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9,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副本
告示
行移
正本
翻閱
署名
公憑
印文
備文
復本
文本
文疏
代筆
錄白
復照
《國語辭典》:副本  拼音:fù běn
依照書籍或文件的正本謄錄或影印出來的復制本。在公文書上,副本效力視同正本。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ì
把自己的意思告曉他人?!盾髯?。榮辱》:「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div>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i
政府于特定的公共處所招貼的文書或通告。《文明小史》第二回:「目下只求大人多發(fā)幾張告示,預先曉諭地方上的百姓?!?/div>
《漢語大詞典》:行移
(1).舊時官署簽發(fā)的通知事項的文件。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制度:“武人多不知書,案牘、法令、書判、行移悉仰胥吏?!?明 邵璨 《香囊記·治吏》:“背律令如背《蒙求》,作行移似作對句?!?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馭衙役》:“行移之體式茫然,字習生疎?!?br />(2).簽發(fā)公文。《元典章·臺綱一·設立憲臺各例》:“如實有寃枉,即開坐事因,行移原問官司,即早歸結改正?!?span id="kanimkp" class="book">《水滸傳》第二二回:“知縣本不肯行移,只要朦朧做在 唐牛兒 身上,日后自慢慢地出他?!?/div>
《國語辭典》:正本  拼音:zhèng běn
1.根究本源?!痘茨献印V餍g》:「不正本而反自然,則人主逾勞,人臣逾逸。」《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钢^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也?!?br />2.書籍或文件的原本,相對于副本而言?!段簳?。卷六二。李彪傳》:「正本蘊之麟閣,副貳藏之名山?!顾?。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一。敘國朝求訪》:「選三館正本書萬卷?!?br />3.還本、夠本?!抖鲙肪硪唬骸竷蛎魅找娝麜r分,把可憎的媚臉兒飽看了一頓,便做受了這恓惶也正本。」
《國語辭典》:翻閱(翻閱)  拼音:fān yuè
翻看文件或書籍。如:「閒來無事,便順手拿起一本雜志隨意翻閱。」《鏡花緣》第六五回:「又將卷面名姓細細翻閱一遍,不覺嘆道:『誰知這幾家竟無一人取在超等,真真可惜!』」
《國語辭典》:署名  拼音:shù míng
在文書上簽名。《北史。卷五六。魏收傳》:「又詔平原王高隆之總監(jiān)之,署名而已?!埂缎绿茣?。卷一二二。韋安石傳》:「陟唯署名,自謂所書『陟』字若五朵云,時人慕之,號『郇公五云體』」。
《國語辭典》:公憑(公憑)  拼音:gōng píng
官牒。宋。蘇軾〈論高麗買書利害劄子〉三首之一:「而徐積猶執(zhí)前條公憑,影庇私商,往來海外,雖有條貫實與無同?!?/div>
《國語辭典》:印文  拼音:yìn wén
印章上鐫刻的文字?!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中》:「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單于印,改漢印文,去『璽』曰『章』?!?/div>
《漢語大詞典》:備文(備文)
(1).具備文飾。后漢書·輿服志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span id="fbwhuqw"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下》:“七廟備文,率由令范?!?br />(2).準備文件。政務院《關于古跡等保護辦法和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diào)查發(fā)掘暫行辦法》(1950年5月24日頒發(fā)):“凡擬進行某項發(fā)掘工作之團體,應依下開各項填具表格,備文呈請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批準。”
《國語辭典》:復本(複本)  拼音:fù běn
同樣的書籍收藏不只一部時,第一本之外皆稱為「復本」。如:「圖書館中,這套書還有復本。」
《漢語大詞典》:文本
文件的某種本子。亦指某種文件。《人民日報》1988.3.17:“晚上,蘇共中央總書記 戈爾巴喬夫 和 南斯拉夫 聯(lián)邦主席團主席 拉·莫伊索夫 在位于 新貝爾格萊德 的聯(lián)邦大廈交換了《南蘇聯(lián)合宣言》的文本?!?/div>
《漢語大詞典》:文疏
(1).文件疏奏。 晉 王珉 《答徐邈書》:“中舍人典文疏,位如中書郎?!?br />(2).祝告上蒼之文。 唐 寒山 《詩》之二三四:“供僧讀文疏,空是鬼神祿?!?span id="dcsnidz"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內(nèi)中有箇道士,叫做 黃妙修 ……是日正在觀中,與人家書寫文疏?!?/div>
《國語辭典》:代筆(代筆)  拼音:dài bǐ
1.代人寫作?!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杆麍D我相與的官府多,有些聲勢,每年請我在這里,送我?guī)装賰摄y,留我代筆?!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八回:「仇五科便請眾位寫局票,魏翩仞搶著代筆,自己先寫了一張陸桂芳。劉瞻光說:『翩仞總是叫這個小把戲?!弧?br />2.代人立寫契約的人。也稱為「代書」。
3.代人參加考試。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一一出:「溫庭筠輕薄無行,專在場中為人代筆。」《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見那些童生,也有代筆的,也有傳遞的,大家丟紙團,掠磚頭,擠眉弄眼,無所不為?!?/div>
《漢語大詞典》:錄白
宋 時樞密院承旨起草的文件。 宋 司馬光 《乞合兩省為一札子》:“又本置門下,欲以封駮,中書省録黃,樞密院録白,恐有未當?!?/div>
《漢語大詞典》:復照(復照)
(1).一國政府將自己對于彼此有關的某一事件的意見答復另一國政府。 茅家琦 《太平天囯對外關系史》第八章第三節(jié):“ 幼贊王 蒙時雍 等代表 太平天囯 政府復照 賓漢 ,痛斥他的無理挑釁?!?br />(2).指上述性質(zhì)的外交文件。 胡繩 《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第一編第八章二:“幾天后, 太平天囯 發(fā)出復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