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約1513—1593 【介紹】: 明山東蓬萊人,號竹庵,一號行庵。陳鼎子。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沉靜自守,不事趨謁。嘗以錢法及鹽政事劾錦衣衛(wèi)陸炳。累升總督陜西、宣大軍務(wù),守邊甚嚴,擊斬叛人丘富等。官至南京刑部尚書,致仕歸。卒謚恭靖。維基
陳其學(xué)(1512年—1593年),字宗孟,號行庵,山東登州衛(wèi)軍籍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今安徽宣州市)人。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謚恭靖。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三甲第五名進士。授行人,二十六年六月選授湖廣道監(jiān)察御史,曾彈劾錦衣陸炳倚勢擅專。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巡按兩淮鹽法。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二月升陜西按察司僉事,三十二年正月升榆林道右參議,歷官肅州兵備副使、左參政。嘉靖四十年(1561年)閏五月升山西按察使,七月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五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陜西。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四月,改任總督南京糧儲右副都御史。次年三月升戶部右侍郎,四月升兵部左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任內(nèi)平定丘富叛變。四十五年十月以三年考滿,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總督如故。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罷職回籍。同年冬起復(fù)總督宣大山西都御史,四年正月為都給事中張鹵所奏,令回籍聽用。五月以原職提督神機營,十月官至南京刑部尚書,五年八月致仕歸鄉(xiāng)。卒年八十二,謚恭靖。
人物簡介
【生卒】:1515—1591 【介紹】: 明江西南昌人,字肅卿,號兩溪。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累遷兵部侍郎。上選兵、議將、練兵車、火器諸事疏,均得允可。后與朱衡總理河道,筑長堤,建水閘,浚高、寶諸湖,減輕水患。后言者劾其治水無功,罷歸。居家近二十年而卒。維基
萬恭(1515年—1591年),字肅卿,號兩溪、洞陽,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南昌縣(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進士,授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歷考功司郎中。升任光祿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蒙古入侵,逼近通州。嘉靖帝命兵部調(diào)人,兵部右侍郎蔡汝楠、協(xié)理戎政侍郎喻時不能升任,被調(diào)往南京,而準備調(diào)遣鄭曉、楊順、葛縉,并問徐階人選。徐階稱楊順、葛縉是匪徒,請吏部重新調(diào)人,于是派湖廣參政李燧取代喻時,而命萬恭取代蔡汝楠。次年,李燧被罷免,將領(lǐng)推舉萬恭,萬恭則稱自己生??;而當起用趙炳然時,萬恭則稱病好。于是給事中胡應(yīng)嘉彈劾萬恭欺瞞皇帝。萬恭上奏解釋,并感到不安,請求抵達邊疆效力。命兼都察院僉都御史,巡撫山西。上任不久即在龍須墩伏擊擊退蒙古。之后整頓濱河州縣等地,恢復(fù)生產(chǎn)。幾年后,因內(nèi)艱歸鄉(xiāng)。隆慶初年,給事中岑用賓等請求起用萬恭。吏部尚書楊博建議仍然恢復(fù)到邊疆就任,萬恭則堅持不出。隆慶六年(1572年),給事中劉伯燮舉薦,恰逢當時黃河決口邳州,漕運受阻,于是命萬恭擔任河道總理。之后六十天內(nèi)疏通成功,之后治理河道,消除隱患。但他仍然因治水被彈劾,居家二十年后去世。
人物簡介
【生卒】:1516—1608 【介紹】: 明池州府石埭人,字廷鳴,號松坡。嘉靖三十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累遷應(yīng)天知府,為巡撫海瑞所贊賞。萬歷四年官南京戶部尚書,上書陳時政,言錦衣官校、內(nèi)府諸監(jiān)局匠役眾多等弊,均多切要。為近侍所撓,不盡行,乃以年老致仕。卒謚恭介。
人物簡介
黃元恭(1516年—1580年),字資禮,號省庵,浙江寧波府鄞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一百八十三名,登第二甲第六十五名進士。授工部營繕司主事,升屯田司員外郎,貶漳州府通判,三十二年二月丁父憂。服除,從趙文華剿倭,三十五年十一月以??苄旌F?,加俸一級,遷南京兵部武選司主事,進武庫郎中,不久升河南按察司僉事,整飭潁州兵備,三十八年九月因剿倭不力,被革職閑住。卒年六十五,著有《漫游集》。
人物簡介
【生卒】:1516—1586 【介紹】: 明常州府宜興人,字思節(jié),號履庵。嘉靖二十年進士。授禮部主事。歷江西僉事,湖廣參政,山東按察使,廣東左布政使。所在多有建樹。萬歷初任禮部尚書,條陳崇儉等事。后以忤首輔張居正,謝病去官。卒謚文恭。有《履庵集》。滄海遺珠
萬士和(1516-1586)字思節(jié),號履庵,常州府宜興人,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著有《萬文恭公文集》十二卷,《履庵集》等。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思節(jié),宜興人。嘉靖辛丑進士,歷官禮部左侍郎謚文恭有摘槁維基
萬士和(1516年—1586年),字思節(jié),號履庵、履庵,謚文恭,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今江蘇省宜興縣)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中第九名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聯(lián)捷辛丑科會試第137名,二甲第58名進士,改庶吉士,授禮部主事。父喪丁憂期滿,請求照顧老母,改南京兵部主事。升任江西僉事,一年裁減上供瓷器上千件。調(diào)任貴州提學(xué)副使,三十八年(1559年)八月升任湖廣右參政。安撫、接納了二十八寨的苗民叛亂,因功被賞賜銀幣。營造三殿的工程動工,采集木料的使者交錯紛繁。因為有萬士和的謀劃備至,百姓賴以安寧。四十年(1561年)閏五月調(diào)任江西按察使,赴任超過日期,被彈劾而免職。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再次起用,擔任山東按察使,五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嘉靖四十四年二月,改任江西左布政使。再調(diào)任廣東左布政使。政事以往專門由左職決定,萬士和稱:“朝廷設(shè)置左右布政,如同左右手,沒有輕重高低。”于是與右使相約分日辦事。嘉靖帝召見,四十五年二月任命他為應(yīng)天府府尹,六月升任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督導(dǎo)南京的糧食儲備,奏請六項便利百姓的事,十一月任南京戶部右侍郎。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改任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二年正月,改任禮部右侍郎職,九月晉升為本部左侍郎。四年六月四次上疏稱病致仕,被許回鄉(xiāng)。明神宗即位,隆慶六年(1572年)七月,萬士和出任原官,管南京禮部右侍郎事,萬歷元年(1573年)二月改管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事務(wù)。禮部尚書陸樹聲離職。張居正采納陸樹聲的建議,于十二月召萬士和接替。上任后,萬士和逐條奏陳崇尚節(jié)儉數(shù)事。因災(zāi)異屢現(xiàn),奏請閉寵幸之門,容納剛直,淘汰冗員、抑制分外求請,大都觸犯了當時的權(quán)貴。俺答汗與部屬貢奉馬匹,邊防大臣奏請增加對他們的官方獎賞。萬士和稱賞賜有規(guī)定的數(shù)額,不要依從邊防大臣額外的請求,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方士倚仗馮保請求封官,萬士和堅決不同意。成國公朱希忠去世,張居正同意贈封為王,萬士和極力爭辯。給事中余懋學(xué)議論事情被治罪,萬士和稱正直的大臣不應(yīng)當責備。因此屢次抵觸張居正。萬歷三年(1575年)九月,禮科都給事中朱南雍乘機彈劾他,他便告病離去。張居正去世后,請他出任南京禮部尚書,他再次上奏不赴任。萬歷十四年卒,年七十一歲。十五年二月贈太子少保,謚號文恭。
人物簡介
畢鏘(1517年—1609年),字廷鳴,號松坡,南京池州府石埭縣(今安徽省石臺縣廣陽鎮(zhèn))人。嘉靖甲辰進士,萬歷年間累官戶部尚書,謚恭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甲辰科進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出為浙江提學(xué)副使,調(diào)任廣西右參政。嘉靖四十年(1561年),升任廣西按察使,同年改任浙江右布政使;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再調(diào)湖廣左布政使。隆慶元年(1567年),召為太仆寺卿,未赴任,改任應(yīng)天府尹。海瑞巡撫江南,發(fā)送公文到應(yīng)天府,將應(yīng)天官員視為下屬,畢鏘拒不接受。海瑞考核畢鏘的政績,反而相處友善。歷升南京戶部右侍郎,負責糧食儲備。隆慶六年,入朝擔任刑部右侍郎。萬歷二年(1574年),改任戶部侍郎,統(tǒng)轄倉場。晉升為南京戶部尚書,告病歸。后出任南京工部尚書,改任吏部職,萬歷十三年,召任北京戶部尚書。其所奏多切中要害。神宗身邊的寵幸之人從中阻撓,沒有能全部施行。畢鏘則以年老為由請辭獲準。神宗準許他乘驛車回鄉(xiāng)。畢鏘遇事嚴守公正,享有眾望。八十歲時,明神宗派人問候,加封太子少保。后又兩次派人慰問。其孫畢汝楩攜帶奏表入朝答謝,神宗下詔收他為太學(xué)生。畢鏘九十三歲去世。贈太子太保,謚恭介。
人物簡介
【生卒】:1518—1598 【介紹】: 明浙江會稽人,字子述,號泗橋。嘉靖二十六年進士。由中書舍人遷南京御史,劾仇鸞罪,出為徽州知府。萬歷時官至南京禮部尚書,罷歸。卒謚恭惠。維基
陶承學(xué)(1518年—1598年),字子述,號泗橋,別號鎖泗山人。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嘉靖丁未進士,累官南京禮部尚書。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五十三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進士。授中書舍人,二十九年九月遷南京御史,三十一年巡按應(yīng)天,因彈劾仇鸞誤國,三十五年出京為徽州府知府,歷官江西九江兵備副使、湖廣湖口道右參政,四十四年二月升福建按察使,復(fù)除廣東按察使,隆慶五年二月升山東右布政使,三月升河南左布政使。神宗即位,隆慶六年(1572年)八月,召為太仆寺卿,不久在十月改任應(yīng)天府尹。萬歷元年(1573年)十月升南京大理寺卿,三年五月轉(zhuǎn)北大理寺卿,十一月升工部右侍郎,四年二月改刑部右侍郎,六月升本部左侍郎。陶承學(xué)為官時,除俸祿外,分文不取,“生平清謹,始終不移”。萬歷六年三月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因與張居正不合,九年二月考察致仕,辭官歸里。萬歷二十六年(1598)六月初三日卒,年八十一,贈太子少保,謚恭惠。
人物簡介
【生卒】:1521—1599 【介紹】: 明鎮(zhèn)江府金壇人,字明遠。嘉靖二十六年進士。授行人。歷刑部員外郎,著《讀律私箋》,甚精核。萬歷初,張居正知其能,任為浙江僉事,擢尚寶卿。以請勿罪反對居正奪情視事之言官,忤居正,出為南京鴻臚卿,旋罷。后再起至右都御史。有《方麓居士集》。維基
王樵(1521年—1599年),字明逸,號方麓,直隸鎮(zhèn)江府金壇縣人。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二百二十四名,登第三甲第十五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歷官刑部員外郎。遷山東僉事,以病疾歸。萬歷初年,張居正為首輔,起用王樵為浙江僉事,擢尚寶卿。官至右都御史。給事中盧大中彈劾其衰老,神宗因此令其致仕。卒贈太子少保,謚恭簡。
人物簡介
【生卒】:1522—1583 【介紹】: 明山東益都人,字居采,號毅庵。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歷任??h知縣、揚州知府,累遷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居秦六月,以賑災(zāi)事繁,積勞成疾而卒。維基
石茂華(1522年—1583年),字君釆,號毅庵,山東益都縣人。嘉靖甲辰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三邊總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授??h知縣,擢戶部主事,監(jiān)督草場。歷員外、郎中,出任揚州府知府,任內(nèi)有破倭寇之功。三十八年(1559年),升遷山西按察司副使,未赴任,丁父憂歸。四十一年,復(fù)除河南副使,四十三年,擢陜西參政,四十五年,進按察使,幾月后,拜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丁祖母劉夫人憂去職。虜寇入侵山西汾石一代,起復(fù)任山西巡撫。隆慶五年(1571年)入為兵部右侍郎,轉(zhuǎn)左侍郎。萬歷元年(1573年)遷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五年,加兵部尚書銜。不久,以故官掌南京都察院,力請致仕而歸。萬歷十一年,時值旱災(zāi),饑荒嚴重,朝廷起復(fù)石茂華重任總督,盡力救災(zāi),到任六月,積勞病卒,年六十二。贈太子少保,謚恭襄。
人物簡介
【生卒】:1523—1608 【介紹】: 明順天府霸州人,字繼津。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兵部員外郎。楊繼盛彈劾嚴嵩論死,遴為資饘粥,且以女許配其子楊應(yīng)箕。嵩父子大怒,借故下之獄。事白,復(fù)官。繼盛死,又為收葬。隆慶間巡撫宣府,大興屯田。萬歷初,以與張居正不睦,出閱邊,事畢即移疾歸。居正死后歷官工、戶、兵三部尚書。維基
王遴(1523年—1608年),字慎徵,號繼津,謚恭肅,京師順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人,民籍。嘉靖丁未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六名舉人,二十五歲聯(lián)捷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一名,三甲八十一名進士,就任紹興府推官。入朝為兵部主事,歷任兵部員外郎。耿直矜持,不輕易與人結(jié)交。同僚楊繼盛彈劾嚴嵩和他的孫子嚴效忠冒領(lǐng)功績,奏章下達給兵部復(fù)查。嚴世蕃自己撰稿,以此給武選郎中周冕。周冕揭發(fā)了嚴世蕃,反而被治罪。尚書聶豹恐懼,催促所司將嚴世蕃的文稿呈上,王遴徑直上前爭辯,聶豹惱怒,最終如嚴世蕃所言向上全報。楊繼盛被判死罪,王遴為他送去稠粥,并且將女兒許配給他的兒子楊應(yīng)箕。嚴嵩父子大為憤恨,借口其他事情將他投入詔獄。事情后恢復(fù)官職。楊繼盛死去,他收殮、安葬了楊繼盛。嘉靖三十五年,調(diào)任山東僉事,再調(diào)任岢嵐兵備副使。他享有威名,為巡撫忌恨,受彈劾而離去。官民爭相為他訴訟冤屈,皇帝下詔準許他再度起用。嘉靖四十五年(1566),王遴升為右僉都御史、延綏巡撫。蒙古大舉入侵定邊、固原,總兵官郭江戰(zhàn)死??偠疥惼鋵W(xué)、陜西巡撫戴才遭罷免,王遴降俸一級。隆慶元年,蒙古六次入塞,都戰(zhàn)敗而逃。而御史溫如玉不斷抨擊王遴,將他解除官職聽候?qū)彶?。后來御史楊軫核查匯報了他的戰(zhàn)績,于是又恢復(fù)原職,管轄宣府,總兵官馬芳驍勇,敵寇不敢深入。王遴便大興屯田,邊防儲備都有賴于此。十年期滿,他升任右副都御史。不久被任命為兵部右侍郎,起用他協(xié)助處理邊防事務(wù)。神宗繼位后,張居正執(zhí)政,他與王遴同年登進士,卻一向不和。遇上商議、檢閱邊防事務(wù),王遴請求前往?;实勖钏巴兾魉逆?zhèn),他冷峻地拒絕饋贈。事情完成之后,就稱病回鄉(xiāng)。張居正去世后,他才出任南京工部尚書。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參與機要事務(wù)。守備太監(jiān)丘得用大肆奴役營中的兵丁,王遴上奏請求禁止此事,趁機奏請施行謀略、安定留都等十二件事。萬歷十一年,皇帝召見并任命他為戶部尚書。他先奉皇帝的詔令,免除一年賦稅以及織造商議的提留,共計一百七十六萬多兩白銀,此時,皇帝命令由太倉庫中補充,王遴勸諫,于是指出京倉和通倉的糧食積蓄達八百萬石,足以供給九年的需求,請酌量將一百五十萬石折換成銀兩,三年后停止。皇帝下詔準許他施行一年。當時尚寶丞徐貞明、御史徐待在京城東面開辟水田,王遴極力贊賞此舉,提議很快被決定。以往,戶部銀專門供給軍隊和京都,不提供給其他事務(wù)?;实叟e行婚禮時,暫時提取了用于接濟邊關(guān)的銀兩九萬兩作為織造的費用,此時皇帝又打算這么做,王遴執(zhí)意爭辯。不久,皇帝下詔提取四千兩黃金作為慈寧宮的開支,王遴又極力反對?;实鄱紱]有采納。此后,他陳述理財?shù)钠呒虑?,奏請皇帝崇尚?jié)儉、重視農(nóng)業(yè)、督促拖欠的償還、懲治貪官污吏、擴大儲蓄、整治貢市。皇帝答復(fù):“有關(guān)我自己的事我已經(jīng)知道了,其余的事責成所司商議辦理?!碑敃r佛教盛行,王遴奏請將身強力壯的和尚淘汰,令他們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聚眾進行齋戒的人以邪道罪論處。禮部尚書沈魯奏請依王遴的諫言行事。皇帝已經(jīng)下詔同意,后妃和宦官大都聲稱不行,事情中途廢止。萬歷十三年,他改任兵部尚書。遼東總兵官李成梁的賄賂遍及皇帝身邊的大臣,但不敢進入王遴家門。王遴在戶部頻繁爭執(zhí),已被宦官嫉恨。遇上皇帝察看去世后享用的寢宮,宦官拿著皇帝批示向他索要馬匹。王遴認為題本應(yīng)該蓋章,司禮的傳遞應(yīng)當由科發(fā)給部里,沒有徑直下達給部里的,他援引先例執(zhí)意上奏?;实鄄桓吲d。大學(xué)士申時行曾經(jīng)因管事指揮羅秀而囑托王遴將他補作錦衣僉書,王遴阻止不許。申時行便擬旨責備王遴擅自扣留皇帝的批示,對皇上缺乏尊敬。御史爭相彈劾王遴,王遴請求退休而離去,由張佳胤代任。給事中張養(yǎng)蒙稱:“羅秀本是太監(jiān)滕祥的奴仆,靠賄賂進入禁衛(wèi)中。往年他圖謀僉書,尚書王遴主持公正,被他們中傷而離去。不久,羅秀馬上被越級錄用,眾議沸騰?!币虼肆T黜了羅秀,張佳胤也被罷免。王遴雖然退位,聲望更高,他年事很高,一再受到朝廷慰問。萬歷三十六年(1606),王遴去世。贈封為太子太保。天啟年間,追贈謚號恭肅。有子王樂善、王應(yīng)箕。
人物簡介
【生卒】:1524—1596 【介紹】: 明湖廣黃安人,字在倫,號楚侗,晚年講學(xué)天臺山,人稱天臺先生。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出按甘肅。秉公彈劾,無所私。隆慶初,為大理寺丞,忤高拱,謫官。萬歷中,歷刑部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張居正奪情,定向譽之而貶言者,時議訾之,告歸。學(xué)術(shù)本王守仁,初與李贄為友,招之至黃安,論學(xué)主張不同,乃相交惡。有《耿子庸言》、《先進遺風(fēng)》、《耿天臺文集》等。維基
耿定向(1524年—1596年),字在倫,號楚侗,人稱天臺先生,湖廣黃安(今湖北紅安)人,同進士出身。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舉人,三十五年(1556年)登丙辰科會試四名,廷試三甲一百三名進士,吏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三十八年九月考選云南道試御史,三十九年三月實授,四月吏部尚書吳鵬攀附嚴嵩,耿定向上書奏揭發(fā)吳鵬的六條罪狀。四十一年(1562年)三月提調(diào)南直隸學(xué)校。隆慶元年(1567年)七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二年九月回籍養(yǎng)病。高拱擅權(quán),四年十月官員考察以浮躁淺露,被貶為橫州判官。后遷衡州府推官,升工部屯田司主事。萬歷初,朝臣舉薦,九月升尚寶司丞,二年八月升本司少卿,三年三月升太仆寺少卿,數(shù)日后再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御史協(xié)理院事,告歸。萬歷六年七月以原職起任福建巡撫,八年請告歸。十二年三月詔起為左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八月升左副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十三年四月升刑部左侍郎,十五年十一月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十七年九月官至戶部尚書、總督倉場,十一月科道論劾,以病乞休,辭官回鄉(xiāng)。萬歷二十四年八月去世,享年七十三,朝廷追贈其太子少保,謚恭簡。除此他還是明代著名的理學(xué)家。曾在天臺山上筑天臺書院,并與弟耿定理、耿定力一起講學(xué)授徒,潛心學(xué)問,是活躍在陽明后學(xué)時期講學(xué)舞臺上的重要人物。他推動了當時的講學(xué)運動,并且注重糾偏救弊,有利于社會風(fēng)俗的改善,其部分思想主張成為東林學(xué)派的先聲。耿定向因李贄鼓倡狂禪,學(xué)者靡然從風(fēng),指責其「異端」思想,稱李贄使「后學(xué)承風(fēng)步影,毒流萬世之下」。耿定向在傳播學(xué)術(shù)、培養(yǎng)人才方面卓有成效。高攀龍曾說:“平日私心不大服耿先生,不知其秉教鐸乃端正如此。”
人物簡介
【生卒】:1524—1590 【介紹】: 明云南后衛(wèi)人,字公直,號寅所、直甫。嘉靖二十三年進士。除富順知縣,擢工部主事,歷四川右布政使。公正恤民,以清望著。隆慶二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川中僚吏憚其風(fēng)采,不敢為非。萬歷間歷兩京大理卿,三遷刑部尚書。改吏部尚書,自丞佐下皆親署,無一幸進者,中外師其廉儉。卒贈太子太保,謚恭肅。維基
嚴清(1524年—1590年),字公直、直卿、直甫,號寅所,謚恭肅,云南都指揮使司云南后衛(wèi)軍籍浙江嘉興縣人。嘉靖甲辰進士,萬歷間官至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卒謚恭肅。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嚴清鄉(xiāng)試中舉;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聯(lián)捷甲辰科進士,授四川富順縣知縣,為官廉潔愛民,頗有名望。丁母憂歸鄉(xiāng),之后起用邯鄲縣知縣。進入中央后,擔任工部主事、工部屯田司郎中,負責主持北京外城和皇陵,工程結(jié)束后,屬下沒有絲毫貪贓公款的行為。隨后父親去世,除服后,補兵部郎中,升任保定府知府,任內(nèi)廢除每年的保定府到京師所承擔的庫役、賑災(zāi)開墾荒地并逮捕盜賊,百姓將他與此前知府吳岳齊名。歷遷易州副使、陜西參政、四川按察使。隆慶元年,任四川右布政使,均以廉潔能干而聞名,朝廷官員屢次舉薦。隆慶二年(1568年),嚴清以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未上任,改為四川巡撫。他在四川任內(nèi)擔任巡撫多年,下屬畏懼他的威嚴、相互勸誡并加以自律,所以一時之間四川官員少有貪贓違法的案件。他廢除了團操成都的安排,并接受番人入貢。當時陜西民變流竄作案到四川境內(nèi),當時巡按御史王廷瞻彈劾嚴清縱容流寇。當時大學(xué)士趙貞吉進言勸阻,隆慶帝不聽,命解除嚴清官職,嚴清遂辭職不出仕。萬歷二年(1574年),明神宗起用嚴清為山西巡撫。不久,萬歷三年,改為貴州巡撫,歷任南京、北京大理寺卿。萬歷五年,任刑部右侍郎,同年改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萬歷六年,擔任刑部尚書。當時張居正當政,各部尚書只有嚴清不攀附他。張居正死后,馮保家被抄,查到官員饋贈禮物的賬本,上面唯獨沒有嚴清名字,因此深得明神宗器重。恰逢吏部尚書梁夢龍被罷免,即以嚴清接替。他在任內(nèi)對官員考察、任免親力親為,沒有官員僥幸升職。大臣們知道他廉潔簡樸,都不敢找他請托辦事。六個月后,他因病休息,明神宗之后仍多次詢問內(nèi)閣他是否康復(fù)。萬歷十五年,兵部尚書空缺,特以楊博先例,起用嚴清擔任。然而使者抵達后,嚴清的病情更加嚴重,無法赴任。三年后,他因病去世。贈太子太保,謚恭肅。
人物簡介
秦致恭(1525年—?),字率禮,廣西桂林府靈川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廣西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百八十三名,三甲第二百五十名進士。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貴州清平人,字山甫,號淮海,居如皋。嘉靖三十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累遷鄖陽巡撫。隆慶初上勵政親賢十事,并劾大珰貪欺狀。尋解官去。萬歷初復(fù)起,請恤錄建文死事諸臣,官至南京工部尚書。卒謚文恭。有《律呂分解發(fā)明》、《淮海易談》等。維基
孫應(yīng)鰲(1527年—1586年),字山甫,號淮海,學(xué)者稱淮海先生,貴州清平衛(wèi)(今凱里)官籍,直隸揚州府泰州如皋縣人,祖籍江蘇如皋,理學(xué)家,進士出身。孫應(yīng)鰲生于嘉靖六年(1527年),九歲能作文,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拜貴州提學(xué)副使徐樾為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貴州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解元)。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登癸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成為貴州第一位庶吉士,三十四年十月改戶科給事中,三十五年六月升刑科右,三十六年二月出京為江西按察司僉事,升本省左參議。四十年閏五月官陜西提學(xué)副使,歷四川右參政、四川按察使,四十五年閏十月升湖廣右布政使,隆慶元年十月升右僉都御史、撫治鄖陽。隆慶六年(1572年)建清平山甫書院,吳國倫提學(xué)貴州時,親晤應(yīng)鰲于山甫書院。三年正月以病乞歸。萬歷元年(1573年)六月以薦起復(fù)原職,二年九月升大理寺卿,三年四月升戶部右侍郎,八月改禮部右侍郎管國子監(jiān)祭酒事,四年十月以病乞休。七年六月起任國子監(jiān)祭酒,不赴任。十一年十二月再起刑部右侍郎,十二年三月升官至南京工部尚書,但很快被御史譚耀、張文耀彈劾,被勒令致仕。卒于萬歷十四年(1586年),謚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