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629 【介紹】: 唐人。事柴紹為家僮,性敏獪。紹尚平陽公主,唐高祖兵起,紹間道走太原,三寶奉公主遁司竹園,說何潘仁歸附,自稱總管,兵至數(shù)萬。后以兵歸秦王,從平京師,拜太子監(jiān)門率。又從平薛仁杲,與紹擊吐谷渾于岷州以功封新興縣男。太宗貞觀初,拜左驍衛(wèi)大將軍,進爵為公。卒謚忠。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初貝州武城人。仕隋為文林郎。以不滿隋政日紊,隨李淵起兵,署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郡公。高祖武德時,累擢尚書左丞。太宗貞觀初,任陜州刺史,入為大理、司農(nóng)二卿,坐事出為秦州刺史。卒謚忠。精天文歷算,博仁均撰《戊寅歷》,善為多所裁正。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貝州武城(今山東武城)人。弱冠州舉及第,仕隋為文林郎。文帝仁壽中,遷樓煩司戶書佐。曾密勸唐高祖舉事,兵起,署為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縣公。高祖武德二年(619),拜尚書左丞,五年為大理卿,轉(zhuǎn)司農(nóng)卿。太宗貞觀初,為陜州刺史,徙秦州刺史。卒,贈刑部尚書,謚曰忠。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唐會要》卷三八、六三、八四。善為長于天文歷算,預修《武德律令》。與王績有酬唱?!?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
人物簡介
【生卒】:591—666 【介紹】: 隋唐間清河人。年十八,遇隋末大亂,依王世充,為龍驤將軍。唐高祖武德初,降唐,從平竇建德、王世充,累遷麟州刺史,改潭州都督。官至鄭州刺史。以年邁致仕。卒謚忠。
人物簡介
【生卒】:?—633 【介紹】: 唐相州安陽人,字玄胤。隋末入仕,王世充謀奪越王侗位,胄切諫不納。歸唐,為秦王府士曹參軍。太宗立,擢大理少卿。胄數(shù)犯顏執(zhí)法,帝益重之。歷遷尚書左丞、民部尚書,以檢校吏部尚書主選事。貞觀四年,參預朝政。帝將修復洛陽宮,胄諫止之。卒謚忠。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三
胄字元允。相州安陽人。隋大業(yè)末為鄭州長史。鎮(zhèn)武牢。太宗剋武牢得之。引為秦府士曹參軍。及即位。除兵部郎中。封武昌縣男。貞觀四年。以太子左庶子參預朝政。進爵郡公。七年卒。贈右仆射。追封道國公。謚曰忠。
人物簡介
幼出家。隸居成都??縣之法定寺。志行堅謹。素為鄉(xiāng)里所敬服。寺舊有浮圖。尤聳峻。一日雷霆震驚?;桁F擁蔽。浮圖中心之木。忽爾自出置旁地。正亦不知何以致然也。先是寺之彌勒像。靈應異常。忠因禱扣。以為浮圖者。諸佛菩薩舍利所托也。天龍神鬼所宜呵護。而忽動搖如此。則世間妄議所從發(fā)。謗法之罪。所從得矣。是故菩薩寧舍身命。不使眾生受謗法罪。惟愿大士加被焉。久之其木復處浮圖心如常時。而雷霆昏霧之變。無異于昨?;蛞娝纳袢?。身與浮圖齊。而扶掖其木者。豈非忠所感邪。忠竟示滅于寺。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釋惟忠。少孺為僧勵精自行。在乎群等莫不宗焉。出家法定寺。本是后漢永平中佛法始流中國。便有置德凈伽藍。神光屢現(xiàn)。至宋釋惠持。自廬阜辭遠公法兄誓化岷蜀。屬譙縱不道。令數(shù)輩操刃欲屠持。持乃彈指其眾驚奔僵仆。隋開皇四年改名法定焉。寺有彌勒圣像。唐武德中忽有枯查沿江而至。夜發(fā)光明。因雕作像首。貞觀中竇軌為長吏劍門。佛首光見引達于府。竇公令人迎取。數(shù)百人亦不能勝。乃令祝之任欲何往遂言??删头ǘǚ?。乃一人能舉。竇遂造佛身。長史高士廉蓋殿以安之。后有僧汎愛樹其浮圖。而獲一巨蟹。身足二尺馀。是塔頗多靈異。人或?qū)⒕迫獬俗碓勈シ鹎?。立見災禍矣。忠于天寶中于寺愈加精苦。無何塔為霆震拔其塔心柱出外。忽有小木承代之意。眾咸怪之。罔測厥由。忠乃叩搕于圣彌勒像。告訴天龍合加畏重。何輒震擊奪塔心柱邪。是知庶女叫而雷擊景公臺。誠有所感。一日迅雷烈風。還同前震。覆睹之乃龍神送舊柱安置如故。當其易柱陰云四合。有四神人以身扶翼。立與塔齊。忠之感物也若此。會昌坼寺之前。舍利七粒出相輪上。白光滿空向西飛去蜀。皆所自睹。將倒之時。赤光見于半天焉。又此寺有大棗樹。將毀寺之年其樹枯瘁。及大中再置其棗重樂也。忠后終寺。 系曰。教法興替得非數(shù)乎。數(shù)算已定晷刻弗移。如其會昌之前舍利預飛棗樹先瘁。是。知。當替數(shù)之彊。興數(shù)必弱。興不勝其替矣大中之興。替不勝其興矣。若不為四相之遷。非系興替之數(shù)也。教法是有為之法。詎免遷流者乎。吁。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洛陽人。丘和子。太宗貞觀十九年,為征遼總管。二十一年,為中郎將,受命造船。高宗龍朔初,為萊州刺史。又為衛(wèi)尉卿、廣州都督,封安南公。
人物簡介
【生卒】:627—712 【介紹】: 唐京兆始平人,名璿,以字行。舉明經(jīng)擢第。高宗時,為營州戶曹參軍,與突厥戰(zhàn)于獨護山,敗之。武則天垂拱中,授靈州都督,陳方略,請復四鎮(zhèn)。武周圣歷時,為涼州都督,大敗吐蕃。休璟以儒者號知兵,自碣石逾四鎮(zhèn),綿亙?nèi)f里,山川要害皆能言之。遷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中宗立,累拜太子少師。卒謚忠。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九
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人。少以明經(jīng)擢第。永徽中解褐吳王府典簽。調(diào)授營州戶曹參軍。調(diào)露中將兵破突厥奚契丹于獨護山。遷朔州長史。圣歷中破吐蕃于洪源谷。擢右武威金吾二衛(wèi)大將軍。遷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中宗復位。召拜輔國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酒泉郡公。加特進。拜右仆射。遷中書令。充京師留守。又以官僚之舊封宋國公。景龍二年為太子少師。景云元年充朔方道行軍大總管致仕。延和元年卒。年八十六。贈荊州大都督。謚曰忠。
人物簡介
【生卒】:627—683 【介紹】: 唐許州鄢陵人,字禮仁。崔知悌弟。官靈州司馬。表徙渾、斛薩于河北,民得耕種。四遷蘭州刺史,黨項羌入寇,知溫開城門不設備,羌疑而不敢犯,會將軍權(quán)善才率兵至,大破其眾。高宗永隆初累遷中書令。卒謚忠。
人物簡介
【介紹】: 唐襄州襄陽人,字守忠。父尹嗣宗,居喪逾禮。怦時年十三,竭力奉養(yǎng)。父疾篤,怦不解衣歷年。父卒,負土成墳,朝夕號慟。高宗龍朔中,刺史改其里為南陔里,旌其孝行。
人物簡介
【生卒】:632—704 【介紹】: 唐洛州維氏人,字孝忠。弱冠以明法登第,累遷右玉鈐衛(wèi)長史。武則天載初元年,遷秋官郎中。丁憂后,起為司刑少卿。尋檢校秋官侍郎,遷司刑卿,曾殘害唐宗室臣僚。萬歲通天二年,出為邛州刺史。官至姚府都督。玄宗開元初定為酷吏,但情狀較輕。
人物簡介
【生卒】:?—674 【介紹】: 唐時東突厥人,字義節(jié)。阿史那蘇尼失子。以功擢左屯衛(wèi)將軍。尚宗室女定襄縣主,賜名忠,詔單姓史。會阿史那思摩立為突厥可汗,以忠為左賢王。及出塞,不樂,泣請入侍,許之,封薛國公,擢右驍衛(wèi)大將軍。宿衛(wèi)四十八年,無纖隙,人比之金日磾。卒謚貞。
人物簡介
【生卒】:640—718 【介紹】: 唐虢州閿鄉(xiāng)人,字溫。漢太尉楊震十八世孫。初為平棘令,號為善政。武則天載初中,為安南副都護。后五遷州刺史,咸有政績。張柬之執(zhí)政,引為右羽林將軍,與李多祚等定計斬張易之兄弟。睿宗立,遷為刑部尚書,封魏國公。玄宗開元初,以太子賓客致仕。卒謚忠。
人物簡介
【生卒】:635或641—702 【介紹】: 唐河南偃師人,名弘敏,以字行。擢明經(jīng)第。授蒲州司法參軍,為政寬仁,終代不辱一人,累進司刑丞。武則天時,酷吏構(gòu)陷無辜,公卿震恐,莫敢正言,獨有功犯顏累諫,以是重辟嘗得減死,天下稱為仁人。歷遷秋官郎中、司刑少卿。為獄持平守正,凡三坐大辟,將死,泰然不憂,赦之,亦不喜,帝以此重之。官終司仆少卿。卒,追謚忠正。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三
有功名宏敏。避諱以字行。國子博士文遠孫。舉明經(jīng)。補蒲州司法參軍。襲封東莞縣男。武后朝累轉(zhuǎn)司刑少卿。改司仆。長安二年卒。年六十二。贈司刑卿。中宗立。加贈越州都督。
人物簡介
【生卒】:643—664 【介紹】: 唐宗室,字正本。高宗長子。始封陳王,立為皇太子,后立武后子弘,降封梁王,授梁州都督。徙房州刺史。忠懼,常衣婦人衣備刺客,數(shù)有妖夢,自占。事露,廢為庶人,徙居黔州。許敬宗誣以謀反,賜死于流所。
人物簡介
【生卒】:?—684 【介紹】: 唐絳州聞喜人,字子隆。舉明經(jīng)第。通《春秋》。累擢黃門侍郎。高宗調(diào)露二年,進同中書門下三品。中宗立,為中書令。帝欲以后父韋玄貞為侍中,炎固執(zhí)不從,帝怒。炎因與武則天謀廢帝為廬陵王,更立豫王為皇帝。則天已持政,稍自肆,炎又因事固爭。及徐敬業(yè)兵興,炎請歸政,則天大怒,系獄坐死。后追謚忠。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炎字子隆。絳州聞喜人。第明經(jīng)。累遷黃門侍郎。調(diào)露二年同中書門下三品。進侍中中書令。封永清縣男。進爵河東縣侯。徐敬業(yè)興兵。后議討之。炎請?zhí)髿w政。后捕炎送獄。斬于都亭驛。睿宗立。贈太尉益州大都督。謚曰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