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10,分68頁顯示  上一頁  52  53  54  55  56  58  59  60  6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木皮散人
夢隨蝶散
弭散
邈散
斂散新陳
斂香夜散
盧瑟福粒子散射實(shí)驗(yàn)
綠條散風(fēng)
靈飛散
零零散散
佛類詞典
天人散花尸上
天女散華
五種散亂
六種散亂
分散
《漢語大詞典》:木皮散人
明 遺民作家 賈應(yīng)寵 (約公元1590-1676年)的別號。 應(yīng)寵 字 思退 、 晉蕃 、又號 鳧西 、 澹圃 , 山東 曲阜 人。晚年移居 濟(jì)寧 。在 明 末曾任刑部郎中。告歸不久, 明 亡。著有《木皮散人鼓詞》、《澹圃恒言》、《澹圃詩草》等。 魯迅 《墳·題記》:“ 木皮道人 說得好,‘幾年家軟刀子割頭不覺死’?!卑矗瑧?yīng)為 木皮散人 。
分類:遺民作家
《分類字錦》:夢隨蝶散(夢隨蝶散)
韋莊 春日詩 旅夢亂隨胡蝶散,離魂漸逐杜鵑飛。
分類:羈旅
《漢語大詞典》:弭散
順服散去。后漢書·馮緄傳:“后 鮮卑 寇邊,以 緄 為 遼東 太守,曉喻降集,虜皆弭散?!?span id="sjc3v87" class="book">《后漢書·李固傳》:“時(shí) 太山 盜賊屯聚歷年,郡兵常千人,追討不能制。 固 到,悉罷遣歸農(nóng),但選留任戰(zhàn)者百餘人,以恩信招誘之。未滿歲,賊皆弭散?!?/div>
分類:順服
《漢語大詞典》:邈散
散亂無章。 梁啟超 《中國史敘論》第八節(jié):“敍述數(shù)千年之陳跡,汗漫邈散,而無一綱領(lǐng)以貫之。此著者讀者之所苦也。”
分類:散亂
《分類字錦》:斂散新陳(斂散新陳)
周必大 送別邢懷正直閣赴江西倉詩 大江西畔米流脂,斂散新陳倚繡衣。
周必大 送江南提舉詩 大江西畔米流脂,斂散新陳倚繡衣。
《分類字錦》:斂香夜散(斂香夜散)
高啟 倒掛詩 綠衣小鳳啼愁罷,瘦影翻懸桂枝下。芙蓉帳里篆消時(shí),解斂馀香散中夜。
分類:雜鳥
《漢語大詞典》:盧瑟福粒子散射實(shí)驗(yàn)
由盧瑟福等人所做的α粒子穿透金屬薄膜后向各個(gè)方向散射的實(shí)驗(yàn)。之前湯姆生認(rèn)為中性原子中的等量正負(fù)電荷均勻分布在原子內(nèi)。1911年盧瑟福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金屬薄膜,發(fā)現(xiàn)不同散射角度的粒子數(shù)目不一,經(jīng)分析,他認(rèn)為原子由帶正電的很小的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分類字錦》:綠條散風(fēng)(綠條散風(fēng))
《荊州記》:緣城堤邊悉植細(xì)柳,綠條散風(fēng),青陰交陌。
分類:
《漢語大詞典》:靈飛散(靈飛散)
道家方劑名。以云母、茯苓等九味中藥合成。據(jù)傳服用后可延年益壽或得道成仙。云笈七籤卷七四:“凡欲求神仙不老,長生久視,白髮更黑,齒落更生,面目悅澤,肌肉有光,從表覩里者,當(dāng)服靈飛散?!?/div>
《國語辭典》:零零散散  拼音:líng líng sàn sàn
稀疏零碎。如:「房間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報(bào)紙、雜志,似乎沒有人住?!?/div>
分類:稀疏零碎
天人散花尸上
【佛學(xué)大辭典】
(傳說)天尊說阿育王譬喻經(jīng)曰:「昔有人在道上行,見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問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三尊,不隨師父之教,令我墮罪,苦痛難言,悉我故身,故來鞭耳。稍稍前行,復(fù)見一死人。天神來下,散華于死人尸上,以手摩挲之。行人問言:觀君似是天,何故摩挲是死尸?答曰:是我故身,生時(shí)之日孝順父母,忠信事君,奉敬三尊,承受師父之教,令我神得生天,皆是故身之恩,是以來報(bào)之耳?!?/div>
天女散華
【佛學(xué)大辭典】
(故事)維摩經(jīng)天女散華,華著舍利弗等之體去之而不能去。(參見:天華)
五種散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眾生之心有五種散亂:一、自然散亂,五識不守自性,隨逐外境,念念變遷也。二、外散亂,意根馳動(dòng),隨逐外塵,起種種之分別也。三、內(nèi)散亂,心生高下,念念遷流而不定也。四、粗重散亂,計(jì)我我所等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脫也。五、思惟散亂,棄舍大乘,憶念小乘,而不得寂靜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眾生的心有五種的散亂,即一、自然散亂,謂眾生的五識不守自性,隨逐外境,念念變遷;二、外散亂,是意根馳動(dòng),隨逐外塵,起種種的分別;三、內(nèi)散亂,是心生高下,念念遷流而不定;四、粗重散亂,是計(jì)我我所粗重之法,而不得解脫;五、思惟散亂,是棄舍大乘,憶念小乘而不得寂靜。
六種散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一、自性散亂,謂前五識之自性馳逐外緣不能靜定也。二、外散亂,謂修善之時(shí),心馳散于五欲之境而不靜寂也。三、內(nèi)散亂,謂修定之時(shí),心動(dòng)散于諸塵,不生味著,退失靜定也。四、相散亂,謂使他人信自己有德,詐作修善之相,而心退失也。五、粗重散亂,謂修善法之時(shí),生我我所之執(zhí)及我慢等,為此邪執(zhí)粗重之力故,而所修之善法不清凈也。六、作意散亂,謂馀乘及馀定等依外教作意修習(xí),無有證悟,卻生散亂也。雜集論一卷末說之。
【三藏法數(shù)】
(出阿毗達(dá)磨雜集論)
〔一、自性散亂〕,謂五識自性,馳逐外緣,乖于靜定,故名自性散亂。(五識者,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
〔二、外散亂〕,謂正修善時(shí),于五欲境上,其心馳散,不能寂靜,故名外散亂。(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三、內(nèi)散亂〕,謂修定時(shí),發(fā)起沉掉,及于諸塵,而生味著,退失靜定,故名內(nèi)散亂。(沉掉者,沉即昏沉,掉即掉舉。謂動(dòng)散也。)
〔四、相散亂〕,謂欲令他人信己有德,詐見修善之相,由此因緣,所修善法,漸更退失,故名相散亂。
〔五、粗重散亂〕,謂修善法時(shí),起我、我所執(zhí),及我慢等邪見,由此邪執(zhí)粗重力故,所修善法,永不清凈,是名粗重散亂。(我者,于色受想行識五陰中,計(jì)有我也。我所者,即色身及財(cái)宅眷屬也。)
〔六、作意散亂〕,謂或依馀乘,或依馀定,作意修習(xí),不能證悟,發(fā)起散亂,是名作意散亂。(馀乘者,謂人天乘也。馀定者,謂世間禪定也。)
分散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禪林之語。大眾一同退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