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4詞典 3分類詞匯 131
《國語辭典》:斗方  拼音:dǒu fāng
1.書畫所用的冊頁,或稱一、二尺見方的字、畫作品?!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敢簿痛顺=趟鲂┰娫~,寫斗方,同諸名士贈答?!?br />2.用以書寫吉祥文字,貼在門上的方形紙?!都t樓夢》第八回:「前兒個在一處看見二爺寫的斗方兒,都稱贊的不得了,多早晚賞我們幾張貼貼。」
《國語辭典》:矩形  拼音:jǔ xíng
數(shù)學上指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具有下列性質(zhì):四內(nèi)角皆為直角、對角線相等且互相平分、對邊平行且相等、面積等于底乘以高。
《國語辭典》:一方  拼音:yī fāng
1.某一地區(qū)。《詩經(jīng)。小雅。角弓》:「民之無良,相怨一方。」《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若一年缺祭,必然大興風雨,毀苗殺稼,殃及六畜。所以一方懼怕,每年用重價購求一人,赤身綁縛,送至廟中。」
2.一邊、一旁。《詩經(jīng)。秦風。蒹葭》:「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谷龂骸?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7533' target='_blank'>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今果分別,各在一方?!?br />3.整體事物的一部分或一方面?!吨芏Y。冬官考工記。鮑人》:「信之而直,則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則是一方緩、一方急也。」《宋史。卷一二八。樂志三》:「君總?cè)f化,不可執(zhí)以一方;事通萬務,不可滯于一隅。」
4.一種辦法。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養(yǎng)氣》:「雖非胎息之邁術,斯亦衛(wèi)氣之一方也?!?br />5.計量名詞:(1)計算土地面積,縱橫一丈稱為「一方」,為「一方丈」的簡稱。(2)方形物品一塊稱為「一方」。如:「一方豆腐」?!都t樓夢》第九回:「尚未去時,從腦后颼的一聲,早見一方硯瓦飛來?!?/div>
《漢語大詞典》:一干一方
一千一萬的隱語?!案伞迸c“千”、“方”與“萬”字形相近。 明 陳洪謨 繼世紀聞卷二:“逆 瑾 ( 劉瑾 )用事,賄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饋一干,即一千之謂;云一方,即一萬之謂。后漸增至幾干幾方?!?/div>
《國語辭典》:規(guī)矩(規(guī)矩)  拼音:guī jǔ
1.畫圓畫方的工具。唐。柳宗元〈梓人傳〉:「所職尋引規(guī)矩繩墨,家不居礱斷之器?!?br />2.法度、禮法。《紅樓夢》第七回:「倘或親友知道了,豈不笑話咱們這樣的人家,連個王法規(guī)矩都沒有?!?br />3.行為端正老實。如:「他向來規(guī)矩,做事靠得住?!?br />4.照例。《紅樓夢》第三八回:「老祖宗只管邁大步走,不相干的,這竹子橋規(guī)矩是咯吱咯喳的?!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三一回:「如今我拿待上司的規(guī)矩待他,他還心上不高興?!?br />5.調(diào)教。如:「我若不嚴格點,那能夠規(guī)矩出個好學生?」
《國語辭典》:方面  拼音:fāng miàn
1.事物的某一部分。如:「在音樂上,他對聲樂方面特別擅長?!?br />2.方向?!逗鬂h書。卷五九。張衡傳》:「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br />3.獨當一面的職務。后稱封疆大吏為「方面」。《東觀漢記。卷九。馮異傳》:「今專命方面,施行恩德?!?/div>
《國語辭典》:方圓(方圓)  拼音:fāng yuán
地方范圍。《水滸傳》第一一回:「是山東濟州管下一個水鄉(xiāng),地名梁山泊,方圓八百馀里?!乖o名氏《盆兒鬼》第一折:「俺這里方圓四十里,再無一分人家。」
《漢語大詞典》:四角
(1).指方形物的四個角。禮記·檀弓上“蟻結(jié)于四隅” 漢 鄭玄 注:“畫褚之四角,其文如蟻行,往來相交錯。”《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span id="khqow8g"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老爺下車一看,好一座大莊院,只見週圍城磚砌墻,四角有四座更樓?!?br />(2).指建筑物頂四方的四個飛檐。 唐 岑參 《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詩:“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br />(3). 東漢 時 匈奴 左賢王、左谷蠡王、右賢王、右谷蠡王的合稱。后漢書·南匈奴傳:“其大臣貴者左賢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賢王,次右谷蠡王,謂之四角。”
《漢語大詞典》:方者
(1).指方術之士。史記·太史公自序:“ 扁鵲 言醫(yī),為方者宗。”
(2).指方形之物。莊子·徐無鬼:“曲者中鉤,方者中矩?!?/div>
分類:方形方術
《漢語大詞典》:方瞳
方形的瞳孔。古人以為長壽之相。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 老聃 在 周 之末,居 反景日室 之山,與世隔絶,有黃髮老叟五人……瞳子皆方,面色玉潔,手握青筠之杖,與 聃 共談天地之數(shù)。” 唐 李白 《游太山》詩之二:“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王琦 注:“按仙經(jīng)云:八百歲人瞳子方也。” 宋 蘇軾 《子玉以詩見邀同刁丈游金山》詩:“更有方瞳八十一,奮衣矍鑠走山中。” 清 趙翼 《反曤目篇壽王西莊七十》詩:“直至方瞳年,巖電常晶熒?!?/div>
《國語辭典》:絜矩  拼音:xié jǔ
君子審己度人,以同理心替人設想,使人我之間,各得其宜。《禮記。大學》:「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后;所惡于后,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div>
《國語辭典》:地方  拼音:dì fang
地保的俗稱。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我是地方,不知甚么人打死你父親在長街上哩?!埂缎咽篮阊?。卷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地方呈明石知縣家財人口變賣都盡,上官只得在別項那移賠補?!?/div>
《漢語大詞典》:方袍
(1).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攤為方形,故稱。 唐 許渾 《泊蒜山津聞東林寺光儀上人物故》詩:“云齋曾宿借方袍,因説浮生大夢勞?!?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僧 從誨 ﹞累年供奉,望方袍之賜,以耀法門?!?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道人靈一:“一食自甘,方袍便足;靈臺澄皎,無事相干?!?br />(2).借指僧人。 唐 司空曙 《題凌云寺》詩:“不與方袍同結(jié)社,下歸塵世竟如何?” 南唐 劉崇遠 金華子雜編卷下:“ 贊皇 李公 之鎮(zhèn) 浙 右,以 南朝 眾寺,方袍且多,其中必有妙通道者。因帖下諸寺,令擇一人,送至府中?!?/div>
《漢語大詞典》:方上
(1).謂物體的上部作方形。國語·周語中:“其狀方上而鋭下,宜觸冒人?!?br />(2).指墓壙。漢書·酷吏傳·田延年:“ 昭帝 大行時,方上事暴起,用度未辦?!?顏師古 注:“方上,謂壙中也。 昭帝 暴崩,故其事倉猝?!?br />(3).猶方外。《西游記》第二七回:“我父母在堂,看經(jīng)好善,廣齋方上遠近僧人?!?span id="ox8a7ec"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二九回:“既是方上的師傅,必定會甚么仙術了?!眳⒁姟?方外 ”。
《國語辭典》:方外  拼音:fāng wài
1.世外。多指仙境或僧道之修行處所?!痘茨献?。俶真》:「馳于方外,休乎宇內(nèi)?!固?。韓翃 同題仙游觀詩:「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br />2.指京畿之外或邊遠異域?!对娊?jīng)。商頌。長發(fā)》:「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時方外事胡越,內(nèi)興制度,國家多事,自公孫弘以下至司馬遷皆奉使方外。」
《漢語大詞典》:一臠(一臠)
(1).一塊切成方形的肉。莊子·至樂:“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span id="zy7cz3t" class="book">《淮南子·說林訓》:“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宋 秦觀 《與參寥大師簡》:“ 黃 詩未有力盡飜去,且録數(shù)篇,嘗一臠足知一鼎味也?!?br />(2).用作數(shù)量詞。一塊。《淮南子·說林訓》:“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div>
《國語辭典》:天井  拼音:tiān jǐng
1.屋頂?shù)姆叫文炯堋x。陸機挽歌〉詩三首之三:「側(cè)聽陰溝涌,臥觀天井懸?!?br />2.院落的通稱?!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杆鞂椆昧?,走出天井來,向腰間錦袋中取出兩個彈丸,拿在手里。」
3.正房與廂房間的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