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96,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跳戲
土戲
桐葉戲
隱戲
眼戲
半仙戲
倡戲
花鼓戲
龜背戲
娭戲
憨戲
鳳戲
虙戲
高甲戲
歌舞戲
《漢語大詞典》:跳戲(跳戲)
蹦跳戲耍。南齊書·王僧虔傳:“ 曇首 兄弟集會諸子孫, 弘 子 僧達 下地跳戲, 僧虔 年數(shù)歲,獨正坐採蠟燭珠為鳳凰?!?/div>
分類:蹦跳戲耍
《國語辭典》:土戲(土戲)  拼音:tǔ xì
指當(dāng)?shù)孛耖g所演出的地方戲。
《漢語大詞典》:桐葉戲(桐葉戲)
指桐葉封弟故事。 唐 張說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yīng)制》:“《棣華》歌尚在,桐葉戲仍傳?!眳⒁姟?桐葉封弟 ”。
《漢語大詞典》:桐葉封弟(桐葉封弟)
史記·晉世家:“ 成王 與 叔虞 戲,削桐葉為珪以與 叔虞 ,曰:‘以此封若?!?史佚 因請擇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與之戲耳?!?史佚 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妒撬旆?叔虞 於 唐 ?!焙笠蛞浴巴┤~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葉封弟辯》。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開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詩:“憶昔 邵陵 全盛時,桐封愛子萬年枝。”
《漢語大詞典》:隱戲(隱戲)
以隱語猜謎為戲。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二:“ 楚莊王 蒞政三年不治,而好隱戲,社稷危,國將亡?!眳⒁姟?隱語 ”。
分類:猜謎
《國語辭典》:隱語(隱語)  拼音:yǐn yǔ
隱射的言詞。本義須經(jīng)猜想推測才能得知。猶今之謎語?!稘h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舍人不服,因曰:『臣愿復(fù)問朔隱語,不知,亦當(dāng)榜?!弧埂度龂萘x》第七一回:「修曰:『此隱語耳。「黃絹」乃顏色之絲也,色傍加絲,是「絕」字。』」
《韻府拾遺 寘韻》:眼戲(眼戲)
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凡影戲。公忠者雕以正猊。奸邪者與之丑猊。蓋亦寓袖貶于世俗之眼戲也。
《國語辭典》:半仙戲(半仙戲)  拼音:bàn xiān xì
鞦韆在空中擺蕩,快活似居住在高空的神仙,故稱為「半仙戲」。舊時亦指祝賀皇帝壽辰「千秋」之意。
分類:秋千
《國語辭典》:半仙  拼音:bàn xiān
1.傳說仙人居住在高空,因而稱登高的人為「半仙」。宋。范成大 山頂詩:「翠屏無路強攀援,我與枯藤各半仙?!?br />2.巫醫(yī)、相士等道行高超,可以媲美神仙,故稱為「半仙」。如臺灣民間傳說,清代時南部有位精通法術(shù)的勘輿師林半仙?!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小婿起初道:『不祥之言』,誰知又應(yīng)著這奇事。后來二句:『驚則大驚,吉則大吉?!还贿@一驚不小,誰知反因此湊著吉期!李知微真半仙了?!?/div>
《漢語大詞典》:倡戲(倡戲)
樂伎表演的歌舞雜戲。新唐書·穆宗紀:“丁亥,幸左神策軍觀角觝、倡戲。”
《國語辭典》:花鼓戲(花鼓戲)  拼音:huā gǔ xì
流行于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山東、山西、陜西、甘肅等省的民間雜藝。由民間歌舞發(fā)展而來,通常為男女二人,一人執(zhí)鑼,一人背鼓,邊歌邊舞。由于流行地區(qū)及表演形式的差別,有各種花鼓。也稱為「花鼓」。
《漢語大詞典》:龜背戲(龜背戲)
古代博棋的一種。
《漢語大詞典》:娭戲(娭戲)
嬉戲,游戲。《楚辭·招魂》“娭光眇視” 漢 王逸 注:“言美女酣樂,顧望娭戲?!?章炳麟 《訄書·儒兵》:“故《蹴鞠》列於技巧,《碁勢》《皇博》列於術(shù)蓺,不知者以為娭戲也?!?/div>
分類:嬉戲游戲
《漢語大詞典》:憨戲(憨戲)
頑皮嬉戲。紅樓夢第六三回:“ 湘云 素習(xí)憨戲異常。”
分類:頑皮嬉戲
《駢字類編》:鳳戲(鳳戲)
唐 李商隱 牡丹 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
《漢語大詞典》:虙戲(虙戲)
亦作“ 虙羲 ”。 即 伏羲 。詩·陳風(fēng)序“陳譜” 毛 傳:“ 陳 者, 太暤 虙戲氏 之墟?!?孔穎達 疏:“ 虙戲 即 伏犧 ,字異音義同也?!?span id="5n5og6o" class="book">《管子·輕重戊》:“ 虙戲 作造六峜,以迎陰陽,作九九之?dāng)?shù),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span id="t5b6xvx" class="book">《漢書·敘傳下》:“ 虙羲 畫卦,書契后作, 虞 、 夏 、 商 、 周 , 孔 纂其業(yè)?!眳⒁姟?伏羲 ”。
分類:伏羲
《國語辭典》:伏羲  拼音: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漁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埂段倪x。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粵有生民,伏羲始君?!挂沧鳌糕音恕?、「庖犧」、「伏羲氏」、「伏犧」、「伏犧氏」、「宓羲」、「宓戲」、「羲皇」。
《國語辭典》:高甲戲(高甲戲)  拼音:gāo jiǎ xì
流行于閩南一帶的劇種。相傳源于清初閩南的宋江戲,演員常穿大甲,在廣場高臺上跳桌子,故得名。后吸收平劇劇目及表演形式,其角色分生、旦、丑、北(凈)、雜五類。唱工方面伴奏以南管為主。也稱為「戈甲戲」、「九角戲」。
《漢語大詞典》:歌舞戲(歌舞戲)
把樂曲、歌舞和敘事結(jié)合在一起,表演一個故事的戲劇。又稱歌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