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拈掇  拼音:diān duó
用手估量東西的輕重。《景德傳燈錄。卷一二。鎮(zhèn)州臨濟義玄禪師》:「黃檗將钁钁地云:『我這個,天下人拈掇不起。』」
《漢語大詞典》:提念
(1).提及;說起。 谷峪 《新事新辦》:“這兩個人結親,鄉(xiāng)親們沒有不夸他們。人們在言談話語之間,斷不了提念他們?!?br />(2).紀念。 孫犁 《白洋淀紀事·村歌下篇》:“她對這兩件果實,非常滿意。她說:‘東西不多,是個提念?!?/div>
《國語辭典》:掛口  拼音:guà kǒu
談論、提及。引申為放在心上。宋。蘇軾送劉攽倅海陵〉詩:「君不見阮嗣宗臧否不掛口,莫誇舌在齒牙牢?!挂沧鳌笒忑X」、「掛齒」。
分類:提及
《國語辭典》:掛齒(掛齒)  拼音:guà chǐ
談論、提及。引申為放在心上。宋。陸游送子龍赴吉州掾〉詩:「汝但問起居,馀事勿掛齒。」《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區(qū)區(qū)微勞,何足掛齒?!挂沧鳌笒炜凇?、「掛齒」。
《國語辭典》:掛齒(掛齒)  拼音:guà chǐ
談論、提及。引申為放在心上?!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概笥言型ㄘ斨x,何足掛齒?」也作「掛口」、「掛齒」。
分類:提及
《漢語大詞典》:遺親(遺親)
(1).謂疏遠或遺棄雙親。大戴禮記·哀公問于孔子:“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國子監(jiān)諸館生,洿雜無良, 陽城 為司業(yè),以道德訓喻,有遺親三年者勉之歸覲,由是生徒稍變?!?br />(2).指遺忘父親名字而不提及。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至於宗經矩圣之典,端緒豐贍之功,遺親攘美之罪,徵賄鬻筆之衍, 公理 辨之究矣?!?br />(3).指死去的雙親或親族。宋書·蕭惠開殷琰傳論:“昔 啟方 説主,跡表遺親, 鄧攸 淳行,愛兼猶子。”
《漢語大詞典》:略及
稍微提及。 清 陳廷敬 《與汪鈍翁書》:“久不通書問,因風略及,惟裁擇而教之,幸甚!”
分類:稍微提及
《漢語大詞典》:齒記(齒記)
提及,記掛。 宋 司馬光 《與吳丞相書》:“今日特蒙齒記,感荷知己之恩,終身豈敢忘哉?!?/div>
分類:提及記掛
《國語辭典》:念誦(念誦)  拼音:niàn song
1.佛教用語,指心念口誦佛名及經咒?!冻蹩膛陌阁@奇》卷六:「城里城外,但是印施的,念誦的,無不生子,真是千喚千應?!?br />2.因惦記而常在話中提及?!缎咽酪鼍墏鳌返谄咂呋兀骸改憔陀羞@們些瓜兒多子兒少的念誦我!」《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剛才老太太還念誦呢,可巧就來了!」
《國語辭典》:那天  拼音:nà tiān
指所提及的某日。如:「注冊那天,又跟同學們見面了!」
《國語辭典》:掛漏(掛漏)  拼音:guà lòu
遺漏。如:「這么復雜的事最好記下來,萬一掛漏了總不好?!?/div>
《漢語大詞典》:勿齒(勿齒)
(1).不愿意提及。表示鄙視。莊子·列御寇:“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賈不齒,雖以事齒之,神者勿齒?!?柳亞子 《胡寄塵詩序》:“一二鉅子,尚倡為 蘇 黃 之派;又降則力摹 臨川 ;又降則非 后山 、 簡齋 ,眾咸勿齒?!?br />(2).不錄用。舊唐書·玄宗紀上:“三月戊申,詔自今內外官有犯贓至解免以上,縱逢赦免,并終身勿齒?!?span id="fiy499w"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二年》:“ 涪州 刺史 周利貞 等十三人,皆 天后 時酷吏,比 周興 等情狀差輕,宜放歸草澤,終身勿齒。”
《漢語大詞典》:齒數(shù)(齒數(shù))
計算在內,提及。常與否定詞“不”連用,表示輕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纖:“女愴然曰:‘我以人不齒數(shù)故,遂與母偕隱;今又返而依人,誰不加白眼?’”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秀姑》:“年二十,煢煢落魄,親戚多不齒數(shù)。” 魯迅 《吶喊·阿Q正傳》:“從先前的阿Q看來,?。谋緛硎遣蛔泯X數(shù)的,但他近來挨了餓,又瘦又乏已經不下于?。?,所以便成了勢均力敵的現(xiàn)象?!?/div>
《漢語大詞典》:提到
提及;說及,說到,尤指簡短地。例如:他曾向她提到我;他在談話中常提到我。
提升到。例如:材料被提到屋頂。
《國語辭典》:提過(提過)  拼音:tí guò
曾經說起、提及。如:「他曾跟我提過此事,只是我當時事忙,沒有加以留意?!?/div>
《漢語大詞典》:絓言
猶掛齒。談到;提及。《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自青德啟運,款關受職,置之度外,不足絓言。”
分類: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