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988—1050 【介紹】: 宋杭州人,寓居開封,字審禮。真宗李宸妃弟。少窮困,訪得于民間,歷官至賀州刺史。所獲賜公使錢,悉作軍費。仁宗時官至彰信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慶歷八年,進侍中。位列將相,能小心靜默,推遠(yuǎn)權(quán)勢。卒謚恭僖。全宋文·卷三六二
李用和(九八八——一○五○),字審禮,先世杭州人,后徙開封(今河南開封)。仁宗生母李宸妃之弟。少窮困,居京師鑿紙錢為業(yè),章獻太后使求得于民間,以為三班奉職。累遷殿前副都指揮使、改彰信軍節(jié)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靈宮使。列位將相,小心靜默,推遠(yuǎn)權(quán)勢,論者稱之?;实v二年卒,年六十三。謚恭禧,贈隴西郡王。見宋祁《景文集》卷六一《李郡王行狀》,又《宋史》卷四六四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90—1059 【介紹】: 宋洪州南昌人,字昭譽。陳恕子。以父任為秘書省正字。向真宗進《演要》,乞立太子,擢右正言。仁宗慶歷初以工部侍郎再知青州,鎮(zhèn)壓王倫。四年,召拜參知政事。累遷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xué)士。凡權(quán)勢者所引為三司勾當(dāng)公事及監(jiān)場務(wù)官,皆奏罷之。在中書八年,人不敢以私事相求。以事劾罷,出判亳州。以司徒、岐國公致仕。卒謚恭。全宋詩
陳執(zhí)中(九九○~一○五九),字昭譽,洪州南昌(今屬江西)人。真宗時以父蔭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衛(wèi)尉寺丞,知梧州。后歷知江寧府、揚州、永興軍。仁宗寶元元年(一○三八)同知樞密院事(《宋宰輔編年錄》卷四)。慶歷元年(一○四一)出知青州,改永興軍。四年,召拜參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皇祐元年(一○四九)出知陳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五五)充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判亳州(同上書卷五)。逾年辭節(jié),以司徒致仕。嘉祐四年卒,年七十(《樂全集》卷三七《陳公神道碑銘》)。謚恭。《宋史》卷地八五有傳。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三九六
陳執(zhí)中(九九○——一○五九),字昭譽,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以父恕蔭授秘書省正字,擢右正言。明年,謫監(jiān)岳州酒務(wù),改判撫州。累遷三司戶部副使。明道中,歷知應(yīng)天府、江寧府、揚州,同知樞密院事。以資政殿學(xué)士知河南府,遷工部侍郎、陜西同經(jīng)略安撫招討使。慶歷四年參知政事。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皇祐中,改兵、吏部尚書,出判大名府。皇祐五年再為相,前后在中書八年。嘉祐四年六月卒,年七十。見張方平《陳公神道碑》(《樂全集》卷三七),《宋史》卷二八五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河南人,字應(yīng)之。登進士第。補安肅軍判官,上疏請飭邊備,真宗識其名。累官樞密副使,無所建樹。罷知河陽,改蔡州。以太子少保致仕。卒謚恭惠。全宋詩
任布,字應(yīng)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進士及第,補安肅軍判官。真宗天禧四年(一○二○)以屯田員外郎知越州事。五年,移建州(《嘉泰會稽志》卷二)。官至樞密副使,以工部侍郎罷知河陽、蔡州。仁宗皇祐間,詔陪祀明堂,稱疾不赴。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八有傳。全宋文·卷三二七
任布(?——一○五二),字應(yīng)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進士及第,歷幕職、州縣官,選為荊湖南路提點刑獄,入權(quán)三司鹽鐵判官,后知宿、越、建等州。天圣初,為白波發(fā)運使,判三司開拆司,出為梓州路轉(zhuǎn)運使,召為三司度支副使,知荊南、真定府,徙滑州,改天雄軍。寶元中,遷給事中、集賢院學(xué)士,改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許州、澶州、真定府。慶歷元年除樞密副使,次年罷,以工部侍郎知河陽,改蔡州,授太子少保致仕?;实v四年卒,謚恭惠。見《宋史》卷二八八本傳,《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七三。
人物簡介
【生卒】:992—1065 【介紹】: 宋河南人,字達夫。王曙長子。以蔭補右侍禁,改衛(wèi)尉寺丞。性淡泊,慕唐王龜之為人,數(shù)解官就養(yǎng),并勸父引年謝事。與僧人隱士游洛陽名園山水。以子登朝,遷司農(nóng)少卿卒。
人物簡介
【生卒】:995—1070 【介紹】: 宋真定人,字長卿。石知颙孫。初補入內(nèi)小黃門,累遷西頭供奉官。元昊叛,監(jiān)鄜州兵救延州,解圍去。儂智高攻廣南時,任湖南、江西路安撫副使,力戰(zhàn)于邕州。后領(lǐng)綿州防御使。遷福延宮使,提舉奉先院。卒謚恭僖。
人物簡介
《全唐詩》收詩19首,小傳云:“胡宿,唐末人?!闭`。胡宿(995—1067),字武平,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登進士第。歷官翰林學(xué)士等職。官至樞密副使。卒謚文恭?!?a target='_blank'>宋史》有傳,《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四有墓志。今存《文恭集》50卷?!?a target='_blank'>宋詩紀(jì)事》卷一一收其詩。《全唐詩》沿《唐詩鼓吹》卷八之誤而收作唐人,所錄諸詩,皆見《文恭集》。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96—1067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武平。仁宗天圣二年進士。累遷知湖州,繼前任滕宗諒興學(xué)校,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號胡公塘。歷知蘇州、兩浙路轉(zhuǎn)運使,遷翰林學(xué)士,拜樞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罷為觀文殿學(xué)士、知杭州。次年致仕。卒謚文恭。有《文恭集》。全宋詩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進士。歷官揚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兩浙轉(zhuǎn)運使、修起居注、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書吏部侍郎、觀文殿學(xué)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師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銘》)。謚文恭。墓志銘稱有文集四十卷,《直齋書錄解題》著錄《胡文恭集》七十卷,久佚。今所見者,有《唐詩鼓吹》、《吳郡志》、《天臺續(xù)集》、《兩宋名賢小集》、《宋詩紀(jì)事》、《積書巖宋詩刪》等各收有胡宿詩。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出胡宿詩文一千五百馀首,編為《文恭集》五十卷,又搜輯散見于他書者為《補遺》一卷。收入《四庫全書》和《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時,刪去其中青詞樂語十卷,并將《補遺》編入,定為四十卷。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有清抄《文恭集》五十卷,《補遺》一卷,仍為四庫館臣初輯本面貌。《宋史》卷三一八有傳。 胡宿詩,以《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文恭集》為底本,校以清抄五十卷本(簡稱清抄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并參?!?a target='_blank'>吳郡志》、《天臺續(xù)集》、清陸貽典等刻《唐詩鼓吹注解》等書。另輯得之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三七
胡宿(九九六——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登天圣二年進士第,為揚子尉。進集賢校理,通判宣州,知湖州。久之,為兩浙轉(zhuǎn)運使,召修起居注、知制誥,遷翰林學(xué)士。嘉祐六年拜樞密副使。治平三年,罷為觀文殿學(xué)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師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贈太子太傅,謚文恭。所著有《文恭集》七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八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大名人,字伯恭。仁宗天圣中上書論時政,授仁壽主簿。歷知韶、滑、桂州,嘗鎮(zhèn)壓岷民起事。累官鹽鐵副使,知河中府、潭州,遷光祿卿,終知荊南、鄂州。卒年七十。全宋詩
潘夙(一○○五~?),字伯恭,大名(今屬河北)人。仁宗天圣間授仁壽縣主簿。歷知歙、韶、滑、桂等州。嘉祐八年(一○六三),謫監(jiān)隨州酒稅(《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五之二二)。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復(fù)知桂州(同上書選舉三三之一二),徙知潭州、荊南、鄂州。八年(一○七五),提舉玉隆觀(《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同年十二月致仕,年七十一(同上書卷二七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三有傳(謂卒年七十,卒時未具)。全宋文·卷六三八
潘夙(一○○五——?),字伯恭,大名(治今河北大名東)人,潘美從孫。天圣中,上書論時政,授仁壽主簿。久之,知韶州,擢江西轉(zhuǎn)運判官,提點廣西、湖北刑獄。嘉皊三年六月,授湖南轉(zhuǎn)運使,徙知滑州,改湖北轉(zhuǎn)運使,知桂州。熙寧中,以司封郎中、直昭文館再知桂州,徙河中府、潭州,遷太常少卿、光祿卿,知荊南、鄂州。熙寧八年致仕,時年七十一。見《宋史》卷三三三本傳,《續(xù)資治通炮長編》卷二四二、二五五、二七一。
人物簡介
【生卒】:1007—1069 【介紹】: 宋濟州巨野人,徙開封祥符,字世恭。晁迥從子。以蔭調(diào)將作監(jiān)簿。知常熟,修學(xué)校,治溝防。通判安州、杭州,提點廣南東路刑獄公事,知信州、泉州。為政寬簡。官至光祿少卿。
人物簡介
王尚恭(一○○七~一○八四),字安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進士。歷慶成軍、袁州判官,以著作佐郎知陜州芮城、緱氏等縣。官至朝議大夫。神宗元豐七年卒,年七十八。事見《范忠宣公集》卷一四《王公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生卒】:1016—1081 【介紹】: 宋河中萬泉人,字師正。以蔭入仕。歷權(quán)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制置解鹽,損鹽價,減畦戶而邊用以足。遷江、浙、荊、淮發(fā)運使,改革漕運,募客舟與官舟分運,歲漕有余。進權(quán)三司使,時河洮用兵,所費不可計,而供給不乏。神宗元豐元年,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因議養(yǎng)馬法不合,為舒亶所論,斥知潁州,改隨州。卒謚恭敏。全宋文·卷一○五一
薛向(一○一六——一○八一),字師正,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以蔭任太廟齋郎,為永壽主簿,權(quán)京兆戶曹。歷國子博士,監(jiān)在京榷貨務(wù),知鄜州。提點河北刑獄、入為開封度支判官,權(quán)陜西轉(zhuǎn)運副使,制置解鹽。罷知汝州,旋復(fù)為陜西路轉(zhuǎn)運使。坐種諤事,罷知絳州,再貶信州,又改潞州。熙寧中,累遷江淮等路發(fā)運使、天章閣待制、權(quán)三司使、右諫議大夫、龍圖閣直學(xué)士、工部侍郎,出知定州。元豐中累遷樞密直學(xué)士、同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加正議大夫,知潁州,改隨州。元豐四年卒,年六十六,謚恭敏?!?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八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19—1085 【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徙居開封,字禹玉。仁宗慶歷二年進士。歷官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拜參知政事。九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xué)士。元豐五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歷仕三朝,典內(nèi)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zhí)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嘗監(jiān)修《兩朝國史》,書成奏進。卒謚文恭。有《華陽集》。全宋詩
王圭(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華陽(今四川成都)人。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累官知制誥,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侍讀學(xué)士。神宗熙寧三年(一○七○),拜參知政事。九我,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國公,卒于位。謚文恭。圭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顯。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輯成《華陽集》六十卷,附錄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時,刪編為四十卷。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八葉清臣撰《王文恭圭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傳?!⊥豕缭?,以武英殿聚珍版《華陽集》(其中詩六卷)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另輯得集外詩,編為第七卷。全宋文·卷一一二○
王圭(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人。慶歷二年,舉進士甲科,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為鹽鐵判官、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知審官院,為翰林學(xué)士、知開封府。神宗即位,遷學(xué)士承旨。熙寧三年,拜參知政事。九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xué)士。元豐五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八年,封岐國公。是年五月,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曰文恭。圭在相位無所建明,然其文閎侈瑰麗,自成一家。典內(nèi)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策,多出其手,詞林稱之。嘗監(jiān)修《兩朝國史》、《國朝會要》。有《華陽集》一百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