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0詞典 1分類詞匯 19
《漢語大詞典》:臬使
即按察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六回回目:“乾嫂子色笑代承歡,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漢語大詞典》:烏臺使君(烏臺使君)
按察使的別稱。 元 乃賢 《賦鸚鵡送偰世南廉使之海南》詩:“烏臺使君午夢醒,隔簾細(xì)雨春冥冥?!眳㈤?清 梁章鉅 稱謂錄·按察使
分類:按察使
《國語辭典》:監(jiān)司(監(jiān)司)  拼音:jiān sī
1.監(jiān)察?!逗鬂h書。卷一七。賈復(fù)傳》:「宗擢用其任職者,與邊吏參選,轉(zhuǎn)相監(jiān)司,以擿發(fā)其奸。」
2.職官名。監(jiān)察地方屬吏的司、道諸官?!逗鬂h書。卷六一。左雄傳》:「監(jiān)司項(xiàng)背相望,與同疾疢,見非不舉,聞惡不察?!姑?。楊珽《龍膏記》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繼拿監(jiān)司,我都不能禁他?!?/div>
《漢語大詞典》:連帥(連帥)
(1).古代十國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十國以為連,連有帥?!?span id="mlga8bn" class="book">《漢書·刑法志》:“十國為連,連有帥……連帥比年簡車。” 唐 柳宗元 《封建論》:“於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
(2).泛稱地方高級長官。 唐 代多指觀察使、按察使。 北周 庾信 《周隴右總管長史贈太子少保豆盧公神道碑》:“尋加侍中,外總連帥,威振百城。” 唐 崔立言 《醉中謔浙江廉使》詩:“山夫留意向丹梯,連帥邀來出藥畦?!?清 孔尚任 《神傘行》:“又見節(jié)制大連帥,皂蓋一雙夾道馳?!?/div>
《漢語大詞典》:分守
明 時(shí)按察使、按察分司,又稱監(jiān)司,亦可稱分守。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七:“分守既下車,數(shù)州吏微過,當(dāng) 稚欽 笞之十。”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司道·方印分司:“若分守雖云道,然而無欽降方印?!?br />職分。《莊子·天道》:“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宋 曾鞏 《制誥擬詞·相制三》:“鼎足居中,各遵其職,分守則異,合謀惟一。”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九變知言,出於 莊周 ,則百世不能易矣!曰:天也,道德也,仁義也,分守也,形名也,因任也,原省也,是非也,賞罰也,以此大平?!?/div>
《漢語大詞典》:兩司(兩司)
明 清 兩代對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合稱。兩司是一省的最高官署,布政使司管民政,按察使司管刑名。兩司最高長官是布政使和按察使。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時(shí)值萬壽圣節(jié)將近,兩司里頭例該一人賫表進(jìn)京朝賀?!?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吏治上》:“天下者,州、縣之所積也,內(nèi)而六部,外而兩司、道、府諸官,皆考察此州、縣者耳?!?/div>
《漢語大詞典》:廉車(廉車)
指觀察使、廉訪使、按察使等赴任時(shí)所乘的車子。亦用以代稱上述官員。廉,通“ 覝 ”。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廉車發(fā)日,自 霸橋 乘肩輿,門生咸在?!?宋 范仲淹 《謝許讓觀察使守舊官表》:“陛下濬發(fā)宸謀,思欲崇諸路之寄,例改廉車?!?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宋史十·王嗣宗傳:“ 嗣宗 嘗自言知武事,可授廉車。廉車,謂觀察使也?!?/div>
《國語辭典》:廉訪(廉訪)  拼音:lián fǎng
1.察探、訪查?!端问?。卷三九五。列傳。李大性》:「會從官送北客,朝命因俾廉訪,具以實(shí)聞,遂罷戎帥。」《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待本院廉訪得實(shí),當(dāng)有移文至彼知會?!?br />2.宋代廉訪使者、元代肅政廉訪使及明、清按察使的通稱。元。鄭廷玉《后庭花》第一折:「自家王慶,在這趙廉訪老相公府內(nèi)做著個堂候官?!埂痘潞!返诎嘶兀骸戈懥L聽了,袁太守竟教訓(xùn)起他來,氣得七孔生煙,雙眉倒豎?!?/div>
《國語辭典》:廉使  拼音:lián shǐ
1.古代觀察使、按察使的通稱。唐。元稹《鶯鶯傳》:「廉使杜確將天子命以總?cè)止?jié),令于軍,軍由是戢?!乖?。無名氏《延安府》第二折:「你見了這李廉使都眉南面北,多管是那相公每饑嗔的這飽喜,則為我無過犯難投宰相機(jī)?!?br />2.清廉的使臣。唐。劉長卿 送李摯赴延陵令詩:「明君加印綬,廉使托煢嫠?!固?。司空圖 故太子太師致仕盧公神道碑:「護(hù)軍劉重羔黨類豪侈,傲視廉使,橐奸黷貨,得以自專?!?/div>
《漢語大詞典》:憲臣(憲臣)
(1).指御史。新唐書·元稹傳:“宰相以 稹 年少輕樹威,失憲臣體,貶 江陵 士曹參軍?!?br />(2). 宋 代指提點(diǎn)刑獄,即后之按察使。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宋史五·職官志七:“ 宋 人稱轉(zhuǎn)運(yùn)為漕司,安撫為帥司,提點(diǎn)刑獄為憲司,提舉、常平為倉司,故有漕臣、帥臣、憲臣之目?!?/div>
《漢語大詞典》:兩臺(兩臺)
(1).指 唐 武則天 時(shí)肅政臺(即御史臺)的左右兩臺。左臺知百司、監(jiān)軍旅,右臺察州縣、省風(fēng)俗。見 宋 王應(yīng)麟 小學(xué)紺珠·職官·兩臺
(2).藩臺和臬臺的合稱。指 清 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禪諷:“﹝寺僧 大汕 ﹞常攢眉而言兩臺延召之頻,三司應(yīng)酬之密,六時(shí)并無暇逸?!?/div>
《漢語大詞典》:臬司
元 代肅政廉訪使司、 明 清 提刑按察使司的別稱。主管一省司法。也借稱廉訪使或按察使。元史·奕赫抵雅爾丁傳:“逮至臬司,皆命官及有出身之吏,廉得其情,則將服罪,獄具無庸施也。”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郵政上》:“ 中國 郵政,內(nèi)隸於兵部,外統(tǒng)於臬司?!?/div>
《漢語大詞典》:藩臬
藩司和臬司。 明 清 兩代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的并稱。 明 何景明 《省中公宴》詩:“勸酬盡是文武士,列坐俱為藩臬臣?!?清 劉獻(xiàn)廷 《廣陽雜記》卷二:“ 正統(tǒng) 壬戌, 楚 之藩臬,檄 長沙 衡州 共建,其高弗及舊五尺。”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如是而轉(zhuǎn)相察,藩臬察郡守,郡守察州縣?!?/div>
《國語辭典》:采訪使(採訪使)  拼音:cǎi fǎng shǐ
職官名。唐代擔(dān)任巡視各州、察訪善惡、考核諸道官員政績的特任官。見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職官州郡上》。
《漢語大詞典》:臬臺(臬臺)
亦作“ 臬臺 ”。 明 清 時(shí)按察使的別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七回:“臬臺聽了,顏色大變?!?span id="ep3nnia" class="book">《糊涂世界》卷六:“臬臺外面似乎有點(diǎn)風(fēng)骨,其實(shí)糊涂得很?!?br />見“ 臬臺 ”。
分類: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