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2分類詞匯 17
《國語辭典》:文藝復興(文藝復興)  拼音:wén yì fù xīng
十四至十六世紀發(fā)源于義大利,有關(guān)思想、歷史、藝術(shù)等方面的文化運動。中古時期歐洲的政教學術(shù),因受日耳曼民族入侵的破壞、基督教會的壓抑,致使古代希臘羅馬的燦爛文明幾乎湮沒。西元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后,希臘學者多避難義大利,講授古典文化,文藝復興運動由此發(fā)展,自此文學藝術(shù)漸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為其時代特徵為人文思想的發(fā)揚。
《漢語大詞典》:文藝復興藝術(shù)
歐洲14-16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和初步發(fā)展時期的藝術(shù)。開始于意大利,后擴大到尼德蘭、法國、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并席卷全歐洲。以貫徹現(xiàn)實主義和體現(xiàn)反封建反宗教的人文主義思想為主要特征。代表人物有畫家達·芬奇、拉斐爾,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等。作為西方近代藝術(shù)源頭的文藝復興藝術(shù),其基本風格和表現(xiàn)技法構(gòu)成了西方近代藝術(shù)的主要傳統(tǒng),影響極其深遠。
《國語辭典》:人本主義(人本主義)  拼音:rén běn zhǔ yì
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一種思潮。興起于十三世紀末的義大利,以丹第、薄伽邱等人為先驅(qū)。主張脫離教會勢力,鼓吹人文教育,重視人的價值及尊嚴,并加強體格的鍛鍊。此概念奠定了歐洲各國人文教育的基礎(chǔ),對整個歐洲文化的發(fā)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如:「人本主義現(xiàn)今被廣泛運用于教育上,藉以培養(yǎng)人格健全的學生?!挂卜Q為「人文主義」。
《國語辭典》:黑暗時代(黑暗時代)  拼音:hēi àn shí dài
1.泛指戰(zhàn)禍頻仍、社會紊亂動蕩、文化低落的時期。
2.特指歐洲黑暗時代,尤指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初期的這段歷史,約當五世紀至十一世紀,傳統(tǒng)認為,此時期的特色是羅馬帝國瓦解、北方民族入侵、歐洲新國紛立、戰(zhàn)亂不斷、經(jīng)濟蕭條、文化衰微等等文明黯淡的狀態(tài),因而習以「黑暗時代」(Dark Ages)稱之。當代史學界認為這個名詞過于混淆、負面和武斷,因為這段時期仍有許多文學、藝術(shù)、科學、思想上的重要作品,稱之為「黑暗」并不公允,如今已多為「中世紀前期」之類的中性稱法所取代。
《國語辭典》:楓丹白露(楓丹白露)  拼音:fēng dān bái lù
法蘭西斯一世在今法國北部塞納──馬恩省城(巴黎東南六十五公里)所建法國文藝復興樣式的楓丹白露城,該城以獨特而優(yōu)雅的風格著名。
《國語辭典》:理性主義(理性主義)  拼音:lǐ xìng zhǔ yì
一種哲學思想,盛行于歐洲大陸文藝復興時期。強調(diào)個人的獨立思考,反對權(quán)威,主張凡事要用理性來判斷,而此種能力是天生的,并非來自于后天的學習。其主要的思想家有法國的笛卡兒、荷蘭的斯比諾莎、德國的萊布尼茲。
《國語辭典》:米開蘭基羅(米開蘭基羅)  拼音:mǐ kāi lán jī luó
Buonarroti Michelangelo
人名。(西元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期三大藝術(shù)巨匠之一,無論雕刻、繪畫,甚至對建筑都表現(xiàn)不凡的天才,作品以雄偉、力動取勝。代表作有雕刻〈大衛(wèi)〉、〈摩西〉,及壁畫〈最后的審判〉、〈亞當?shù)膭?chuàng)造〉等。也譯作「米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
《國語辭典》:威尼斯畫派(威尼斯畫派)  拼音:wēi ní sī huà pài
西元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義大利的威尼斯為中心形成的畫風。其作品色彩華艷,造形豐美,擅長大氣魄的描寫,以表現(xiàn)人世的甜美與歡樂。代表畫家有狄襄、吉奧喬尼、提香等。
《國語辭典》:柏利尼家族  拼音:bó lì ní jiā zú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繪畫家族。父親亞科布(Jacopo)開創(chuàng)了威尼斯畫派,色彩華麗,氣勢雄壯。兄長真蒂萊(Gentile)筆調(diào)細致,富有中東色彩魅力,以畫肖像和威尼斯風光著稱。其弟喬凡尼(Giovanni)的作品則善于運用光線和色彩,造成詩一樣的迷人效果。
《國語辭典》:提香  拼音:tí xiāng
人名。(西元1476~1576)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威尼斯派最偉大的畫家。使用華麗的色彩描繪貴族的生活、神話、宗教畫、肖像畫等,留下二百馀件偉大的作品。代表作有〈圣愛與俗愛〉等。
《國語辭典》:怪誕?。ü终Q?。 ?span id="m87nfde" class='label'>拼音:guài dàn jù
從羅馬土俗劇及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街頭產(chǎn)生的粗俗喜劇里,衍生出來的現(xiàn)代喜劇。劇中有荒唐的情節(jié)、愚昧的行為,藉誇張的手法來嘲諷譏笑人類的愚昧無知。
《國語辭典》:達芬奇(達芬奇)  拼音:dá fēn qí
Leonardo da Vinci
人名。(西元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大藝術(shù)巨匠之一。參見「達文西」條。
《國語辭典》:達文西(達文西)  拼音:dá wén xī
Leonardo da Vinci
人名。(西元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大藝術(shù)巨匠之一,不僅對繪畫、雕刻、建筑,甚至對機械、天文、解剖等自然科學都表現(xiàn)不凡的天才。輾轉(zhuǎn)于佛羅棱斯、米蘭、羅馬等地,從事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最后客死于巴黎。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等。也譯作「達芬奇」。
《國語辭典》:佛帕  拼音:fó pà
Foppa, Vincenzo
人名。(西元1430~1515)義大利畫家。是倫巴底文藝復興期繪畫的先驅(qū)。作品構(gòu)圖精密,寫實性銳利,不為遠近法所拘束。著名作品有〈圣告〉、〈圣母升天〉、〈圣賽巴斯丁的殉教〉等。
《國語辭典》:安吉里科  拼音:ān jí lǐ kē
Fra-Giovanni Angelico
人名。(西元1387~1455)義大利初期文藝復興畫家,擅長宗教畫,代表作有〈圣馬可教寺之壁畫〉、〈最后的審判〉、〈樂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