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斯文  拼音:sī wén
1.禮樂制度教化?!墩撜Z。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漢書。卷一○○。敘傳下》:「武功既抗,亦迪斯文,憲章六學(xué),統(tǒng)壹圣真?!?br />2.儒士?!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六:「平日敬重斯文,喜歡才士?!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赶仁レ魞?nèi),共觀大禮之光;國子監(jiān)中,同仰斯文之主?!?/div>
《國語辭典》:斯文  拼音:sī wen
人的舉止文雅有禮?!都t樓夢》第六三回:「斯文些的才好,別大呼小叫,惹人聽見?!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溉绻蛩懒送鈬?,我拚著腦袋去陪他,金委員不該拿讀書人如此蹧蹋,到底不是斯文一脈!」
《漢語大詞典》:雅文
(1).猶文雅。荀子·富國:“所以説之者,必將雅文辯慧之君子也?!?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荀》書雅字,多對鄙雅而言。此云雅文,即文雅耳。”
(2).雅正的文辭,。《漢書·王嘉傳》:“ 譚 頗知雅文?!?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斯并鴻裁之寰域,雅文之樞轄也?!?/div>
《漢語大詞典》:嫻都
文雅。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若夫 青琴 宓妃 之徒,絶殊離俗,姣冶嫺都。” 司馬貞 索隱:“ 郭璞 云:‘都,雅也?!?span id="wus5zmn" class="book">《説文》曰:‘嫺,雅也?!蜃鳌e’?!?/div>
分類:文雅
《漢語大詞典》:僩雅
文雅。僩,通“ 嫺 ”。 漢 賈誼 新書·傅職:“明慈愛以道之仁,明僩雅以道之文?!?盧文弨 注:“僩與‘嫻’同?!?/div>
《國語辭典》:斑斑  拼音:bān bān
1.淚痕點(diǎn)點(diǎn)的樣子。《三國演義》第七八回:「淚濕衣襟,斑斑成血。」
2.繁茂的樣子。金。劉迎 沙漫漫詩:「沙漫漫,草斑斑,南山北山相對看?!挂沧鳌赴喟唷?。
3.文彩明顯的樣子。如:「文質(zhì)斑斑」。
《國語辭典》:爾雅(爾雅)  拼音:ěr yǎ
1.書名。十九篇。相傳〈釋詁〉一篇,為周公所撰。其他或言為孔子、子夏、叔孫通、梁文所增補(bǔ)?;旧袭?dāng)是由漢初儒者綴輯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為中國最古訓(xùn)詁名物的書。前三篇〈釋詁〉、〈釋言〉、〈釋訓(xùn)〉解釋一般語詞,后十六篇專門解釋各種名物術(shù)語?!稜栄拧返淖⑨層袝x代郭璞注、宋代邢炳疏、清代邵晉涵的《爾雅正義》、清代郝懿行的《爾雅義疏》,皆稱精博。
2.文雅正直?!稘h書。卷八八。儒林傳。序》:「文章爾雅,訓(xùn)辭深厚,恩施甚美?!顾?。蘇軾司馬君實獨(dú)樂園〉詩:「洛陽古多士,風(fēng)俗猶爾雅?!?/div>
《國語辭典》:彬彬  拼音:bīn bīn
各種不同事物配合適當(dāng)?shù)臉幼印!墩撜Z。雍也》:「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史傳》:「其十志該富,贊序弘麗,儒雅彬彬,信有遺味。」也作「斌斌」。
《國語辭典》:彬彬有禮(彬彬有禮)  拼音:bīn bīn yǒu lǐ
形容人的禮貌恰到好處,不至于矯情多禮,也不至于粗魯無禮。如:「他對人彬彬有禮?!埂剁R花緣》第八三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禮?!?/div>
《國語辭典》:雅俗  拼音:yǎ sú
高雅與庸俗。漢。劉熙釋名序〉:「名號雅俗,各方名殊。」《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雅俗所歸,惟稱許郭?!?/div>
《國語辭典》:文體(文體)  拼音:wén tǐ
文章的體裁或風(fēng)格。《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自漢至魏四百馀年,辭人才子,文體三變?!埂端鍟>砣?。經(jīng)籍志四》:「世有澆淳,時移治亂,文體遷變,邪正或殊?!?/div>
《國語辭典》:閑雅(閑雅)  拼音:xián yǎ
從容安舒。《晉書。卷五五。張載傳》:「載性閑雅,博學(xué)有文章?!埂段倪x。陸機(jī)。文賦》:「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div>
《國語辭典》:溫雅(溫雅)  拼音:wēn yǎ
溫和高雅?!段倪x。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郎中溫雅,器識純素?!骨?。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見小童隱映疏竹間,年可十四、五,端麗溫雅,如靚妝女子。」
《國語辭典》:文氣(文氣)  拼音:wén qì
1.文章中的氣勢。如:「文氣卑弱」。
2.文雅?!段拿餍∈贰返谌兀骸高@不要緊,就見他們一見亦何妨?我見過他們兩次了,很文氣的?!?/div>
《漢語大詞典》:雅化
(1).謂趨于文雅、高雅。史記·李斯列傳:“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后可,則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jìn)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 趙 女不立於側(cè)也?!?司馬貞 索隱:“謂閑雅變化而能通俗也?!?朱自清 《論雅俗共賞》:“詞后來雖然漸漸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終不能雅到詩的地位,它怎么著也只是‘詩馀’。”
(2).純正的教化。晉書·華譚傳:“刑罰懸而不用,律令存而無施,適足以隆太平之雅化,飛仁風(fēng)於無外矣?!?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你司晨傷雅化,長舌犯良規(guī)?!?/div>
《國語辭典》:雅馴(雅馴)  拼音:yǎ xún
文辭言語典雅而精致。《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太史公曰》:「學(xué)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dú)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div>
《國語辭典》:和韻(和韻)  拼音:hé yùn
為文作詩,講求句中音調(diào)或句末韻腳和諧,稱為「和韻」。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聲律》:「是以聲畫妍蚩,寄在吟詠,吟詠滋味,流于字句,氣力窮于和韻。異音相從謂之和,同聲相應(yīng)謂之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