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十六國時后秦姑臧人。仕姚興為涼州別駕,遷太府主簿。弘始四年(東晉安帝元興元年)禿發(fā)傉檀自稱南涼王,興遣敞往聘。敞父燮嘗以敞兄弟托傉檀,相語甚歡。六年傉檀去年號,納款于興。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敦煌人,字巨振。為劉炳助教,盡能傳炳之業(yè)。北涼滅,入魏,以儒學為中書博士。京師貴游之子,前后位至尚書牧守者數(shù)十人,皆受業(yè)于敞。出補扶風太守,清貧卒官。
人物簡介
【生卒】:?—500 【介紹】: 南朝齊宗室。齊明帝從祖弟。粗豪無行,高帝時得蕭諶獎說,屢為郡守,在任貪穢。任廣州刺史時為西江都護周世雄所襲,軍敗,奔山中死。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清河東武城人,字公世。崔衡子。襲父爵,初仕謁者仆射,出為平原相。性狷急,與刺史不協(xié),坐免官。任鉅鹿太守時弟崔朏參與京兆王元愉謀逆,為黃木軍主所匿,得免。孝明帝正光中大赦,復爵。孝昌中出為趙郡太守,卒。
人物簡介
【介紹】: 南北朝后梁陳郡人。袁昂孫。少有器量,博涉文史。仕后梁為吏部郎。曾使北周,班在陳使后,敞執(zhí)不可,主者不能屈,乃與陳使異日而進。還,以稱旨,遷侍中,轉(zhuǎn)左民尚書。后從后梁主蕭琮降隋,授開府儀同三司。終譙州刺史。
人物簡介
【介紹】: 隋北秀容川人,字乾羅。爾朱彥伯子。父為高歡所殺。敞小,養(yǎng)于宮中,年十二,亡去。變姓名隱于嵩高山。后入北周,歷仕信、臨、熊、潼四州刺史。武帝平北齊,從征。攻城陷陣,銳不可擋,以功進上開府,護軍大將軍。入隋,累遷至徐州總管。在職數(shù)年,政治明肅。年老乞歸,卒。
人物簡介
【介紹】: 隋唐間洛陽人,字休明。長孫無忌從父。仕隋為左衛(wèi)郎將。從唐師平京城,以功授將作少監(jiān),出為杞州刺史。太宗貞觀初,坐贓免。后官至金紫光祿大夫,累封平原郡公。卒謚良。
人物簡介
【生卒】:610—678 【介紹】: 唐滎陽開封人,字仲高。太宗貞觀七年,制策高第,授越州參軍。入為左領軍衛(wèi)兵曹,遷潞州司功參軍。轉(zhuǎn)瀛州清苑令,遷岐州雍縣令,皆有善政,人為立碑以頌。入為司禋員外郎,轉(zhuǎn)駕部郎中。出為洛陽令,有能名。丁憂去職,卒。
人物簡介
生卒年不詳。緱氏(今河南偃師南)人。憲宗元和初官監(jiān)察御史。事跡見《元和姓纂》卷六?!?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其中《龜茲聞鶯》一首為梁涉詩誤人。
人物簡介
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陶谷族子。五代后漢隱帝乾祐間任秘書丞?!?a target='_blank'>清異錄》卷上載其事跡,并存其詩2句?!度圃娎m(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生卒】:1019—1068 【介紹】: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原父,號公是。仁宗慶歷六年進士。歷吏部南曹、知制誥。奉使契丹,熟知其山川地理,契丹人稱服。出知揚州,徙鄆州兼京東西路安撫使,旋召為糾察在京刑獄及修玉牒,諫阻仁宗受群臣所上尊號。以言事與臺諫相忤,出知永興軍,歲余因病召還。復求外,官終判南京御史臺。學問博洽,長于《春秋》學,不拘傳注,開宋人評議漢儒先聲。有《春權(quán)權(quán)衡》、《七經(jīng)小傳》、《公是集》等,又與弟劉放、子劉奉世合著《漢書標注》。全宋詩
劉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或作原甫,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以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实v三年(一○五一),遷太子中允、直集賢院。至和元年(一○五四),遷右正言、知制誥。二年,奉使契丹。三年,出知揚州。歲馀,遷起居舍人徙知鄆州、兼京東西路安撫使。旋召還糾察在京刑獄。嘉祐四年(一○五九),知貢舉。五年,以翰林侍讀學士充永興軍路安撫使、兼知永興軍府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改集賢院學士、恒南京留守司御史臺。神宗熙寧元年卒于官,年五十(《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五《集賢院學士劉公墓志銘》)。有《公是集》七十五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成五十四卷,其中詩二十七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九有傳?!⒊ㄔ姡郧辔溆⒌罹壅浒妗?a target='_blank'>公是集》(福建本)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宋名賢小集》所收六卷本(簡稱名賢本)、《宋百家詩存》所收一卷本(簡稱詩存本)、不分卷明抄本(簡稱明抄本)、清乾隆十五年劉氏刊四卷本(簡稱劉本)。并酌采清鮑廷博校記(簡稱鮑校)、近人傅增湘校記(簡稱傅校)。清光緒二十五年廣雅書局刻本(簡稱廣雅本),與底本同一系統(tǒng),偶有異文,亦予出校。新輯得的集外詩編為第二八卷。全宋文·卷一二七六
劉敞(一○一九——一○六八),字原父,號公是,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慶歷六年進士,授大理評事,通判蔡州?;实v三年召試學士院,擢太子中允,直集賢院,明年改判吏部南曹。至和元年遷右正言,知制誥。二年八月奉使契丹,使還,出知揚州,徙知鄆州,兼京東西路安撫使。旋召還糾察在京刑獄。嘉祐五年因言事與臺諫異,自請出知永興軍。八年還朝判三班院。后知汝州。治平三年改集賢院學士、判南京御史臺。熙寧元年卒,年五十。敞學問淵博,為文敏贍。著有《公是集》及《春秋權(quán)衡》、《春秋傳》、《春秋意林》、《春秋傳說例》、《七經(jīng)小傳》、《公是先生弟子記》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九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