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3詞典 1分類詞匯 22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御 → 禦御”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待敵(待敵)
對付敵人;御敵。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今之世,猶人之市,置貨以設(shè)詐,抱謀以待敵?!?span id="czmj0a5" class="book">《南齊書·武帝紀(jì)》:“上以中流可以待敵,即據(jù) 盆口城 為戰(zhàn)守之備。”
《國語辭典》:亭長(亭長)  拼音:tíng zhǎng
秦漢之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長,掌理捕劾盜賊。《史記。卷八。高祖本紀(jì)》:「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勾送?,于都亭及門亭亦設(shè)有亭長,職掌相同。
《國語辭典》:敵樓(敵樓)  拼音:dí lóu
筑于城墻上,用來瞭望敵人的樓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一。官政》:「近歲邊臣有議,以謂既有敵樓,則戰(zhàn)棚悉可廢省,恐將之未熟也?!埂度龂萘x》第一五回:「卻說王朗聞報孫策軍馬退去,自引眾人來敵樓上觀望?!?/div>
《漢語大詞典》:作土
謂積土堆壘以御敵。墨子·雜守:“作土不休,不能禁御,遂屬之城,以御云梯之法應(yīng)之?!?span id="19bewj0" class="book">《商子·兵守》:“客至而作土,以為險阻。”
分類:土堆御敵
《漢語大詞典》:邊論(邊論)
(1).守邊御敵的觀點(diǎn)主張。《宋書·袁淑傳》:“竊觀都護(hù)之邊論,屬國之兵謨, 終 晁 之抗辭, 杜 耿 之言事,咸云及經(jīng)之棘,猶闕上算,燭郛之敬,裁收下策?!?br />(2).有關(guān)邊事的討論研究。 宋 韓琦 《論時事》:“二曰念邊事。今政府循故事,纔午即出,欲稍留,則恐疑眾,退朝食罷,忽遽簽書而出,何暇款及疆事哉?謂宜須未正方出,延此一時以專邊論。”
《國語辭典》:禦敵(禦敵)  拼音:yù dí
防禦敵人?!稌x書。卷六。明帝紀(jì)。贊曰》:「晉陽禦敵,河西全壤?!埂度龂萘x》第一○回:「當(dāng)下李傕、郭汜、張濟(jì)、樊稠聞二軍將至,一同商議禦敵之策。」
《漢語大詞典》:渠答
鐵蒺藜。守城御敵的戰(zhàn)具。尉繚子·攻權(quán):“城險未設(shè),渠答未張?!?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晁錯傳》:“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顏師古 注引 蘇林 曰:“渠答,鐵疾藜也?!?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何經(jīng)文:“乃壘石為城,外樹木柵,當(dāng)?shù)篱_阬阱,仆巨枿,布渠答,夾以守障。”
《漢語大詞典》:藺石(藺石)
古代守城時用以御敵的礌石。墨子·號令:“去者之父母妻子,悉舉民室材木瓦若藺石數(shù)?!?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晁錯傳》:“以便為之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藺石,城上雷石也。”新唐書·東夷傳·高麗:“藺石如雨,城遂潰?!?/div>
分類:御敵
《漢語大詞典》:敵臺(敵臺)
(1).城墻上用于防御敵人的樓臺。 明 姚士磷 《見只編》卷下:“相去約有三里,周圍水遶數(shù)重,拆取民舍板片沿墻起蓋敵臺?!?清 魏源 《城守篇·守備上》:“城之外則敵臺,宜備堞垣,宜備牛馬墻,宜備喑門。”
(2).敵方的電臺。
《漢語大詞典》:適備(適備)
猶設(shè)備,設(shè)置軍備以御敵。《淮南子·兵略訓(xùn)》:“善用間諜,審錯規(guī)慮,設(shè)蔚施伏,隱匿其形,出於不意,敵人之兵無所適備,此謂知權(quán)?!?/div>
分類:軍備御敵
《漢語大詞典》:窯灶
亦作“窯灶”。 古代一種熏煙御敵的軍事設(shè)置。墨子·備穴:“斬艾與柴長尺,乃置窯灶中。先壘窯壁,迎穴為連?!?/div>
分類:御敵軍事
《漢語大詞典》:戍柵
防御敵人的木柵。 元 袁桷 袁裒 《東湖聯(lián)句》:“戍柵依樟密,官堤砌石平。”
《漢語大詞典》:戍御(戍禦)
防守御敵。 漢 桓寬 鹽鐵論·輕重:“中國困於繇賦,邊民苦於戍御。”
《國語辭典》:羊馬城(羊馬城)  拼音:yáng mǎ chéng
在城外離城十步的壕溝內(nèi),更立小隔城,厚六尺,高五尺,仍立女墻,稱為「羊馬城」。
《國語辭典》:濠溝(濠溝)  拼音:háo gōu
用來防護(hù)戰(zhàn)地、掩護(hù)作戰(zhàn)的深溝。如:「這陣地前的濠溝要挖深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