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持節(jié)(持節(jié))  拼音:chí jié
1.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執(zhí)符節(jié)以為憑證,故稱出使為「持節(jié)」。如:「持節(jié)守志」。唐。韓愈 送殷員外序:「丞相其選宗室四品一人,持節(jié)往賜君長,告之朕意?!?br />2.固守節(jié)操。
《漢語大詞典》:使持節(jié)(使持節(jié))
魏 晉 南北朝 時(shí),掌地方軍政的官往往加使持節(jié)的稱號,給以誅殺中級以下官吏之權(quán)。次一等的稱持節(jié),得殺無官職的人。再次稱假節(jié),得殺犯軍令的人。至 隋 唐 刺史,例加使持節(jié)的虛銜,如某州刺史必帶使持節(jié)某州諸軍事。 唐 永徽 以后,都督帶使持節(jié),則為節(jié)度使。周書·王思政傳:“ 太祖 乃以所授 景 使持節(jié)、太傅、大將軍、兼中書令、 河 南大行臺、 河 南諸軍事,回授 思政 。 思政 竝讓不受?!?span id="vdu2x7w"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穆帝升平四年》:“太宰 恪 以 吳王 垂 為使持節(jié),征南將軍、都督 河 南諸軍事、 兗州 牧、 荊州 刺史?!?/div>
《分類字錦》:臥起持節(jié)(臥起持節(jié))
漢書蘇武傳:武至匈奴,單于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別其官屬,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實(shí)而食之。杖漢節(jié)牧羊,臥起操持,節(jié)旄盡落。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單于召會(huì)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武以元始六年至京師,詔武奉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武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彊壯出,及還,須發(fā)盡白。
分類:
《分類字錦》:持節(jié)侍祠(持節(jié)侍祠)
漢書郊祀志:五岳四瀆,皆有常禮,東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蒿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華山于華陰,北岳常山于上曲陽,河于臨晉,江于江都,淮于平氏,濟(jì)于臨邑界中,皆使者持節(jié)侍祠。唯泰山與河歲五祠,江水四,馀皆一禱而三祠云。
分類:群祀
《分類字錦》:持節(jié)行義(持節(jié)行義)
列女傳:魯義姑姊者,魯野之婦人也。齊攻魯,至郊,望見一婦人抱一兒,攜一兒而行。軍且及之,棄其所抱,抱其所攜而走于山。兒隨而啼,婦人遂行不顧。齊將乃追之,問所抱者誰也,所棄者誰也。對曰:所抱者,妾兄之子也,所棄者,妾之子也。見軍之至,力不能兩護(hù),故棄妾之子。齊將曰:子之于母,其親愛也,痛甚于心,今釋之而反抱兄之子,何也?婦人曰:己之子,私愛也;兄之子,公義也。子雖痛乎,獨(dú)謂義何?故忍棄子而行義,不能無義而視魯國。齊將按兵而止,使人言于齊君曰:魯未可伐也,乃至于境。山澤之婦人耳,猶知持節(jié)行義,不以私害公,況于朝臣士大夫乎?請還。齊君許之。魯君聞之,賜婦人束帛百端,號曰義姑姊。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