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畏敵如虎(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語本《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復(fù)出 祁山 ”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xí)鑿齒 《漢晉春秋》:“ 賈栩 、 魏平 數(shù)請(qǐng)戰(zhàn),因曰:‘公( 司馬懿 )畏 蜀 如虎,奈天下笑何!’ 宣王 病之?!?明 徐光啟 《謹(jǐn)申一得以保萬全疏》:“省兵之餉并以厚戰(zhàn)士,以精器甲,自然人賈勇,何至如今畏敵如虎,視營伍如蹈阱乎?”
《漢語大詞典》:無敵天下(無敵天下)
見“ 無敵於天下 ”。
《漢語大詞典》:無敵于天下(無敵於天下)
舉世沒有對(duì)手。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無敵於天下?!?span id="64kbeg6" class="book">《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吳王 夫差 ,兵無敵於天下,勇彊以輕諸侯,陵 齊 晉 ,故遂以殺身亡國?!?span id="y6rjfc1" class="book">《通典·職官十》:“自是士馬強(qiáng)勁,無敵於天下?!?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蔡侯鄭伯會(huì)于鄧公》:“惟德可以自強(qiáng),茍有令政,則 湯 以七十里無敵於天下矣?!?毛澤東 《評(píng)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yùn)動(dòng)》:“部隊(duì)萬眾一心……克服物質(zhì)條件的困難,群威群膽,英勇殺敵。這樣的軍隊(duì),將是無敵于天下的。”亦作“ 無敵天下 ”。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 秦 人以君言為必信,法令大行,國富兵強(qiáng),無敵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無敵于天下(無敵於天下)
舉世沒有對(duì)手。孟子·公孫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則無敵於天下?!?span id="o0ljqxv" class="book">《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吳王 夫差 ,兵無敵於天下,勇彊以輕諸侯,陵 齊 晉 ,故遂以殺身亡國。”通典·職官十:“自是士馬強(qiáng)勁,無敵於天下?!?明 劉基 《春秋明經(jīng)·蔡侯鄭伯會(huì)于鄧公》:“惟德可以自強(qiáng),茍有令政,則 湯 以七十里無敵於天下矣?!?毛澤東 《評(píng)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yùn)動(dòng)》:“部隊(duì)萬眾一心……克服物質(zhì)條件的困難,群威群膽,英勇殺敵。這樣的軍隊(duì),將是無敵于天下的?!币嘧鳌?無敵天下 ”。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 秦 人以君言為必信,法令大行,國富兵強(qiáng),無敵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所當(dāng)無敵(所當(dāng)無敵)
猶言所向無敵。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項(xiàng)王 ﹞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dāng)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眳⒁姟?所向無敵 ”。
分類:所向無敵
《國語辭典》:所向無敵(所向無敵)  拼音:suǒ xiàng wú dí
所到之處,無人可相與抗衡。形容力量強(qiáng)大,銳不可擋。《晉書。卷一○○。蘇峻傳》:「峻狡黠有智力,其徒黨驍勇,所向無敵?!埂段宕菲皆?。梁史。卷上》:「咱有天賜桑門劍一口,所向無敵,何況更有五百人相從,何事不濟(jì)?」
《國語辭典》:所向無敵(所向無敵)  拼音:suǒ xiàng wú dí
所到之處,無人可相與抗衡。形容力量強(qiáng)大,銳不可擋?!稌x書。卷一○○。蘇峻傳》:「峻狡黠有智力,其徒黨驍勇,所向無敵?!埂段宕菲皆?。梁史。卷上》:「咱有天賜桑門劍一口,所向無敵,何況更有五百人相從,何事不濟(jì)?」
《國語辭典》:四面受敵(四面受敵)  拼音:sì miàn shòu dí
各方面都受到威脅或攻擊?!妒酚?。卷五五。留侯世家》:「雒陽雖有此固,其中小,不過數(shù)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埂度龂萘x》第一九回:「徐州四面受敵,操必力攻,我當(dāng)先思退步?!?/div>
《漢語大詞典》:私敵
因個(gè)人利害關(guān)系而與自己敵對(duì)的人。例如: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gè)私敵?!对隈R克思墓前的講話》
《國語辭典》:宿敵(宿敵)  拼音:sù dí
長久以來處于敵對(duì)位置的人。如:「為了消滅宿敵,兩國戰(zhàn)況有愈演愈烈的趨勢?!?/div>
《漢語大詞典》:挺敵(挺敵)
抵抗;抵?jǐn)场?span id="jrjlcah" class="book">《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fā)跡》:“滿船人都嚇得魂飛魄散,那個(gè)再敢挺敵?!?/div>
分類:抵抗
《漢語大詞典》:同仇敵慨(同仇敵慨)
見“ 同仇敵愾 ”。
《國語辭典》:同仇敵愾(同仇敵愾)  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
同仇,一致對(duì)付仇敵。參見「同仇」條。敵愾,抵禦所惱恨的人。參見「敵愾」條。同仇敵愾指共同抱著憤恨心情,齊心同力抵抗敵人。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五。訥親》:「金川雖云小丑,而老師糜餉,克捷無期。凡在臣子,皆有同仇敵愾之念?!?/div>
《漢語大詞典》:同心敵愾(同心敵愾)
同懷強(qiáng)烈的憤恨以對(duì)付敵人。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八:“勉以同心敵愾,為 長庚 雪讎憤。”《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shí)論選集·論國會(huì)為治外交之本》:“是故政府之對(duì)于國民也,當(dāng)公聽并觀,以收同心敵愾之效,而不可過事夫猜防。”
《國語辭典》:天下無敵(天下無敵)  拼音:tiān xià wú dí
形容本事高強(qiáng),沒有對(duì)手。《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三國演義》第七七回:「公平昔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何由被吾所擒?」
《漢語大詞典》:天下莫敵(天下莫敵)
見“ 天下無敵 ”。
《國語辭典》:天下無敵(天下無敵)  拼音:tiān xià wú dí
形容本事高強(qiáng),沒有對(duì)手?!睹献?。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三國演義》第七七回:「公平昔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何由被吾所擒?」
《漢語大詞典》:一日縱敵,萬世之患(一日縱敵,萬世之患)
見“ 一日縱敵,數(shù)世之患 ”。《三國演義》第二一回:“ 郭嘉 曰:‘丞相縱不殺 備 ,亦不當(dāng)使之去。古人云:‘一日縱敵,萬世之患?!┫嗖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