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3詞典 1分類詞匯 72
《國語辭典》:修撰  拼音:xiū zhuàn
1.職官名。唐代史館有修撰,掌修國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元時翰林院始置修撰,明清因之。
2.編纂。《北史。卷一○○。序傳》:「始末修撰,凡十六載?!?/div>
《國語辭典》:修理  拼音:xiū lǐ
1.整治。《后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jìn)》:「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都亭,修理以鎮(zhèn)京師?!埂都t樓夢》第八九回:「又要開銷國帑修理城工,工部司官又有一番照料,所以部里特來報知老爺?shù)摹!?br />2.懲處、教訓(xùn)。如:「他把下屬狠狠修理了一頓,然后就怒氣沖沖地離開了?!?/div>
《漢語大詞典》:纂敘
撰寫。 宋 吳炯 五總志:“ 唐 李賀 卒於太常官,時年二十四。其母一夕夢 賀 來,如平生時。且曰:‘上帝遷都于 月圃 ,搆新宮,命曰 白瑤 。以 賀 業(yè)文,召為之記。又為 凝虛殿 纂敘樂章?!?/div>
分類:撰寫
《漢語大詞典》:著錄(著録)
(1).記錄;記載。《后漢書·祭遵傳》:“昔 高祖 大圣,深見遠(yuǎn)慮,班爵割地,與下分功,著録勛臣,頌其德美。” 唐 沈亞之 《異夢錄》:“是日,監(jiān)軍使與賓府郡佐,及宴客 隴西 獨孤鉉 , 范陽 盧簡辭 ……皆嘆息曰:‘可記?!?亞之 退而著録?!?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序》:“友人 任茂才 安上 示予一編,曰《敘事解疑》。視之,即 許生 大父 可覲 親筆著録?!?br />(2).特指將書名列入目錄。 宋 洪適 《〈元氏長慶集〉跋》:“《唐志》著録有《長慶集》一百卷,《小集》十卷?!?阿英 《浙東訪小說記》:“其一,是 乾隆 辛未刻的有圖大本《西湖佳話》,刊行的書鋪是翰海樓,《通俗小說目》未見著錄。”
(3).指列名于私人講學(xué)的經(jīng)師門下,即所謂著錄弟子。此風(fēng)盛行于 漢 代。東觀漢記·牟長傳:“ 牟長 字 君高 ,少篤學(xué),治《歐陽尚書》,諸子著録前后萬人。”后漢書·儒林傳上·張興:“既而聲稱著聞,弟子自遠(yuǎn)至者,著録且萬人?!?宋 范成大 《送汪圣錫侍郎帥福唐》:“我亦登門煩著録,此行無力為王留?!?br />(4).猶著作;撰寫。 清 沈濤 交翠軒筆記卷二:“九經(jīng)有庫豈真貧,著録驚看已等身?!?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修明既久,著録益宏,匯其體裁,標(biāo)以題目,新篇競尚,古意漸離,然不外乎記事、記言二端而已?!?/div>
《國語辭典》:著書(著書)  拼音:zhù shū
寫書?!妒酚洝>砹?。老子韓非傳》:「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漢書。卷八八。儒林傳。胡母生傳》:「與董仲舒同業(yè),仲舒著書稱其德?!?/div>
《國語辭典》:著述  拼音:zhù shù
1.寫作撰述?!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贊曰》:「凡所著述五十八篇,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傳云。」《文選。班固。答賓戲序》:「專篤志于儒學(xué),以著述為業(yè)?!?br />2.撰述的文章或書籍。如:「他最近的著述,獲得學(xué)界很高的評價?!?/div>
《漢語大詞典》:作書(作書)
(1).謂作典冊。國語·楚語上:“ 武丁 於是作書,曰:‘以余正四方,余恐德之不類,茲故不言。’”
(2).指撰寫獻(xiàn)與天子的書或策。 唐 韓愈 《贈族侄》詩:“作書獻(xiàn)云闕,辭家逐秋蓬?!?br />(3).創(chuàng)制文字。韓非子·五蠹:“古者 蒼頡 之作書也,自環(huán)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 蒼頡 固以知之矣。”
(4).寫信。《樂府詩集·雜曲歌辭·枯魚過河泣》:“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span id="ve2fukx" class="book">《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 唐 李善 注:“太祖遣 徐劭 孫郁 至 吳 ,將軍 石苞 令 孫楚 作書與 孫皓 。 劭 至 吳 ,不敢為通?!?br />(5).謂寫作。三國志·吳志·魯肅傳:“ 曹公 聞 權(quán) 以土地業(yè) 備 ,方作書,落筆於地?!?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夏侯太初 嘗倚柱作書,時大雨,霹靂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無變,書亦如故?!?br />(6).練字;寫字。 清 馮班 鈍吟雜錄·日記:“余教童子作書,每日只學(xué)十字,點畫體勢,須使毫髮畢肖?!?清 馮班 鈍吟雜錄·日記:“作書忌俗字,人皆知之,不知亦忌古字?!?/div>
《國語辭典》:述作  拼音:shù zuò
論述與創(chuàng)作?!段倪x。曹丕。與吳質(zhì)書》:「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學(xué)足以著書,美志不遂,良可痛惜?!?/div>
《國語辭典》:屬文(屬文)  拼音:zhǔ wén
連綴字句而成文,指寫文章。《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賈誼,雒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文稱于郡中。」《文選。曹丕。典論論文》:「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
《國語辭典》:作文  拼音:zuò wén
1.寫文章。宋。范仲淹 岳陽樓記:「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聊齋志異。卷二。陸判》:「作文不快,知君之毛竅塞耳。」
2.練習(xí)寫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只有歐陽公的幾篇記,三蘇的幾篇論,好拿來講給他聽。又他叫每逢禮拜六作文。」
《漢語大詞典》:為命(爲(wèi)命)
撰寫政令、盟會的文辭。《論語·憲問》:“為命, 裨諶 草創(chuàng)之, 世叔 討論之,行人 子羽 修飾之, 東里 子產(chǎn) 潤色之?!?邢昺 疏:“命,謂政命盟會之辭也?!?/div>
《國語辭典》:草檄  拼音:cǎo xí
起草作檄文?!赌鲜贰>砹?。蔡景歷傳》:「部分既畢,召令草檄,景歷援筆立成,辭義感激,事皆稱旨。」唐。岑參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詩:「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div>
《漢語大詞典》:屬辭(屬辭)
(1).指詩文。三國志·魏志·劉劭傳:“文章之士愛其著論屬辭?!?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 周 器之文,乃備六書,乃有屬辭。”
(2).撰寫詩文。 南朝 梁 何遜 《登石頭城》詩:“薄宦恧師表,屬辭慚愈疾?!?宋 吳坰 五總志:“雖全用古人兩句,而屬辭切當(dāng),上下意混成,真脫胎法也?!?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王維:“九歲能屬辭,工草隸,閑音律。”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兩句似異而實同例:“乃於仁言‘?dāng)?shù)’,而於義變言‘長短小大’,此古人屬辭之法也?!眳⒁姟?屬辭比事 ”。
《國語辭典》:屬辭比事(屬辭比事)  拼音:zhǔ cí bǐ shì
連綴文詞,排列史事。后泛指撰文記事?!抖Y記。經(jīng)解》:「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周書。卷四二。蕭撝等傳。史臣曰》:「劉璠學(xué)思通博,有著述之譽,雖傳疑傳信,頗有詳略,而屬辭比事,足為清典?!?/div>
《國語辭典》:長編(長編)  拼音:cháng biān
1.著述者在撰寫成書之前,蒐集有關(guān)材料并整理編排而成的初稿。如宋司馬光編通鑒先成長編。
2.較長編幅的著作。如長編小說。也作「長篇」。
《國語辭典》:新文  拼音:xīn wén
1.新近撰寫的文章。南朝宋。劉慶義《世說新語。雅量》:「殷甚以為有才,語王恭:『適見新文,甚可觀。』」唐。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詩:「雪山掃粉壁,墨客多新文?!?br />2.創(chuàng)新的文章或文體。唐。杜甫哭王彭州掄〉詩:「新文生沈謝,異骨降松喬?!顾?。沈括《夢溪筆談。卷九。人事一》:「凡為新文者,一切棄黜,時體為之一變,歐陽之功也?!?br />3.新花樣?!冻桃冶炯t樓夢》第四五回:「這會子我又興出新文來,熬什么燕窩粥?!?br />4.新聞,最近聽到的事。《程乙本紅樓夢》第四八回:「且說平兒見香菱去了,就拉寶釵悄悄說道:『姑娘可聽見我們的新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