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御 → 禦御”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憲臺(憲臺)  拼音:xiàn tái
1.御史治事的地方。參見「御史臺」條。
2.屬吏對長官的尊稱?!陡;萑珪?。卷五。蒞任部。稟帖贅說》:「回天挽日之功,皆出憲臺起死噓枯之賜矣?!?/div>
《漢語大詞典》:乘驄(乘驄)
后漢書·桓典傳:“﹝ 典 ﹞辟司徒 袁隗 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quán), 典 執(zhí)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焙笠蛞浴俺蓑嫛敝甘逃?。 唐 杜甫 《哭長孫侍御》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唐 杜甫 《渝州候嚴侍御不到先下峽》詩:“聞道乘驄發(fā),沙邊待至今?!?唐 韋應(yīng)物 《寄洪州幕府盧二十二侍御》詩:“忽報 南昌 令,乘驄入郡城。”《剪燈馀話·泰山御史傳》:“糾察每侍於帝傍,讜論佇聞於白簡。期邁攬轡 范滂 之右,肯居乘驄 桓典 之間?!?/div>
分類:侍御御史
《漢語大詞典》:御府
(1).帝王的府庫。史記·平準(zhǔn)書:“胡降者皆衣食縣官,縣官不給,天子乃損膳,解乘輿駟,出御府禁藏以贍之?!?唐 李頎 《送李回》詩:“歲發(fā)金錢供御府,晝看仙液注離宮?!?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唐高宗鎮(zhèn)庫墨:“近於內(nèi)省 何道源 家,見數(shù)種古墨,皆生平未見,多出御府所賜。” 明 唐順之 《謝賜銀幣表》:“褭號出御府之珍,永以為寳;豸繡炫天孫之錦,豈曰無衣?!?br />(2).指主管御府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始皇 ﹞使御府視璧,乃二十八年行渡 江 所沉璧也?!?br />(3).御史的官署。 唐 杜甫 《奉酬寇侍御見寄復(fù)寄寇》詩:“來簪御府筆,故泊 洞庭 船?!?仇兆鰲 注引 邵傅之 曰:“御史所居之署,謂之御史府?!?唐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xué)士賜宴得筵字》:“首命臺階老,將崇御府員?!卑?, 張說 嘗為御史大夫。
(4).主藏禁中圖書秘記的官署。 唐 韓愈 《送鄭十校理序》:“祕書,御府也,天子猶以為外且遠,不得朝夕視,始更聚書 集賢殿 ,別置校讎官曰學(xué)士,曰校理?!?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二游詩》之一:“直至 沈 范 輩,始家藏簡編。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傳。” 明 胡應(yīng)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一:“ 唐 惟 貞觀 、 開元 最勝,兩都各聚書數(shù)部,至七萬卷。至 宣和殿 太清樓 龍圖閣 御府所儲,尤盛于前代?!?/div>
《漢語大詞典》:持斧
漢書·王訢傳:“ 武帝 末,軍旅數(shù)發(fā),郡國盜賊羣起,繡衣御史 暴勝之 使持斧逐捕盜賊,以軍興從事,誅二千石以下?!焙笠浴俺指敝笀?zhí)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執(zhí)法之官。 唐 沈亞之 《上家官書》:“顧世之持斧之士,安足以摹哉!” 宋 王禹偁 《賀馮起張秉二舍人》詩:“繡衣脫后休持斧,珠履拋來免過廳?!?/div>
《國語辭典》:獬豸  拼音:xiè zhì
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牛,一說似羊,獨角,能分辨曲直,見人打斗時,會用角觸理虧的人?!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挂沧鳌附鈴D」、「獬廌」。
《漢語大詞典》:憲司(憲司)
(1). 魏 晉 以來御史的別稱。宋書·劉瑀傳:“明年,遷御史中丞。 瑀 使氣尚人,為憲司甚得志。”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風(fēng)憲:“ 唐 興,宰輔多自憲司登鈞軸,故謂御史為宰相?!?br />(2). 宋 代官名。即諸路提點刑獄公事。 景德 四年置,負責(zé)調(diào)查疑難案件,勸課農(nóng)桑,和代表朝廷考核官吏等事,即后世按察司之職。二刻拍案驚奇卷四:“而今單表一個作惡的官宦,做著沒天理的勾當(dāng),后來遇著清正嚴明的憲司做對頭,方得明正其罪?!?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宋史五·職官志七:“ 宋 人稱轉(zhuǎn)運為漕司,安撫為帥司,提點刑獄為憲司?!?br />(3).猶上司。 元 代習(xí)用語。《元典章新集·兵部·急遞》:“凡有牒呈憲司公文,依上置立隔眼,發(fā)放施行?!?陳垣 釋例:“憲司,當(dāng)時常語。”
《漢語大詞典》:臺府(臺府)
(1).御史府。宋書·武帝紀(jì)下:“﹝ 永初 元年﹞秋七月丁亥,原放刼賊餘口沒在臺府者,諸流徙家并聽還本土?!?span id="s615p6r" class="book">《舊唐書·李渤傳》:“如妄訴無理,本罪外加一等。準(zhǔn)敕告密人付金吾留身待進止。今欲留身后牒臺府,冀止絶兇人。”
(2).指中央政府機構(gòu)。南齊書·王晏傳:“論薦黨附,徧滿臺府。” 明 李東陽 《壽豈堂歌》:“當(dāng)年弟子數(shù)百人,三十年來半臺府?!?/div>
《國語辭典》:司直  拼音:sī zhí
職官名:(1)漢置,佐理丞相檢舉不法官吏。東漢時改屬司徒,北魏后沿置,掌理糾察或復(fù)勘訟獄等事。(2)唐置,為東宮官屬,職掌糾劾宮寮和率府之兵。
《漢語大詞典》:繡裳(繡裳)
(1).彩色下衣。古代官員的禮服。《詩·秦風(fēng)·終南》:“君子至止,黻衣繡裳。” 毛 傳:“黑與青謂之黻,五色備謂之繡?!?漢 張衡 《思玄賦》:“襲溫恭之黻衣兮,被禮儀之繡裳?!?宋 毛滂 《玉樓春》詞之二:“紅顏緑髮已官高,赤舃繡裳今 仲父 。”
(2).猶繡衣。指侍御史。 唐 顏真卿 《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登聞黼扆,驟列繡裳?!眳⒁姟?繡衣直指 ”。
《漢語大詞典》:繡衣直指(繡衣直指)
官名。 漢武帝 天漢 年間,民間起事者眾,地方官員督捕不力,因派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仗節(jié),興兵鎮(zhèn)壓,刺史郡守以下督捕不力者亦皆伏誅。后因稱此等特派官員為“繡衣直指”。繡衣,表示地位尊貴;直指,謂處事無私。后亦稱“ 繡衣使者 ”。繡衣直指本由侍御史充任,故亦稱“ 繡衣御史 ”。 王莽 時改稱“繡衣執(zhí)法”。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又《武帝紀(jì)》《元后傳》、后漢書·伏湛傳。 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雖地處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養(yǎng)拙,可以藏愚,繡衣直指所不能繩,強項申威所不能及。”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漢 以來重守令……雖有刺史、部使者,繡衣直指之屬,間一命之,不專以為治也?!币嗍》Q“ 繡衣 ”、“ 繡衣吏 ”。《北史·高道穆傳》:“臣雖愚短,守不假器,繡衣所指,冀以清肅?!?唐 杜牧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天子繡衣吏, 東吳 美退居?!?宋 姜夔 《阮郎歸·為張平甫壽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詞之一:“年年風(fēng)絮時,繡衣夜半草符移,月中雙槳歸?!?清 魏源 《軍儲篇一》:“夫水師整飭,而外洋無庇販之人;繡衣四出,黥面令行,而內(nèi)地?zé)o嘗試之犯?!?/div>
《國語辭典》:柏府  拼音:bó fǔ
漢御史大夫府中多種植柏樹,故稱御史臺為「柏府」。明。陳璉〈驄馬賦〉:「柏府深嚴,蘭臺清閟。」也稱為「柏臺」、「柏臺烏府」。
分類:御史
《國語辭典》:柏臺(柏臺)  拼音:bó tái
1.漢御史大夫府中多種植柏樹,故稱御史臺為「柏臺」。也稱為「柏府」、「柏臺烏府」。
2.柏梁臺的簡稱。參見「柏梁臺」條。唐。李嶠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yīng)制〉詩:「今日聯(lián)章處,猶疑上柏臺?!?/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簡(執(zhí)簡)
手持簡冊。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南史氏 聞太史盡死,執(zhí)簡以往?!焙笠灾溉问饭佟⒂分?。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爰及太史 談 ,世惟執(zhí)簡; 子長 繼志,甄序帝勣。” 唐 岑參 《送趙侍御歸上都》詩:“執(zhí)簡皆推直,勤王豈告勞;帝城誰不戀,回望動離騷!”明史·李世祺傳:“簪筆執(zhí)簡之臣,接跡囹圄;考槃薖軸之士,抗聲鴻舉?!?/div>
《漢語大詞典》:南奔
(1).向南奔跑;南逃。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值五馬之南奔,逢三星之東聚?!?span id="igofxfd"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上》:“於是樂人南奔, 穆皇 羅鐘磬; 苻堅 北敗, 孝武 獲登歌?!?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二:“ 三川 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 永嘉 ?!?span id="tr7iask" class="book">《宋史·何灌傳》:“ 靖康 元年正月二日,次 滑州 , 方平 ( 梁方平 )南奔, 灌 亦望風(fēng)迎潰。”
(2). 南北朝 時期謂郎官轉(zhuǎn)任治書侍御史者。南史·謝幾卿傳:“ 梁 天監(jiān) 中,自尚書三公郎為治書侍御史。舊郎官轉(zhuǎn)為此職者,世謂之南奔?!?span id="ib5y6kh" class="book">《通典·職官六》:“自 宋 齊 以來,此官不重。自郎官轉(zhuǎn)持書者,謂之南奔?!卑矗?陳垣 《史諱舉例》卷五:“‘持’應(yīng)作‘治’?!?/div>
《漢語大詞典》:三院
唐 制,御史臺設(shè)三院:臺院,置侍御史;殿院,置殿中侍御史;察院,置監(jiān)察御史。 宋 仍 唐 制,有三院大夫。新唐書·百官志三:“御史臺,大夫一人……中丞為之貳。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jiān)察御史隸焉。” 唐 韓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銘》:“歷御史,屬三院,止尚書郎。”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御史臺故事:三院御史言事,必先白中丞?!庇?清 初改內(nèi)閣為三院,即弘文院、秘書院和內(nèi)院。 清 昭梿 嘯亭雜錄·國初定三院:“ 文皇 踐祚之初,改內(nèi)閣為三院,曰弘文,曰秘書,曰內(nèi)院,皆置大學(xué)士、學(xué)士等官?!?/div>
《國語辭典》:御史臺(御史臺)  拼音:yù shǐ tái
御史治事的地方。西漢稱為「御史府」,東漢以后稱為「御史臺」。也稱為「憲臺」。
《漢語大詞典》:柱后(柱後)
(1).執(zhí)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種帽子。也稱惠文冠、獬豸冠。后漢書·輿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為展筩,鐵柱卷,執(zhí)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監(jiān)平也?!?br />(2).借指執(zhí)法官、御史等。《文選·左思〈魏都賦〉》:“詰朝陪幄,納言有章。亞以柱后,執(zhí)法內(nèi)侍。” 李周翰 注:“柱后,御史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