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8詞典 5分類詞匯 53
《國語辭典》:支持  拼音:zhī chí
1.支撐維持。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埂段拿餍∈贰返谖宥兀骸葛堷櫳鷧s支持不住,只是伏在椅子上打盹?!?br />2.贊同、鼓勵(lì)。如:「鼎力支持」、「我支持這個(gè)提議?!?br />3.應(yīng)付、照應(yīng)。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他覺來我自支持他,包你沒事?!?br />4.支付、支出?!队魇烂餮?。卷一。蔣興哥重會(huì)珍珠衫》:「一應(yīng)殯殮之費(fèi),都要他支持。你可服么?」
5.說話吞吐含糊、搪塞應(yīng)付。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詐語,花唇巧舌,信口支持。」
《國語辭典》:控制  拼音:kòng zhì
操縱,節(jié)制使不超出范圍或隨意活動(dòng)。如:「控制飲食」?!侗笔贰>硪弧P蚣o(jì)》:「昔朕遠(yuǎn)祖總御幽都,控制遐國?!埂缎绿茣?。卷一三三。王忠嗣傳》:「勁兵重地,控制萬里。」
《國語辭典》:保持  拼音:bǎo chí
保護(hù)維持原狀?!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讎,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埂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衰世之中,保持名節(jié),君臣相體,若合符契,則燕昭、樂毅,古之流也?!?/div>
《國語辭典》:把柄  拼音:bǎ bǐng
1.把手,器物的握把。民國。章太炎《新方言。釋器》:「詩小雅傳:『秉,把也?!还乓员鼮楸?,故今謂柄為『把柄』,或直言『把』。」
2.把持、掌握。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如今那好家財(cái),則教我那姐夫張良把柄。」
3.可作交涉或要挾的憑據(jù)?!都t樓夢(mèng)》第二一回:「平兒仍拿了頭發(fā),笑道:『這是我一生的把柄了。好就好,不好就抖漏出這事來。』」
4.證據(jù)、依據(jù)?!兑佰牌匮浴返诰啪呕兀骸肝以诔嗌恚崖缘冒驯?,本擬與四大戶定議,即為剿除?!挂沧鳌赴捅恰?、「巴柄」、「巴避」、「巴壁」、「笆壁」、「把鼻」、「把臂」。
5.主意、方法?!妒c(diǎn)頭。卷四。瞿鳳奴情愆死蓋》:「心上思之又思,沒些把柄?!?/div>
《漢語大詞典》:攬持(攬持)
(1).猶擁抱。太平御覽卷九一二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 逸 驚躍出迎,把臂入舍,遂與 瑩 寢, 瑩 仍求去, 逸 攬持不置,申款達(dá)旦?!?br />(2).把持。 唐 韓愈 《順宗實(shí)錄四》:“ 德宗 在位久,益自攬持機(jī)柄,親治細(xì)事,失人君大體,宰相益不得行其事職?!?br />(3).護(hù)持。 明 陳子龍 《雜詩》:“盛年閟幽歡,紅顏誰攬持?”
《漢語大詞典》:執(zhí)把(執(zhí)把)
(1).拿著。《元典章·兵部五·圍獵》:“ 漢 兒人執(zhí)把弓箭圍獵?!?span id="rkcuhzq" class="book">《元典章新集·刑部·騙奪》:“懸?guī)Ч?,?zhí)把鎗刀鐵尺,將路行客旅攔截?!?br />(2).把持;掌管。《元典章新集·朝綱·紀(jì)綱》:“﹝諸司﹞或?yàn)樯雷o(hù)持,或與權(quán)豪執(zhí)把?!?span id="1qn5fxf" class="book">《元代白話碑集錄·滎陽洞林圣旨碑四》:“屬 雪堂 總統(tǒng)的 鄭州 大覺禪寺 里住持的 瑋長老 、 祥提點(diǎn) 、 福監(jiān)寺 、 璨監(jiān)寺 四個(gè)執(zhí)把?!?/div>
分類:把持掌管
《漢語大詞典》:操擅
把持。三國志·魏志·董卓傳“ 卓 未至, 進(jìn) 敗”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各由黃門常侍 張讓 等侮慢天常,操擅王命?!?/div>
分類:把持
《漢語大詞典》:霸持
猶把持。《中國歌謠資料·太平軍快到蘇州城》:“霸持 平橋 一道街,捐輸無非仗本家?!?span id="1k5c1ew"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后來又被 賈總辦 曉得了,反説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div>
分類:把持
《漢語大詞典》:攬攝(攬攝)
把持。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檄各州府縣電》:“奸擄我婦女,攬攝我政權(quán)。”
分類:把持
《漢語大詞典》:七貴(七貴)
(1).指 西漢 時(shí)七個(gè)以外戚關(guān)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選·潘岳〈西征賦〉:“窺七貴於 漢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 漢 庭七貴: 呂 、 霍 、 上官 、 丁 、 趙 、 傅 、 王 ,并后族也?!?唐 劉知幾 史通·辨職:“昔 魯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勢; 漢 臣之著史記也,無假七貴之權(quán)。”
(2). 隋 末, 洛陽 人稱 段達(dá) 、 王世充 、 元文都 、 盧楚 、 皇甫無逸 、 郭文懿 、 趙長文 為七貴。見隋書·越王侗傳
(3).泛指權(quán)貴。 唐 李白 《流夜郎贈(zèng)辛判官》詩:“昔在 長安 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詩:“七貴家連鳳城里,轉(zhuǎn)日薰天勢無比?!?清 顧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詩:“跨驢入 長安 ,七貴相經(jīng)過。”
《漢語大詞典》:專國(專國)
把持國政。北史·常景傳:“ 景 以婦人無專國之理,家令不得有純臣之義?!?唐 李德裕 《汩羅》詩:“都緣 靳尚 圖專國,豈是 懷王 厭直臣?!?span id="vobnbxk" class="book">《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於是 楊國忠 方專國,權(quán)勢可炙。”
分類:把持國政
《漢語大詞典》:操柄
(1).把持權(quán)柄;掌權(quán)。《商君書·算地》:“圣人審權(quán)以操柄,審數(shù)以使民?!?明 馮夢(mèng)龍 《智囊補(bǔ)·明智·何心隱》:“ 心隱 一見 江陵 ,便知其必能操柄?!?聶紺弩 《從陶潛說到蔡邕》:“操柄的人,不一定有學(xué)。另外一面,有學(xué)的人,不一定能操柄。”
(2).權(quán)柄。《漢書·賈山傳》:“富貴者,人主之操柄也?!?span id="svnkcu5" class="book">《新唐書·劉蕡傳》:“繇不能擇賢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宋 曾鞏 《徐孺子祠堂記》:“ 漢 既失其操柄,紀(jì)綱大壞。”
《國語辭典》:壟斷(壟斷)  拼音:lǒng duàn
操控市場,獨(dú)占利益。如:「他以不當(dāng)手法壟斷貨源,破壞市場行情?!?/div>
《國語辭典》:獨(dú)攬(獨(dú)攬)  拼音:dú lǎn
一人獨(dú)自把持。如:「董事長的兒子獨(dú)攬了公司的人事與財(cái)務(wù)大權(quán),一副要接班的氣勢?!埂睹魇贰>矶?。列傳。王用汲》:「夫威福者,陛下所當(dāng)自出;乾綱者,陛下所當(dāng)獨(dú)攬。寄之于人,不謂之旁落,則謂之倒持?!?/div>
《漢語大詞典》:獨(dú)操(獨(dú)操)
單獨(dú)把持。管子·輕重丁:“動(dòng)之以言,潰之以辭,可以為國基。且君幣籍而務(wù),則賈人獨(dú)操國趣;君穀籍而務(wù),則農(nóng)人獨(dú)操國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