》
魯公情欣所遇,悉綜古調(diào),頗尚格氣,不事彌文。雖有一二近體,不過游戲之作,非所以系幽悰也。今集中所載不及百篇,大都守吳興時,與皎僧、陸處士之流結(jié)思巖林,相忘外道者也,然曠世之情,優(yōu)入三昧,殊非守平原時色相。
《國語辭典》:風(fēng)聞言事(風(fēng)聞言事)  拼音:fēng wén yán shì
把傳聞的事情向上級報告?!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也有一班妒忌魏生少年登高科的,將這樁事只當(dāng)做風(fēng)聞言事的小小新聞,奏上一本?!?/div>
《漢語大詞典》:擊搏才(擊搏才)
謂具有彈劾他人之才。指有堪任御史之才。新唐書·李玨傳:“還為殿中侍御史。宰相 韋處厚 曰:‘清廟之器,豈擊搏才乎?’除禮部員外郎。”
《漢語大詞典》:烘堂大笑
唐 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見 唐 趙璘 因話錄·徵。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滿屋的人同時大笑。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 馮相 、 和相 同在中書。一日, 和 問 馮 曰:‘公靴新買,其直幾何?’ 馮 舉左足示 和 曰:‘九百?!?和 性褊急,遽回顧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責(zé)久之。 馮 徐舉右足曰:‘此亦九百?!妒呛嫣么笮Α!?/div>
《漢語大詞典》:僉都御史(僉都御史)
官名。 明 代都察院官員,地位次于左右副都御史。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老爺陞了僉都御史,巡撫 江西 等處地方?!?/div>
《漢語大詞典》:掐毒
唐 代對侍御史的俗稱。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風(fēng)憲:“侍御史謂之掐毒,言如蜂蠆去其芒刺去?!?/div>
分類:侍御御史
《漢語大詞典》:青袍御史
指帶御史銜的幕官。 唐 李商隱 《天平座中呈令狐令公》詩:“白足禪僧思敗道,青袍御史擬休官?!?馮浩 箋注:“唐六典:袍制有五,一曰青袍。按:幕官帶御史銜者?!?沈厚塽 輯評:“本篇所謂青袍御史,當(dāng)指幕官帶御史銜者?!?/div>
分類:御史
《漢語大詞典》:侍教生
明 代后期御史對巡撫的自稱。亦泛用為公卿對縉紳的自稱。多用于名帖或其他書面文字中。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御史于巡撫,尚猶投刺稱晚生侍坐也。辛卯以后,則僉坐矣,尋稱晚侍生正坐矣,又稱侍教生矣,已而與巡撫彼此俱稱侍生矣?!?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古道:“惟京卿尚有之,侍郎則稱年晚生,尚書則僅年侍教生。”亦省作“ 侍教 ”。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古道:“近年 申吳縣 七旬, 蕭岳峰 大司馬其同年也。時 申 久居林, 蕭 已晉三孤,尚於祝文稱‘侍教’,他可知矣?!?/div>
《漢語大詞典》:三告官
宋 代在禁中,唯宰相、翰林學(xué)士、御史有衙吏為之喝道,稱為三告官。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二:“三司, 開封府 ,外州長官,升廳事,則有衙吏前導(dǎo)告喝。國朝之制,在禁中唯三官得告:宰相告於中書,翰林學(xué)士告於本院,御史告於朝堂,皆用朱衣吏,謂之三告官?!?/div>
《國語辭典》:老道長(老道長)  拼音:lǎo dào zhǎng
1.清代尊稱道級的行政首長?!锻溜L(fēng)錄。卷一七。老道長引菽園雜記》:「中堂尚書稱各道御史曰『老道長』,今督撫稱道憲亦曰『老道長』。」
2.稱年老的道士。如:「街口的算命攤子上坐著一位老道長。」
《漢語大詞典》:棱官(稜官)
古稱御史執(zhí)法之官。言其有威。 清 梁章鉅 稱謂錄·御史古稱:“稜官:舊注:漢官儀,御史執(zhí)法稱稜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