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523—586 【介紹】: 隋昌黎大棘人,字仲樂。宇文貴子。兒時與群輩戲,為部伍,進止行列,無不聽命,時人奇之。及長,驍勇善戰(zhàn),能左右馳射。年十八從討實厥有功,拜儀同三司。旋進爵化政郡公。與楊堅友善,從討尉遲迥之亂,戰(zhàn)于鄴,不利。時鄴士庶觀于城上者數(shù)萬人,忻乃射觀者,觀者亂。忻大呼賊敗,乘勢力戰(zhàn),迥軍大敗。以功封英國公。入隋,恩顧彌重,威名當世,帝微忌,以譴去官。后以怨望謀逆,事泄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619 【介紹】: 隋代郡武川人。字文述子。性奸險,不循法度。煬帝為太子時領千牛衛(wèi),累遷至太子仆。煬帝即位后,恃舊恩,貪冒特甚。授右屯衛(wèi)將軍。大業(yè)十四年從駕江都,以北方亂,禁衛(wèi)軍將司馬德勘等推化及為首叛?;皻?,立秦王楊浩為帝,自為大丞相,率軍向洛陽。與李密戰(zhàn)不利,殺浩自立,國號許。北走聊城,為竇建德所敗,被殺。
人物簡介
【生卒】:?—624 【介紹】: 隋至唐初京兆人。宇文善子。文帝開皇初,拜上儀同。六年,坐叔忻謀反事除名,廢于家。煬帝大業(yè)中,為司農少卿。大業(yè)末,李密兵逼洛陽,乃叛歸于密。后隨李密歸唐,為農圃監(jiān),封化政郡公。性貪昏,與齊王李元吉厚善。高祖武德七年,預慶州都督楊文干謀反,事敗被殺。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宣州涇人,字文化。懿宗咸通末高湜為禮部侍郎,時士多由權要干進,湜獨取棠及公乘億、聶夷中等,皆有名當時。工詩,所作《洞庭詩》膾炙人口,時號許洞庭。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22—? 字文化,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久困場屋,歷20余舉猶未第。嘗與張喬共隱匡廬。又曾赴太原幕謁馬戴,一見如故,留連累月。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進士第,時已50歲。為劉鄴辟為淮南館驛官,授涇縣尉。后任虔州從事。僖宗乾符六年(879)前后任江寧丞。不久,歸居涇縣陵陽別業(yè)。生平散見《唐摭言》卷四、卷八,《北夢瑣言》卷二,《唐詩紀事》卷七〇,《唐才子傳》卷九。棠工詩,尚苦吟。與張喬、鄭谷等人齊名,合稱“咸通十哲”。林寬稱其“發(fā)枯窮律韻,字字合塤篪。日月所到處,姓名無不知”(《送許棠先輩歸宣州》)。所作《過洞庭詩》頗著名,時人多取以題扇,致有“許洞庭”之譽。胡震亨評曰:“‘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視老杜‘乾坤日夜浮’,愈小愈切。”(《唐音癸簽》卷八)《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許棠詩》1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錄《許棠集》1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卷。唐詩匯評
許棠(822-?),字文化,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大中朝,應進士舉,困舉場二十馀年。咸通十二年(871),登進士第,時年已五十。任涇縣尉。陸肱出守虔州,辟為從事。又嘗官江寧丞。與李頻等友善。工詩,與張喬、鄭谷等合稱“成通十哲”。有《許棠詩》一卷。《全唐詩》編詩二卷。全唐文·卷八百十二
棠字文化。咸通末進士。
作品評論
(棠)苦于詩文,性僻少合……初作《洞庭詩》,膾炙時口,號“許洞庭”云。《載酒園詩話又編》
許以《洞庭》詩得名,然讀其全集,數(shù)篇以外,皆枯寂無味,不惟不及李(才江)、劉(得仁),并非鄭(巢)匹也。《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文化五七言律之外,他體并絕句亦無之。沉著刻入,略與馬虞臣相等,宜其一見如故也。次之升堂第三。
人物簡介
【介紹】: 唐人。字化文。李方玄子。懿宗末以文干相國路巖,以年少,為巖器重,薦于朝。將召試,會巖貶,遂移居九華。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55?—? 字文化,江陵(今湖北荊州)人,池州刺史李方玄子。方玄卒,昭象遂家居池州。懿宗咸通時,以文干謁宰相路巖,頗得器重,擬薦之于朝。將召試,會巖罷相,遂還秋浦,移居九華山。僖宗廣明后,筑堂隱于碧云峰下。昭宗龍紀元年(889),楊行密奔宣州,以書招之,不從。昭象能詩,與詩人張喬、許棠、杜荀鶴、顧云相友善,迭有唱酬。事跡散見《唐詩紀事》卷六七、《嘉靖池州府志》卷一?!?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8首、斷句1聯(lián)。
人物簡介
【生卒】:947—984 【介紹】: 字文化,本名光美。宋太祖、太宗異母弟。建隆元年授嘉州防御使,次年遷興元尹、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開寶六年改京兆尹、永興軍節(jié)度使。太宗立,為開封尹,封齊王。太平興國中從征太原;太宗征遼,留守京師。進封秦王。七年,被誣有異謀,出為西京留守。再坐與宰相盧多遜交通,降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旋憂悸成疾而卒。追封涪王,謚悼。全宋文·卷一三○
趙廷美(九四七——九八四),字文化,本名光美,太祖次弟。建隆元年授嘉州防禦使,二年遷興元尹、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乾德二年,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寶六年,授京兆尹、永興軍節(jié)度使。太宗即位,加中書令、開封尹,封齊王。從征太原,進封秦王。太平興國七年,或告廷美將有陰謀,罷開封尹,授西京留守。趙普發(fā)盧多遜與廷美交通事上聞,降涪陵縣公,房州安置。雍熙元年,至房州,憂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529 【介紹】: 明浙江縉云人,字文化。成化十四年進士。授六合知縣,擢御史,出按畿輔、廣東,彈劾不避權要,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劉瑾擅權,逮下詔獄,釋為民。瑾誅,起督南贛軍務,鎮(zhèn)壓江西大帽山等處起事。官至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維基
周南(1449年—1529年),字文化,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處州府縉云縣(今浙江省縉云縣)人,軍籍,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兩廣總督。早年出身國子生,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八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會試第三百三十五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出按京畿等地。弘治初年,出按廣東等地,彈劾總兵官柳景。此后歷任江西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明武宗繼位后,敵寇進犯宣府,周南率領參將陳雄等一同進攻并擊退。后母喪丁憂。正德三年,劉瑾亂政,以大同倉粟有浥爛者,逮捕周南及督糧郎中孫祿下詔獄,并罰輸米塞外。劉瑾被誅后,起用故官撫宣府,不赴任,引病離去。次年,起用總督南贛軍務,為首任南贛巡撫。期間平定大帽山叛變。正德九年,進為右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一年后乞歸去世。贈太子少保。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烏程人,字文化。嘉靖進士,授行人,歷按察副使,著聲廉慎。維基
邵南(1488年—?),字文化,號康山,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民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十四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三百六名,三甲第十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歷工部主事、虞衡司郎中。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升山東按察司副使,監(jiān)考武舉時,因病去世。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江西玉山人,字少華。正德十六年進士。章懋弟子,以講學為己任。官至禮科給事中。詩文別具一格,有《少華集》。維基
詹泮(1490年—?),字文化,號少華,江西廣信府玉山縣人,民籍。正德辛巳進士,官至給事中。江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進士。早年從章懋學習,以講學自任,詩文別具一格。正德十六年(1521年)進士,改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年)十一月授禮科給事中。平生淡泊名利,無意于仕進。以親老乞養(yǎng)歸。
人物簡介
方召南(1493年—1532年),字文化,號為齊,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明朝進士。由國子生中式丙子科(1516年)福建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會試第三百十六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進士。觀禮部政,未任職即卒。
人物簡介
周南(1497年—?年),字文化,湖廣長沙儀衛(wèi)司校籍,治《詩經》。五月二十四日生,行一,由國子生中式湖廣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會試中式第二百四十名。年四十二歲中式嘉靖十七年戊戌科第二甲第六十四名進士。
人物簡介
陶應龍(1509年—1579年),字文化,號云峰,直隸真定府冀州棗強縣人,軍籍。年十三,補邑庠諸生,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八名舉人。四十二歲中式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六名,三甲第一百七十八名進士。三十一年任河南儀封縣知縣,三十三年奔父喪歸里。三十六年服闋謁選,八月授湖廣道試御史,三十七年二月實授,巡按遼東,后稱病歸鄉(xiāng)。家居二十余年,萬歷七年卒于家,年七十一。
人物簡介
高躍(1508年—?年),字文化,四川成都府綿州人,民籍。六月十七日生,行三,治《書經》,由州學生中式四川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年四十歲中式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二名,第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初授江西袁州府推官,三十一年(1552年)任山西太原府推官。入升戶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