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手鼓  拼音:shǒu gǔ
樂器名,打擊樂器。形狀呈扁圓形,單面蒙皮,多為蟒蛇皮,周圍有金屬片或環(huán)。各地、各民族稱謂不同,形制也稍有差別。流行于維吾爾、哈薩克等少數(shù)民族,常用于歌舞伴奏及器樂合奏。在中東和中亞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手鼓樂器。
《國語辭典》:頭手鼓(頭手鼓)  拼音:tóu shǒu gǔ
為布袋戲后場中最重要的角色,戲界稱為萬軍主帥。位在前場演師的左后方,專司單皮鼓,指揮整個后場,以配合或引領前場的演出。也稱為「打鼓佬」。
《漢語大詞典》:手鼓舞
維吾爾族 民間舞蹈。流行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多為女子獨舞,用手鼓伴奏,舞者能隨鼓點的變化舞出不同的姿態(tài)。表情豐富細膩,動作柔軟靈活。主要表現(xiàn)生產(chǎn)和生活過程中的歡快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