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6,分46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聽戲
水袖
白口
猱兒
務頭
文丑
笑場
戲眼
戲詞
小放牛
秦良玉
金沙灘
夾白
京腔
藏戲
《國語辭典》:聽戲(聽戲)  拼音:tīng xì
中國傳統(tǒng)戲劇,以歌舞為主,其中唱腔有獨特之處,引人入勝,故欣賞以唱腔為主的戲,稱為「聽戲」。
《國語辭典》:水袖  拼音:shuǐ xiù
傳統(tǒng)戲曲服裝的袖端所綴一尺馀的白綢。甩動時形似水波紋,可增加舞蹈的美感,亦可表達劇中人物的性格或感情。
分類:戲曲服裝
《國語辭典》:白口  拼音:bái kǒu
1.古時書籍的版式,中央摺縫處稱為「版心」。版心上下各有一橫線,由此橫線至上下邊欄的空格稱為「象鼻」。象鼻中空白的即稱為「白口」。
2.古時稱演戲者的說白為「白口」。
《國語辭典》:猱兒(猱兒)  拼音:náo ér
善媚能食虎腦的一種猿類。后借喻為妓女。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你本不是妓館猱兒,堪做俺佛門弟子?!乖?。喬吉《兩世姻緣》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兒不覓錢,他每都錯怨天?!?/div>
分類:妓女戲曲
《國語辭典》:務頭(務頭)  拼音:wù tóu
1.事由、藉口。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一腳的沒了錢呵!便尋些務頭,則是趕出去了才罷。」
2.戲曲中主腔所在而音律諧美、文采動人的地方。《水滸傳》第五一回:「那白秀英唱到務頭,這白玉喬按喝道:『雖無買馬博金藝,要動聰明鑒事人。』」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二。詞曲部。別解務頭》:「曲中有務頭,猶棋中有眼,有此則活,無此則死?!?/div>
《國語辭典》:文丑  拼音:wén chǒu
傳統(tǒng)戲劇中一種丑角角色,多為滑稽逗趣的人物,如小官、從者、卜者等。相對于武丑而言。
《國語辭典》:笑場(笑場)  拼音:xiào cháng
伶人、鼓姬等在表演時所發(fā)出無意識的笑。
《漢語大詞典》:戲眼(戲眼)
指戲曲中的關鍵精彩處。 楊朔 《泰山極頂》:“有人說:登 泰山 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戲沒有戲眼,味兒終究有點寡淡?!币嘁杂魇虑榈年P鍵。 峻青 《海嘯》第三章:“ 山本 覺得,這個戲眼,這個高潮,這個精彩的一幕,今天終于來到了?!?/div>
《漢語大詞典》:戲詞(戲詞)
戲曲中唱詞和說白的總稱。 顧曉陽 《老泥水匠》:“‘ 包拯 我今朝上了龍廷,哩格龍……’人們聽到這永遠只有一句的戲詞,就像接收了什么信號似的,漸漸在 何爺 身邊聚攏來?!?/div>
《國語辭典》:小放牛  拼音:xiǎo fàng niú
1.戲曲劇目。敘村女遇一牧童,相互詰問,對答風趣而載歌載舞的故事。
2.流行于河北地區(qū)的民間歌舞。描寫村姑向一牧童問路,而有逗趣、幽默的對答。由于曲調平易流暢,節(jié)奏活潑明快,十分受到歡迎,后普遍流行于全國各地。
《國語辭典》:秦良玉  拼音:qín liáng yù
1.人名。生卒年不詳。明石砫宣撫史之妻,忠州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馭下嚴峻,每行軍發(fā)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遠近所憚。天啟崇禎年間,屢立戰(zhàn)功,官至總兵,拜都督僉事。
2.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秦良玉奉詔率軍攻蜀,至二郎廟,闖軍預埋地雷,秦識破,連夜移營而去,趁機攻入夔州。
《國語辭典》:金沙灘(金沙灘)  拼音:jīn shā tān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潘洪私通遼主蕭天慶,設計誆宋太宗至幽州五臺山進香,遼兵大至,全軍被困。遼設雙龍會,邀太宗赴會議和,暗伏兵馬。楊繼業(yè)令大郎延平假扮太宗,眾子隨行保護。后雙方混戰(zhàn),繼業(yè)諸子或戰(zhàn)死、或被擒,僅五郎、六郎、七郎突出重圍。今京劇、豫劇等均有此劇目。也稱為《八虎闖幽州》、《雙龍會》。
《漢語大詞典》:夾白(夾白)
戲曲術語。唱詞中間的插話。 阿英 《從〈拷紅〉說起》:“里面的夾白,不但不必要的多,也沒有什么內容,而且還破壞了樂曲的完整?!?/div>
《國語辭典》:京腔  拼音:jīng qiāng
1.舊稱北平話為「京腔」。
2.流行于北平的劇種。明末清初時,江西弋陽腔傳至北京,受其語言影響,另成的一個支派。極盛于康熙、乾隆年間,曾取代昆曲的地位,并與昆曲合演。乾隆末年逐漸衰落。
《漢語大詞典》:藏戲(藏戲)
藏 族戲曲劇種。流行于 西藏自治區(qū) 和 青海 、 甘肅 、 云南 、 四川 的部分地區(qū)。演出分“頓(開場式)”、“雄(正戲)”、“扎西(結尾的集體歌舞)”三部分。用鼓和鈸伴奏,唱時有幫腔。人物大多戴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