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9詞典 6分類詞匯 193
共199,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文學(xué)
秘書
一紙
一本
憲章
公文
一通
具狀
信使
錄黃
指示
載書
巾箱
文山
約法
《國語辭典》:文學(xué)(文學(xué))  拼音:wén xué
1.廣義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現(xiàn),而以文字記述的著作;狹義則專指以藝術(shù)的手法,表現(xiàn)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
2.職官名。漢時(shí)州郡及王國都設(shè)置。《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公孫弘傳》:「能通一蓺以上,補(bǔ)文學(xué)掌故缺?!?/div>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門四科。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墩撜Z。先進(jìn)》:「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xué):子游、子夏?!顾?。邢炳。疏:「夫子門徒三千,達(dá)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舉十人者,但言其翹楚者耳?!?br />2.文體的四種形式。指奏議、書論、銘誄、詩賦?!段倪x。曹丕。典論論文》:「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shí)、詩賦欲麗。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div>
《國語辭典》:秘書(祕書)  拼音:mì shū
1.古代圖書集中帝室,如西漢藏于天祿閣,東漢藏于東觀,故宮中所藏的圖書秘記,稱為「秘書」?!段倪x。班固。答賓戲》:「永平中為郎,典校秘書?!?br />2.管理文書并協(xié)助主管管理事務(wù)的人員?!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三:「于時(shí)有個(gè)秘書衛(wèi)隨,最能廣識天下奇人?!?/div>
《漢語大詞典》:一紙(一紙)
一張紙。多用于書信或文件等。三國志·蜀志·呂凱傳:“都護(hù) 李嚴(yán) 與 闓 書六紙,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紙?!?span id="y4mymbu" class="book">《宣和遺事》前集:“天子倚著懶架兒暫歇坐間,忽見粧盒中一紙文書,用手取來看時(shí),卻是小詞一首?!?span id="eumdu2u"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時(shí)一紙呈兒,掛冠林下,倒是一樁樂事。” 巴金 《探索集·懷念烈文》:“這以后又過了兩個(gè)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種期刊,被國民黨政府一紙禁令同時(shí)查封了?!?/div>
《國語辭典》:一本  拼音:yī běn
1.同源?!睹献印k墓稀罚骸盖姨熘镆?,使之一本?!?br />2.??庇谜Z。指另一個(gè)版本。如:「一本作某某。」
3.表示數(shù)量的多寡:(1)文書一冊?!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肝@蠣斠炎詥柫俗?,發(fā)在和州去。我?guī)Я艘槐聚〕瓉砼c你看。」(2)草木一株。如:「臘梅一本」。(3)戲曲一折或數(shù)折合成的一個(gè)段落?!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更c(diǎn)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4.完全根據(jù)?!缎挛宕?。卷六○。職方考》:「蓋得其要,則雖萬國而治,失其所守,則雖一天下不能以容,豈非一本于道德哉!」
《國語辭典》:憲章(憲章)  拼音:xiàn zhāng
1.法度典章。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詔賜鄧禹,稱司徒為堯,敕責(zé)侯霸,稱黃鉞一下:若斯之類,實(shí)乖憲章?!埂缎绿茣>砭虐?。馬周傳。贊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習(xí)憲章者,非王佐才,疇以及茲?」
2.遵守法制?!抖Y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div>
《國語辭典》:公文  拼音:gōng wén
處理或聯(lián)系公務(wù)的文書?!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甘捲葡煽戳僳〕恿松纤拘衼淼墓?,只得打點(diǎn)收拾行李,回成都府。」
《漢語大詞典》:一通
(1).表數(shù)量。用于文章、文件、書信、電報(bào)。 漢 班昭 《女誡》:“閒作《女誡》七章,愿諸女各寫一通,庶有補(bǔ)益,裨助汝身?!?唐 元稹 《為蕭相國謝太夫人國號告身狀》:“恩賜臣母國號告身一通。”儒林外史第九回:“連忙將案尋出,用紙謄寫一通遞與他?!?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弄到第二天我們的 尹大都督 便下了一通罪己詔,深深的把 楊總監(jiān) 褒獎了一場?!?br />(2).表數(shù)量。用于器物。《南齊書·張融傳》:“今送一通故衣,意謂雖故,乃勝新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今若立一通石碑在亭中,別請當(dāng)今名筆寫此三字在內(nèi),可垂永久?!?br />(3).表數(shù)量。表動量。猶一遍,一次,一陣。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天子聞之大喜,再命 李白 對番官面宣一通,然后用寶入函?!?魯迅 《<朝花夕拾>后記》:“只在新近因?yàn)榘椎昧艘粋€(gè)月的薪水這才發(fā)狠買來的太平御覽上查了一通,到底查不著?!?瞿秋白 《慈善家的媽媽》:“他憤恨極了,就跑上慈善家的大門,破口大罵了一通?!?毛澤東 《整頓黨的作風(fēng)》:“有些同志卻在那里‘無的放矢’,亂放一通,這樣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壞?!?br />(4).表數(shù)量。擊鼓的一個(gè)段落。 明 楊慎 丹鉛總錄·瑣語:“鼓三百三十槌為一通,鼓止角動,吹十二聲為一疊,故 唐 詩有疊鼓鳴笳之句。出《衛(wèi)公兵法》。”
(5).全部,通通。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十六:“我看不如咱們站起隊(duì)來教武委會主任挑,把不能用的挑出去,余下咱們一通去!”
《國語辭典》:具狀(具狀)  拼音:jù zhuàng
準(zhǔn)備告狀文件。《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您怕人說服內(nèi)成親時(shí),何不具狀告官后,召媒改嫁,幾多穩(wěn)當(dāng)。」
《國語辭典》:信使  拼音:xìn shǐ
奉命傳遞訊息、信函的使者?!赌鲜?。卷六四。徐文盛傳》:「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無戰(zhàn)心,眾咸憤怨?!埂段倪x。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fā)卒之事?!?/div>
《漢語大詞典》:錄黃
宋 時(shí)中書省承旨起草的一種文件。宋史·職官志一:“﹝中書省﹞承制畫旨以授門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為底;大事奏稟得旨者為‘畫黃’,小事擬進(jìn)得旨者為‘録黃’。”《宋會要輯稿·職官一》:“中書省、樞密院面奉宣旨,別以黃紙書,中書令、侍郎、舍人宣奉行訖,録送門下省為畫黃。受批降若覆請得旨及入狀得畫事,別以黃紙亦書宣奉行訖,録送門下省為録黃?!?宋 蘇轍 《論軟堰申三省狀》:“竊見中書省録黃北流軟堰事……候下手日,先將檢計(jì)到功料奏取指揮。”
《國語辭典》:指示  拼音:zhǐ shì
1.指給別人看。《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果有小路快便,相煩指示同行,到了鎮(zhèn)上買酒相謝?!?br />2.對部屬或晚輩說明處理事情的原則和方法。《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杜睿等二人在谷中監(jiān)督匠作,依法制造,孔明每日往來指示?!埂都t樓夢》第一四回:「因此也不把眾人放在眼里,揮霍指示,任其所為,目若無人?!?br />3.指教、賜教。如:「多承指示,萬分感激?!?/div>
《國語辭典》:載書(載書)  拼音:zài shū
盟約。《左傳。襄公九年》:「晉士莊子為載書,曰自今日既盟之后,鄭國而不唯晉命是聽。」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div>
《漢語大詞典》:巾箱
(1).古時(shí)放置頭巾的小箱子,后亦用以存放書卷、文件等物品。太平御覽卷七一一引《漢武內(nèi)傳》:“ 武帝 見 西王母 巾箱中有一卷書?!?晉 葛洪 《〈西京雜記〉序》:“后 洪 家遭火,書籍都盡,此兩卷在 洪 巾箱中,常以自隨,故得猶在。”南史·范云傳:“﹝ 江祏 ﹞求 云 女婚姻,酒酣,巾箱中取剪刀與 云 曰:‘且以為娉?!?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一:“廳之陳設(shè)頗極精異,巾箱、妝奩、冠蓋、首飾之盛,非人間之物。” 清 趙翼 《李郎曲》:“捆載巾箱過嶺來,昔是玉人今玉客。”自注:“時(shí)販玉玩至 粵 ?!?br />(2).見“ 巾箱本 ”。
(3).指學(xué)問著述。 宋 陸游 《冬夜讀書》詩:“小兒可付巾箱業(yè),未用逢人嘆不遇?!?清 趙翼 《王樓村先生十三本梅花書屋圖為其曾孫少林賦》詩:“君家故事吾能説,文采風(fēng)流自古昔。巾箱家學(xué)七葉中,人人有集光史冊?!?/div>
《國語辭典》:巾箱本  拼音:jīn xiāng běn
小版本的古書。因南齊衡陽王蕭鈞手寫五經(jīng),其外形體積不大,可放置巾箱中,便于攜帶,故稱為「巾箱本」。見《南史。卷四一。齊宗室傳。衡陽元王道度傳》。
《國語辭典》:文山  拼音:wén shān
喻文件極多,堆積如山。
分類:言文文件
《國語辭典》:約法(約法)  拼音:yuē fǎ
1.以法規(guī)相約束。《韓詩外傳》卷一○:「制禮約法于四方,臣弗如也?!?br />2.國家憲法制訂以前,由議會制定讓政府跟民眾相約共守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