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4詞典 3分類詞匯 131
《漢語大詞典》:輪桷(輪桷)
圓形和方形的材料。 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爾生何為,零丁若斯,無輪桷之可用,無棟梁之可施?!?唐 陸贄 《論朝官闕員及刺史等改轉(zhuǎn)倫序狀》:“是以巧梓順輪桷之用,故枉直無廢材。良御適險易之宜,故駑驥無失性。”
《漢語大詞典》:眼方
(1).眼睛呈方形。道家以為壽征。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仙書云:‘眼方者壽千歲?!?弘景 末年一眼有時而方?!?br />(2).治療目疾的藥方。 唐 溫庭筠 《訪知玄上人遇暴經(jīng)因有贈》詩:“ 惠能 未肯傳心法, 張湛 徒勞與眼方。”
《漢語大詞典》:方趾
方形的腳。多與“圓顱”、“圓頂”對舉或連用,表示人的特征。亦借指人。晉書·懷帝愍帝紀贊:“圜顱盡仆,方趾咸僵。” 魯迅 《三閑集·文學(xué)的階級性》:“人是同樣的是圓頂方趾,要吃飯,要睡覺?!眳⒁姟?方趾圓顱 ”。
《國語辭典》:方趾圓顱(方趾圓顱)  拼音:fāng zhǐ yuán lú
人皆頭圓足方,故用以稱人類?!赌鲜?。卷九。陳武帝本紀》:「方趾圓顱,萬不遺一。」也作「圓頭方足」、「圓顱方趾」、「圓首方足」。
《漢語大詞典》:方寶(方寶)
方形的銀塊。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鑄銀》:“ 直隸 藩庫之錢糧銀錁,以二兩為率,銀色甚佳,人皆便之。 江西 之方寶亦然,他省均不能及?!?/div>
分類:方形
《漢語大詞典》:堂斧
指墳?zāi)?。堂,指四方形而高者;斧,指下寬上狹長形者。語出禮記·檀弓上:“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見封之若堂者矣……見若斧者矣。從若斧者焉?!?鄭玄 注:“堂,形四方而高……斧,形旁殺,刃上而長…… 孔子 以為刃上難登,狹又易為功?!?清 錢謙益 《病榻消寒雜詠》之十:“ 春浮 ( 蕭伯玉 家園,今為葬地)精舍營堂斧,東壁高樓束 楚 薪?!眳⒁姟?堂封 ”。
《漢語大詞典》:堂封
(1).宰相的封邑。新唐書·源乾曜傳:“時議者言:‘國執(zhí)政所以同休戚,不崇異無以責(zé)功?!勰嗽t中書門下共食實戶三百,堂封自此始?!?宋 王溥 五代會要·中書門下:“ 梁 開平 五年二月敕:‘食人之食者憂人之事,況丞相尊位,參決大政,而堂封未給,且無餐錢,朕甚愧之。’”
(2).墳?zāi)?。語出禮記·檀弓上:“吾見封之若堂者矣?!?鄭玄 注:“封,筑土為壟。堂,形四方而高。”此 子夏 述 孔子 論墓葬之言。故后以“堂封”指稱墳?zāi)埂?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哭呂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詩:“三畝空留懸磬室, 九原 猶寄若堂封?!?明 章懋 《陜西副使靜虛潘公墓志銘》:“查山鬱鬱,堂封纍纍。公歸於此,百世是思?!?明 李東陽 《息庵》詩:“掃開蒼翠鑿孱顏,自作堂封更堵環(huán)。頗似 王樵 為繭室,不勞 齊景 泣 牛山 ?!眳⒁姟?堂斧 ”。
《漢語大詞典》:函方
指錢幣的方形內(nèi)孔。漢書·食貨志下:“黃金方寸,而重一斤;錢圜函方,輕重以銖?!?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外圜而內(nèi)孔方也?!币徽f,指刀幣之舌。 清 黃生 義府·錢制:“《班史》敍 太公 圜法云:‘錢圜函方?!?,舌也,上圜而下長,其長處於舌,故曰函方?!?/div>
分類:錢幣方形
《漢語大詞典》:頂骨(頂骨)
(1).頭頂部的骨頭。略呈扁方形,左右各一塊。 晉 法顯 佛國記:“ 慧景 、 慧達 、 道整 先向 那竭國 ,供養(yǎng)佛影佛齒及頂骨?!?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其伽藍東南有一伽藍,亦名 舊王 ,有如來頂骨一片,面廣寸餘,其色黃白,髮孔分明?!?宋 洪邁 《夷堅甲志·解三娘》:“頂骨最在下,千萬為我必取。我不得頂骨不可生?!?br />(2).泛指頭顱骨。 明 高啟 《穆陵行》詩序:“ 元 至元 初,西僧 楊發(fā)輦真住 請發(fā) 宋 諸陵,許之;既取其殉寶,復(fù)以 理宗 頂骨為飲器?!?/div>
《漢語大詞典》:方墳(方墳)
(1).方形的墳?zāi)埂?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潩水:“山上有 鄭 祭仲 冢,冢西有 子產(chǎn) 墓,累石為方墳?!?br />(2).梵語stūpa的意譯。指舍利塔。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合窟為窆,方墳以堙?!?吳兆宜 注:“法苑珠林云:‘所云墖者,或云墖婆?!嗽品綁灐!?/div>
《漢語大詞典》:方扇
古代儀仗名。方形之扇。晉書·輿服志:“次三卿,并騎,吏四人,鈴下二人,執(zhí)馬鞭辟車六人,執(zhí)方扇羽林十人,朱衣?!?宋 周密 武林舊事·登門肆赦:“其日,駕自 文德殿 ……樓下排立次第:青龍白虎旗各一、信旗二、方扇二?!?元 薩都剌 《題四時宮人圖》詩之二:“藍衫一女髻垂耳,手持方扇立坐傍?!?/div>
分類:儀仗方形
《漢語大詞典》:方舄
方形復(fù)底之鞋。《醒世姻緣傳》第四回:“道袍油粉段,方舄爛紅紬?!?/div>
分類:方形
《國語辭典》:旗子  拼音:qí zi
1.一種具有識別或指揮作用的標幟。大多用布、紙等質(zhì)料制成,可掛在桿子或墻壁上。
2.名義、藉口。如:「他打著樂捐救人的旗子,到處招搖撞騙?!?/div>
《漢語大詞典》:椽桷
泛指椽子。椽,圓形;桷,方形。西京雜記卷一:“﹝ 昭陽殿 ﹞椽桷皆刻作龍蛇,縈繞其間,麟甲分明,見者莫不兢慄。”三輔黃圖·臺榭:“﹝ 通天臺 ﹞椽桷皆化為龍鳳,從風(fēng)雨飛去?!?克非 《春潮急》二:“在香樟、柏樹和竹林的綠絲里,還出現(xiàn)了許多從前沒有的草房和瓦屋,新的墻壁,新的椽桷,隱約可見。”
《漢語大詞典》:右拒
布于右翼的方形軍陣。左傳·桓公五年:“ 鄭子元 請為左拒以當(dāng) 蔡 人、 衛(wèi) 人,為右拒以當(dāng) 陳 人?!?杜預(yù) 注:“拒,方陳?!?span id="99kbsj7" class="book">《北史·周紀上·太祖文帝》:“遂進至 渭 ,背水東西為陣, 李弼 為右拒, 趙貴 為左拒?!?/div>
《國語辭典》:鉤藤(鉤藤)  拼音:gōu téng
植物名。茜草科鉤藤屬,常綠藤本。營養(yǎng)側(cè)枝常變態(tài)成鉤狀刺。葉對生,橢圓形。葉端尖。夏日開花,頭狀花序腋生,單一或聚傘狀排列,球形,花冠淡紅至淡黃色。蒴果廣橢圓形,集生成球形果序。
《漢語大詞典》:漢鏡(漢鏡)
漢 代的銅鏡。 漢 鏡有圓形、方形。紐多作半球形。正面磨光,背面鑄有幾何形圖案或神人禽獸等。 東漢 中期,出現(xiàn)浮雕的畫像,造形精美。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為了作為到過 沙市 的紀念,我花了一塊錢買了一面 漢 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