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78詞典 2分類詞匯 676
共678,分4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清唱
正旦
可便
某家
馬后
傳奇
白練裙
守舊
胡琴
正書
曲調(diào)
南曲
戲場
南北路
絲鞭
《國語辭典》:清唱  拼音:qīng chàng
1.嘹亮的歌唱。晉。陸機棹歌行〉:「名謳激清唱,榜人縱棹歌?!固?。李白 蘇臺覽古詩:「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2.一種戲曲的演唱形式。不穿戲服、不化妝,只唱曲而省去賓白。通常由一人獨唱片段?!冻蹩膛陌阁@奇》卷十五:「清唱的,時供新調(diào);修癢的,百般騰那?!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谝换兀骸笡r有一班女戲常遠包在家中,投充來清唱龍陽,不離門內(nèi)?!?br />3.沒音樂伴奏的演唱稱為「清唱」。
《國語辭典》:正旦  拼音:zhèng dàn
元雜劇角色之一。扮演劇中主要女性人物。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正旦扮王嬙引二宮女上詩云?!埂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杆谂R春班做正旦,小時也是極有名頭的?!?/div>
《國語辭典》:可便  拼音:kě biàn
1.便、就。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折:「我如今收拾些金銀財寶,悄地交付了你,可便先到洛河邊尋下一只小船等著?!?br />2.可要。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誓將那鯨鯢來盡吞,只將這邊關(guān)守緊。你可便舍一腔熱血報明君?!?br />3.豈能。元。秦??夫《東堂老》第二折:「雖然道貧窮富貴生前定,不徠,咱可便穩(wěn)坐的安然等?」
4.元曲語句中間的襯字,無義。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一折:「那時間相看的是好,他可便喜孜孜笑里藏刀。」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則俺那青春子,何年可便甚日回?」
《國語辭典》:某家  拼音:mǒu jiā
在戲曲中用來自稱的語詞。元。尚仲賢《單鞭奪槊。楔子》:「左右!城上看著!若有唐兵來打話呵,報復(fù)某家知道?!乖?。王實甫《麗春堂》第一折:「令人報復(fù)去,道某家來了也?!?/div>
《漢語大詞典》:馬后(馬後)
戲曲術(shù)語。同“ 馬前 ”相對。舊指演員通過增加唱詞、念白和放慢演唱速度以延長演出時間。 田漢 《名優(yōu)之死》第一幕:“ 鳳仙兒 的《玉堂春》,早就要下了,您沒有來,只好再叫她馬后。”
《國語辭典》:傳奇(傳奇)  拼音:chuán qí
1.唐朝裴铏著小說,以傳奇為名,后人則泛稱唐人文言小說及模仿其體例的作品為「傳奇」。
2.宋、元戲文、諸宮調(diào)、元人雜劇常取材自唐人傳奇,故泛稱此類敷演故事的作品為「傳奇」。
3.明、清時代以唱南曲為主的長篇戲曲稱為「傳奇」,以別于北方雜劇,每本大致為四十出,《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為著名作品。
4.離奇而超乎尋常。如:「傳奇人物」、「傳奇故事」。
《漢語大詞典》:白練裙(白練裙)
(1).白絹制的裙。 南朝 宋 羊欣 年十二作隸書,為 王獻之 所愛重。 欣 夏月著新絹裙晝寢, 獻之 見之,書裙數(shù)幅而去。 欣 加臨摹,書法益工。見《南史·羊欣傳》。后用為典故。 唐 陸龜蒙 《懷楊召文楊鼎文二秀才》詩:“重思醉墨縱橫甚,書破 羊欣 白練裙?!?清 曹寅 《真州送南洲歸里》詩:“ 含經(jīng)堂 下鋤蕓處,無事休題白練裙?!?br />(2).戲曲名。 明 鄭之文 為名妓 馬湘蘭 作。 清 錢謙益 《長干行寄南城鄭應(yīng)尼》“游人尚酹 湘蘭 墓,子弟爭翻《白練歌》”自注:“ 應(yīng)尼 少游 長干 ,為名妓 馬湘蘭 作《白練裙》雜劇,至今流傳曲中。”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十一:“ 石橋巷 口諸年少,解唱當年《白練裙》?!?清 陳文述 《秦淮感鄭妥娘事》詩:“雙趺何與詞人事,也唱當年《白練裙》?!?/div>
《國語辭典》:守舊(守舊)  拼音:shǒu jiù
1.因襲舊法而不變通。《宋史。卷三一九。列傳。歐陽脩》:「鎪刻駢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舊,論卑氣弱?!埂段拿餍∈贰返谝话嘶兀骸溉思叶颊f中立守舊,其實他維新地方多著哩!」
2.舊時戲曲演出時掛在舞臺上的底幕。幕上繡有各種裝飾性的圖案,可以區(qū)隔舞臺,左右各有門簾,可供演員上下場。
《國語辭典》:胡琴  拼音:hú qín
樂器名,擦弦樂器:(1)古代漢人稱域外民族為「胡」,因而泛指從域外傳過來的琴稱之為胡琴。以木、竹、椰殼等為筒,筒上蒙蛇皮或木板,筒設(shè)桿柄,柄端穿一橫孔,再以二軸貫穿,由軸至筒,主要為兩弦,另用竹弓張馬尾置于兩弦之間,摩擦發(fā)聲。音色優(yōu)美,應(yīng)用甚廣,種類亦多。(2)現(xiàn)今泛指中國民族樂器中,以弓弦磨擦琴弦,使之振動以發(fā)出聲音的拉弦樂器。包括傳統(tǒng)的二胡(又稱南胡)、板胡、京胡、粵胡、四胡、墜胡、椰胡等,以及近現(xiàn)代配合民族樂團的出現(xiàn)所改良發(fā)展出的高胡、中胡、革胡等。也稱為「提琴」。
《國語辭典》:正書(正書)  拼音:zhèng shū
1.一種漢字書體。由隸書演變而來。參見「楷書」條。
2.舊時經(jīng)、史一類傳承道統(tǒng)的書籍?!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從來正書上面說,孔子貌似楊虎,以致匡人之圍?!?/div>
《國語辭典》:曲調(diào)(曲調(diào))  拼音:qǔ diào
有組織進行的樂音。唐。白居易琵琶行〉:「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div>
《國語辭典》:南曲  拼音:nán qǔ
1.元、明、清時,流行于南方的樂曲。相對于北曲而言。有抒情寫景的散曲與鋪演故事的劇曲二種。南曲源于唐宋大曲、宋詞及南方小曲,采用五聲音階,聲調(diào)婉轉(zhuǎn)柔緩,伴奏以管樂器為主。宋元南戲及明清傳奇均以南曲為主。
2.用南曲演唱的戲曲。
《國語辭典》:戲場(戲場)  拼音:xì chǎng
表演戲劇或雜技的場所。《隋書。卷一五。音樂志下》:「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綿亙八里,列為戲場。」宋。陸游 出游詩五首之四:「云煙古寺聞僧梵,燈火長橋見戲場?!?/div>
《漢語大詞典》:南北路
(1).向南和向北的道路。 清 宋琬 《京口遣懷時江上戒嚴》詩:“出忘南北路,坐廢短長吟?!?br />(2).戲曲聲腔中的皮(西皮)黃(二黃)的別稱。因西皮來自(陜西)而稱為“北路”,二黃來自 安徽 而稱為“南路”,合稱“南北路”。
《國語辭典》:絲鞭(絲鞭)  拼音:sī biān
用絲裹的軟鞭,古代多用為締結(jié)姻親的聘物?!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七出》:「我與勝花小娘子登百尺采樓,你祇候狀元來,教相公親遞絲鞭多少好?!姑鳌丁督鹜衽畫杉t記》:「咱不接絲鞭,恁緊候歸軒?!?/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