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67—1833 【介紹】: 清江蘇吳江人,字穆甫,一字竹盦,晚號拙存居士。嘉慶七年進士。授編修。道光間官至鴻臚寺少卿。性恬退,圖史之外無長物。工詩歌書法。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八
蔣蘅,字拙齋,甌寧人。嘉慶己卯舉人。有《云寥山人詩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85—1863 【介紹】: 清貴州遵義人,字雪樓,晚號拙叟。嘉慶十九年進士,知浙江桐鄉(xiāng)縣。咸豐間官云南東川府巧家廳同知。淡于榮利,好學不倦。尤長古今詩。有《蛉石軒詩文集》、《千家詩注》、《運銅紀程》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六
黎恂,字迪九,號雪樓,又號拙叟,遵義人。嘉慶甲戌進士,由知縣歷官云南巧家廳同知。有《蛉石齋詩集》。
維基
黎恂,字雪樓,晚號拙叟,貴州遵義人,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86—1877 【介紹】: 清直隸天津人,字云巢,號拙安。嘉慶二十二年進士。由編修累官浙江布政使。有《織簾書屋詩文鈔》、《沈氏宗譜》、《篷窗附錄》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七
沈兆沄,字云巢,天津人。嘉慶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浙江布政使。謚文和。有《織簾書屋詩鈔》。
維基
沈兆沄(1784年—1877年),字瑩川、號拙安,直隸天津縣(今屬天津市)人。謚文和。嘉慶十五年(1810年),鄉(xiāng)試中舉;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登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國史館協(xié)修、國史館漢纂修、國史館提調、功臣館纂修、起居注協(xié)修。道光八年(1828年),任湖南鄉(xiāng)試正考官。次年,任會試同考官、文淵閣校理。道光十一年,任日講起居注官、江蘇松江府知府。道光十三年,任江蘇蘇州府知府。道光十七年,改任江蘇江寧府知府,署江蘇江安糧儲道、江南鹽巡道。道光十九年,任江蘇江安糧儲道;道光二十三年,署江寧布政使。咸豐元年(1851年),任河南按察使。次年,任山西按察使。咸豐三年,署河南布政使。咸豐四年,署山西布政使。咸豐九年,任浙江布政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93—1873 【介紹】: 清安徽霍山人,字彥甫,一字竹如,晚號拙修老人。道光五年拔貢。好宋儒之學。入仕后,從七品小京官歷刑部郎中、河間知府、直隸按察使、山東布政使。咸豐六年,奏言大錢鈔票實不流通,立法當取信于民。同治間官至刑部右侍郎。去官后安于清貧。有《拙修集》。

人物簡介

簡介
名正謙,字有終,號拙堂。江戶人。師事古賀精里,從文政二年(1819)任伊勢國津蕃儒官和蕃校教師,常隨蕃主來往津蕃、江戶之間,并出游京都、長崎等地。擅長游記,著有《魯西亞外記》《海外異傳》等。詩非其所長,然才情橫逸,亦有獨到之處。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四
黃益增,字少橋,號拙公,平江人。道光癸卯舉人,官安仁訓導。有《拙公詩鈔》。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七
周冠,字鼎卿,晚號拙叟,靈川人。咸豐庚申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官汝寧知府。有《寶拙齋集》。

人物簡介

維基
劉鼎臣,字調元,號拙齋,山東沂水縣人,同進士出身。劉繩武子,劉紹武侄。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榮汝楫(1833--1894)。字作舟,號拙庵,清無錫人。漢璋長子。幼從王柏亭學。工制藝詞章。咸豐三年(1853)邑庠生,十一年拔貢。朝考得教職,待選于家。教授里中,族中子弟及百里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七一
任錫汾,字逢辛,晚號拙叟,宜興人。光緒丙子舉人,歷官四川川東道。有《拙叟詩存》。
鄧拙園 朝代:近現(xiàn)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李拙 朝代:近現(xiàn)代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李拙,字康弼,浙江嘉善人。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竇鎮(zhèn)(1847-1928),字叔英,號拙翁,自署九峰淡士,江蘇無錫城區(qū)人。顏其室曰:小綠天盦。同治戊辰秀才,增貢生。曾任江浦縣教諭,后回鄉(xiāng)設塾授徒。工詩文書畫,著作甚富,刊有《小綠天庵詩文詞楹聯(lián)》,《錫金續(xù)識小錄》、《清朝書畫錄》、《名儒言行錄》,《師竹廬隨筆》、《聯(lián)語》等。
釋慈源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十
釋慈源,字悟道,亦號守拙。姓曾氏,新化人。父傳唯,母張氏,夙抱悲懷,事佛惟謹,誕源之夕,祥光燭隅,里人異之。幼侍母食,同甘蔬菜。母沒,經堂佛像,親絜供奉,不異存日。嘗自陳明水一盂祝曰:“此水不腐,吾當歸依。”瞬焉五載,清潔如初。丙子父喪告終,乃禮邑中法華庵松華披剃,旋具戒于福嚴怡。復依南岳祝圣默庵仁,親炙既久,得力獨多,深造堂奧,遂承心印,稱南宗高足。丙戌還新,獨蠲鉅貲,修葺城南承熙寺。寺為宋章惇平蠻后所創(chuàng)建,年湮荒蕪,至是辟為叢林,法席重暉,僧侶云集。衡之悟真,邵之尊美,皆禮之首座,參同異焉。甲午,說法邵陽師子峰龍華寺,集者數(shù)百人。丙申,復依仁于祝圣,日誦《法華》,以為常課。丙午,卓錫資東錦石峰,舊有古寺曰慧龍。日就隤廢,而山水之勝,甲于一郡。源因拓其前址,廓其新式,棟宇有輝,金像赫赩,額曰四愿,從所志也。寺中規(guī)制,一如叢社,道風翕然,溢于資流。寂于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年五十七,臘二十八,塔于錦石峰下,衡山戴鰲為之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