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提婆  拼音:tí pó
人名。梵語DeVa的音譯,意譯作天,又稱圣天。印度佛教中觀派的創(chuàng)始人龍樹的弟子。斯里蘭卡人,約生存于西元三世紀(jì)。以智辨著稱,常與外道辯論,后遭外道暗殺而死。有百論、四百論、百字論等流傳下來,都是中觀派的重要作品。
《國語辭典》:提婆達多(提婆達多)  拼音:tí pó dá duō
人名。梵語Devadatta的音譯。意譯天授或天與。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據(jù)說他在佛陀說法的第二十年加入僧團,其后想謀得僧團的領(lǐng)導(dǎo)地位,遭到否決,乃自立門戶。在佛傳中,提婆達多扮演著反對釋尊的角色。也譯作「地婆達多」、「禘婆達多」、「調(diào)達」、「提婆達多」等。
《漢語大詞典》:中百論(中百論)
指古 印度 龍樹 所著的中論與 提婆 所著的百論。兩書為大乘空宗(即中觀學(xué)派)的經(jīng)典,因借以指該宗的學(xué)說。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附錄《慈恩宗》:“當(dāng)時大乘佛學(xué)中儼然和瑜伽對峙的‘中百論’學(xué)說, 玄奘 也先后在 北印度 及 那爛陀寺 反復(fù)學(xué)習(xí)了好多遍。”
《漢語大詞典》:三逆
(1).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觀 隗囂 之檄亡 新 ,布其三逆,文不雕飾,而辭切事明?!眳㈤?span id="ank5m29" class="book">《后漢書·隗囂傳》。
(2).佛教語。指惡比丘 提婆 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壞寺廟僧眾秩序)、傷佛、殺比丘尼。 隋 智顗 《法華夕句》卷八下:“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攝?!?br />(3).指 吳三桂 、 耿精忠 、 尚之信 。 清 初,三人曾相繼起兵反叛。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滿族士兵:“國初自定中原后,復(fù)遭三逆之亂。”
《國語辭典》:百論(百論)  拼音:bǎi lùn
書名。提婆著,天親釋,鳩摩羅什譯。梵本二十三品,品五偈,合有百偈,故稱為「百論」。該書以空的哲理來批判異論,后成為三論宗所依據(jù)的三部主要論書之一。
《漢語大詞典》:四論(四論)
佛教四部經(jīng)論的合稱。即《中觀論》、十二門論、百論、大智度論。按,百論系 提婆 著,另三論均系 龍樹 所著。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義解二·曇鸞:“內(nèi)外經(jīng)籍,具陶文理,而於‘四論’佛性,彌所窮研?!?/div>
《漢語大詞典》:空華外道(空華外道)
佛教語。 印度 佛教后期, 龍樹 、 提婆 等首創(chuàng)大乘空宗,原先的小乘教派視之為左道邪說,因以貶稱為“空華外道”。 唐 慧立 彥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僧皆小乘學(xué),不信大乘,謂為空華外道,非佛所説。” 章炳麟 《與大乘相契》:“是故小乘之詆大乘,以為魔説,以為空華外道而已,未嘗云諸大菩薩當(dāng)時實無其人也。”參見“ 空華 ”。
《漢語大詞典》:空華(空華)
亦作“ 空花 ”。
(1).佛教語。隱現(xiàn)于病眼者視覺中的繁花狀虛影。比喻紛繁的妄想和假相。《楞嚴(yán)經(jīng)》卷四:“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講解將畢賦》:“意樹發(fā)空花,心蓮?fù)螺p馥。” 宋 司馬光 《游三門開化寺》詩:“狂象調(diào)難伏,空華滅復(fù)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話説人生榮華富貴,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認(rèn)為實相?!?梁啟超 《開明專制論》:“嗚呼,我青年之眩於空華,困於噩夢者,其醒耶未耶?”
(2).指雪花。 宋 洪朋 《喜雪》詩:“漫天乾雨紛紛闇,到地空花片片明?!?/div>
支那提婆瞿怛羅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Cina-deva-gotra,譯曰漢天種。見西域記十二。
木叉提婆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Moks!adeva,西土小乘之徒,尊玄奘三藏曰木叉提婆,譯言解脫天。為解脫解律之異名,天者美最勝之稱也。西域記十二曰:「小乘學(xué)徒號木叉提婆?!褂直惹鹈G蠓ǜ呱畟魃显唬骸改静嫣崞耪?,交州人也,唐言解脫天。」
提婆五法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提婆達多妄說五法,破釋迦之和合僧。正理論四十三曰:「言邪道者,提婆達多妄說五事為出離道:一者不應(yīng)受用乳等,二者斷肉,三者斷鹽,四者應(yīng)被不截衣服,五者應(yīng)居聚落邊寺?!蛊派痴撘话偈唬骸冈坪挝宸ǎ恳徽弑M壽著糞掃衣,二者盡壽常乞食,三者盡壽唯一坐食,四者盡壽常居回露,五者盡壽不食一切魚肉血昧鹽蘇乳等。」婆沙之五法與正理不同,律多引婆沙之五法。
【佛學(xué)大辭典】
(故事)五逆罪中以破僧罪為最重,破僧者于同一結(jié)界中構(gòu)別法而樹立一眾也。今提婆所立有五法。輔行一曰:「言五法者。婆沙云:一糞掃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鹽及五味。與正理不同。正理云:一不受五味。二斷肉。三斷鹽。四不受割截衣。五不居聚落邊寺?!狗侵^是五法悉邪,立此五法為二分一味之僧為大罪也。(參見:五法)
五法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五法有種種。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楞伽經(jīng)與唯識論等,把一切有為無為,有漏無漏諸法,歸納為五法,即一、相,即森羅萬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種種相,假設(shè)種種名,以作表詮;三、分別,即于萬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識別之,于是有所謂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現(xiàn);四、正智,指無漏心心所,離虛妄分別,觀名相互為其客,離常離斷,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證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體性。此中前二是所變境,第三是能變心自緣其所變境,三者皆屬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觀法性,屬于無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滅。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楞伽經(jīng)唯識論等,把一切有為無為,有漏無漏諸法,歸納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羅萬象的事物,情與無情,千態(tài)萬狀,其形相各各不同,是為相。第二名,依彼種種相,假設(shè)種種名,以表詮之,是為名。第三分別,于萬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識別之,于是有所謂的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現(xiàn),是為分別。第四正智,指無漏心心所,離虛妄分別,觀名相互為其客,離常離斷,如理而知,是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證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體性,是為如如。
【三藏法數(shù)】
(出楞伽經(jīng))
〔一、名〕,名即假名也。謂一切圣凡,情與無情,若根若塵,各有自相,逐體稱呼,是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謂三界一切品類,洪纖妍丑,情與無情,及根塵諸法,各有形狀,是為相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妄想〕,妄想者,分別虛妄之念也。謂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別心;認(rèn)假名為自己,執(zhí)幻相為本身,則有心、心數(shù)法,種種攀緣,是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數(shù)法即受想行等法也。)
〔四、正智〕,正智者,如來明了正見之智也。謂了前諸法如幻如化,非斷非常,超過一切凡夫小乘偏邪異見,是為正智也。
〔五、如如〕,如如者,不變不異,真如之理也。謂由前正智,觀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無,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發(fā);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為如如也。
提婆五逆
【佛學(xué)大辭典】
(故事)法華文句八下曰:「誘拐五百比丘,而破和合僧(是一)。擲大石而自佛身出血(是二)。教阿阇世王放醉象使之踐佛(是三)。以拳殺華色比丘尼(是四)。置毒于手之十爪,欲由禮佛足而傷佛(是五)?!故欠俏宸N各別之五逆,乃重同類而成五數(shù),蓋自佛身出血與教阿阇世王及置毒于爪中,為同一之逆罪。配之于別種之五逆,則但為三逆罪也。同次文曰:「若作三逆,教王毒爪并害佛攝。」
佛陀提婆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Buddhvaca,婆沙四評家之一。譯曰覺天。見俱舍光記二十。
伽那提婆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Kan!adeva,(參見:提婆)
提婆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Deva,譯曰天。如摩訶提婆之譯為大天。提婆達多之譯為天授是也?!居帧浚ㄈ嗣┯肿魈岵ǎ兴_名,譯作天,后以一目施神,故曰迦那提婆Ka%n!adeva,伽那者片目之義?;蛞砸荒渴谂?。本執(zhí)師子國人,龍樹之弟子,付法藏第十四祖也。提婆菩薩傳曰:「提婆菩薩,南天竺人,婆羅門種,博識才辯,擅名諸國,而以人不信受其言為憂。其國中有大天神,曰大自在天,有人求愿,能令滿足。提婆詣廟求入相見,主廟者言:天像至神,不可正視,又使人百日失心。提婆言:是我所愿見,若不如此,我豈欲見。主廟者奇其志氣,使入廟。天像動其眼,怒目視之。提婆問天:神則神矣,何其小也?當(dāng)以威靈感人,智德伏物。而以黃金自多,動頗梨熒惑人,非我所望。便梯像鑿出其眼。觀者皆驚異。提婆言:我使汝等知神不假形,情不托形而已。吾既非慢,神亦非辱也。言已而出,其夜備精饌供天神。天神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質(zhì)饋,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誣我者人,汝所供饌盡美,唯無我所須,我所乏者左眼,能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應(yīng)命以左手出眼與之。天神贊曰:善哉丈夫,真上施也,汝求何愿,我必如汝意。提婆言:我稟明心,不假外質(zhì),唯恨悠悠蒙朦,不知信受我言,神賜我愿,必當(dāng)令我言不虛沒。神言:必如愿。于是退詣龍樹菩薩,受出家法,剃頭法服,周游揚化。時南天竺王信受邪道,沙門親子不得一見,提婆欲化之,變形為宿衛(wèi)士,能干事。王見之喜,問其人,提婆言:我是一切智人。王驚異,以種種事驗之,果然。于是集國中一切婆羅門使論議,無一敵者,皆剃發(fā)為弟子。有一邪道弟子,恥其師屈,自誓汝以口伏我,我以力伏汝。偶見提婆獨由禪起經(jīng)行,以刀決之,五臟委地。提婆言:是我先業(yè)所害,非汝也。悟然而化。初以眼施神無一目,時人號曰迦那提婆。」百論疏上之上曰:「提婆者天也。蓋是其本名,末稱伽那提婆。伽那者,小一目。以一目施天神,故以為名。復(fù)傳云:提婆曾乞食。有女人應(yīng)發(fā)道心,于婆提眼生愛。提婆出之示之,但是不凈,因以發(fā)心,故小一目也?!?/div>
舍多提婆魔?舍諵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S/a%sta% devamanus!ya%na%m,佛十號之一。譯曰天人師。智度論二曰:「舍多,秦言教師。提婆,言天。魔舍諵,言人。名天人教師?!?/div>
室利提婆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S/rideva,譯曰吉祥天。道希法師之梵名也。見求法高僧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