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72,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敬齊
踧然
恪虔
恪敬
勤肅
寅序
寅虔
豫嚴(yán)
共己
敬語
漆漆
微磬
肅隊(duì)
避正堂
賓事
《漢語大詞典》:敬齊(敬齊)
恭敬嚴(yán)肅。禮記·祭義:“敬齊之色,不絶於面?!?孔穎達(dá) 疏:“恭敬齊莊之色不離絶於面?!?/div>
《漢語大詞典》:踧然
(1).驚懼不安貌。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謂 因大行貶竄 王欽若 、 丁度 等,皆投之遠(yuǎn)方…… 沂公 踧然而懼,因密謀去之?!?br />(2).恭敬貌。 宋 沈括 《萬年縣君許氏夫人墓志銘》:“有親者至,則出其婦子羅拜其前,擁嬰提稚,升降勸勞,莫不呴然有恩,踧然有禮?!?/div>
《漢語大詞典》:恪虔
恭敬虔誠(chéng)。宋書·謝晦傳:“恪虔夙夜,恭謹(jǐn)一心?!?前蜀 杜光庭 《皇帝于龍興觀醮玉局化詞》:“陳暮燭朝香之禮,惟務(wù)恪虔?!?/div>
《漢語大詞典》:恪敬
謹(jǐn)慎恭敬。 唐 李翱 《祭楊仆射文》:“公自登朝,及於謝政,善接交友,居官恪敬。”
《漢語大詞典》:勤肅(勤肅)
勤勉恭敬。晉書·劉超鍾雅傳論:“ 劉超 勤肅奉上, 鐘雅 正直當(dāng)官。”
分類:勤勉恭敬
《漢語大詞典》:寅序
恭敬作序。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趙公墓志銘》:“景命寅序,徽猷淵塞,忠有令圖,孝為全德。”
分類:恭敬
《漢語大詞典》:寅虔
虔敬,恭敬虔誠(chéng)。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所以寅虔於神祇,嚴(yán)恭於宗廟也?!?/div>
《漢語大詞典》:豫嚴(yán)(豫嚴(yán))
預(yù)先端正儀容,以示嚴(yán)肅恭敬。晉書·何曾傳:“帝既出,又過其子 劭 。 曾 先敕 劭 曰:‘客必過汝,汝當(dāng)豫嚴(yán)。’ 劭 不冠帶,停帝良久, 曾 深以譴 劭 。”宋史·李彌遜傳:“六飛雷動(dòng),百司豫嚴(yán),時(shí)方孔艱,宜以宗社為心,不宜於內(nèi)倖細(xì)故,更勤圣慮,事雖至微,懼傷大體。”
《漢語大詞典》:共己
謂帝王嚴(yán)肅恭敬地約束自己。共,通“ 恭 ”。亦謂其任人得宜,無為而治。荀子·王霸:“農(nóng)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職而聽,建國(guó)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共己而已矣!” 梁?jiǎn)⑿?簡(jiǎn)釋:“天子得人來任眾職,可以無為而治,只是恭敬己身就夠了!論語·衛(wèi)靈公:‘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與此文‘共己而已矣’意合?!?span id="8jhy3j2" class="book">《漢書·外戚恩澤侯表序》:“ 高帝 撥亂誅暴……后嗣共己遵業(yè),舊臣繼踵居位?!?顏師古 注:“共,讀曰恭?!?span id="jr7yw3p" class="book">《漢書·郊祀志下》:“時(shí),大將軍 霍光 輔政,上共己正南面,非宗廟之祀不出?!?/div>
《漢語大詞典》:敬語
含恭敬口吻的語言。例如:講敬語、懂外語的服務(wù)員多起來了。
《漢語大詞典》:漆漆
黑暗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查牙山洞:“底際一竇,蛇行可入,燭之,漆漆然暗深不測(cè)?!?br />恭敬謹(jǐn)慎貌。禮記·祭義:“子之言祭,濟(jì)濟(jì)漆漆然,何也?” 孔穎達(dá) 疏:“漆漆者,容也,自反也,謂容貌自反覆而修正也。” 明 王廷相 慎言·文王:“《小雅》, 西周 之典禮也, 成王 、 周公 之盛,久矣而不可復(fù)也。振振乎,其民之思乎!漆漆乎,民之怨不可釋乎! 幽 厲 愧於繼述矣?!?清 黃宗羲 《汪碩公墓表》:“君諱 希旦 ,字 碩公 ,家貧力田,養(yǎng)親不以菽水弛漆漆之敬。”
《漢語大詞典》:微磬
謂上身稍向前傾折,表示恭敬。 漢 賈誼 新書·容經(jīng):“體不搖肘曰經(jīng)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div>
《漢語大詞典》:肅隊(duì)(肅隊(duì))
恭敬整齊地列隊(duì)。宋史·太祖紀(jì)一:“諸將皆載拜,肅隊(duì)以入?!?/div>
《漢語大詞典》:避正堂
(1).見“ 避正殿 ”。
(2).謂讓出正廳。表示恭敬。漢書·曹參傳:“聞 膠西 有 蓋公 ,善治 黃 老 言,使人厚幣請(qǐng)之。既見 蓋公 , 蓋公 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 參 於是避正堂,舍 蓋公 焉?!?晉 皇甫謐 高士傳·蓋公:“ 參 ( 曹參 )悅,乃避正堂舍之,師事之?!币嗍∽鳌?避堂 ”。 唐 蘇颋 《奉和崔尚書贈(zèng)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避堂貽后政,掃第發(fā)前機(jī)?!?宋 范成大 《寄題鹿伯可見一堂》之一:“聊攀鐵鎖問何似,豈敢避堂邀 蓋公 ?” 宋 趙與時(shí) 《賓退錄》卷七:“ 子房 之師,實(shí)維 黃石 ; 曹參 避堂,以舍 蓋公 ?!?/div>
《漢語大詞典》:避正殿
古代國(guó)家有災(zāi)異急難之事,帝王避離正殿,表示自我貶責(zé),以期消災(zāi)彌難。史記·吳王濞列傳:“今 卬 等又重逆無道,燒宗廟,鹵御物,朕甚痛之。朕素服避正殿,將軍其勸士大夫擊反虜?!?span id="xjwlc2e" class="book">《后漢書·鍾離意傳》:“ 永平 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宮, 意 詣闕免冠上疏曰:‘伏見陛下以天時(shí)小旱,憂念元元,降避正殿,躬自克責(zé),而比日密云,遂無大潤(rùn),豈政有未得應(yīng)天心者邪?’”新唐書·姚璹傳:“ 證圣 初,加秋官尚書。明堂火,后欲避正殿,應(yīng)天變?!?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藝文二:“ 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當(dāng)蝕四月朔,上為徹膳,避正殿?!币喾Q“ 避正堂 ”、“ 避正寢 ”。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太史曰:‘在此月也,日過分而未至,三辰有災(zāi),百官降物,君不舉,避移時(shí)’……降物,素服也;不舉,去樂也,避移時(shí),避正堂,須時(shí)移災(zāi)復(fù)也?!?span id="hpm1sck"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三》:“ 隋 制,諸岳崩瀆竭,天子素服,避正寢,撤膳三日?!?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文苑傳四·蘇舜欽》:“陛下當(dāng)降服、減膳、避正寢,責(zé)躬罪己,下哀痛之詔,罷非業(yè)之作,拯失職之民。” 宋 劉攽 《為馮參政久旱待罪表》:“陛下憂勤民瘼,寅畏天明,避正寢而不居,貶常珍而弗御?!?/div>
《漢語大詞典》:賓事(賓事)
恭敬地事奉。管子·四稱:“昔者,有道之臣,委質(zhì)為臣,不賓事左右?!?尹知章 注:“賓,敬也?!?span id="j113drp" class="book">《墨子·法儀》:“天下諸侯,皆賓事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馬介甫:“月餘,婦起,賓事良人?!?br />謂擯棄世事。賓,通“ 擯 ”。《關(guān)尹子·七釜》:“ 青鸞子 千歲而千歲化, 桃子 五仕而心五化;圣人賓事去物,豈不欲建立於世哉!有形數(shù)者懼化之不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