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倩旁人為正冠
堤防瓜李
李下整冠
李園冠
納履生疑
遠(yuǎn)瓜李
瓜李嫌疑
正冠
政冠避李
《樂府詩集》卷三十二〈相和歌辭七·平調(diào)曲三·君子行〉~467~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親授,長幼不比肩。勞謙得其柄,和光甚獨(dú)難。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發(fā),后世稱圣賢。
例句
嫌疑遠(yuǎn)瓜李,言動慎毫芒。
將調(diào)梅鉉實,不正李園冠。
堤防瓜李能終始,免愧于心負(fù)此身。
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典故 東門瓜
東陵五色
青門種瓜
青門五色瓜
種瓜侯
蕓瓜
東陵子
東陵故侯
東陵種瓜
傍青門
邵平瓜圃
東陵老
邵平種
東陵夢
隱故侯
城東瓜
覓故侯
邵平東陵
邵生瓜田
種瓜東門
卜隱青門
鋤瓜士
東陵晦跡
故侯瓜圃
寂寞種瓜
賣瓜侯
邵平不見
手種瓜圃
守瓜壟
無田種瓜
五色東陵瓜
種瓜五色
瓜荒
瓜壟訪故侯
瓜送東陵
瓜田故侯
邵平
相關(guān)人物召平
參考典故青門
《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
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guān)中,呂后用蕭何計,誅淮陰侯,語在淮陰事中。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wèi)。諸君皆賀,召平獨(dú)吊。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wèi)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衛(wèi)衛(wèi)君,非以寵君也。愿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則上心說?!瓜鄧鴱钠溆?,高帝乃大喜。
《水經(jīng)注》~583~
渭水又東徑長安城北。漢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陽也。秦離宮無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門,東出北頭第一門。本名宣平門,王莽更名春王門。正月亭,民曰都門,其郭門亦曰東都門,即逢萌掛冠處也。第二門本名清明門,一曰凱門,王莽更名宣德門,布恩亭。內(nèi)有藉田倉,亦曰藉田門。第三門本名霸城門,王莽更名仁壽門,無疆亭。民見門色青,又曰青城門,或曰青綺門,亦曰青門。門外舊出好瓜。昔廣陵人邵平為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此門,瓜美,故世謂之東陵瓜。是以阮籍〈詠懷詩〉曰:「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拒阡陌,子母相鉤帶。指謂此門也?!?
《藝文類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記》曰:邵平故秦東陵侯,秦滅后,為布衣,種瓜長安城東。種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謂之東陵瓜,又云青門瓜,青門東陵也。
簡釋
東陵瓜:指雅逸。唐駱賓王《夏日游德州贈高四》:“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
故侯:指棄官隱居之人。唐杜甫《園人送瓜》:“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茍有地,何必東陵侯。
前騶潘岳貴,故里邵平窮。
誰能更向青門外,秋草茫茫覓故侯。
可憐藜杖者,真?zhèn)€種瓜侯。
那知鳴玉者,不羨賣瓜侯。
邵平能就我,開徑剪蓬麻。
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
憑將兩行淚,為訪邵平園。
多識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沒桑田。
邵平瓜地接吾廬,谷雨乾時偶自鋤。
僻殊蕭相宅,蕪勝邵平園。
芳年誰共玩,終老邵平瓜。
欲識東陵味,青門五色瓜。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園。
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失勢青門傍,種瓜復(fù)幾時。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長翠。
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誰疵瑕。
東陵跡蕪絕,楚漢休征討。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
南山豆苗早荒穢,青門瓜地新凍裂。
丈人文力猶強(qiáng)健,豈傍青門學(xué)種瓜。
卜筑應(yīng)同蔣詡徑,為園須似邵平瓜。
邵平元入漢,張翰后歸吳。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功名不復(fù)求,舊業(yè)向東周。白草辭邊騎,青門別故侯。
荒涼蕭相闕,蕪沒邵平園。
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
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游。
秦時故列侯,老作鋤瓜士。
知止慚先覺,歸歟想故侯。
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
寧知白社客,不厭青門瓜。
更喜瓜田好,令人憶邵平。
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
黃雀徒巢桂,青門遂種瓜。
典故 近要離
葬近要離
死近要離墓
眉前把酒勸
要離冢孤
相關(guān)人物梁鴻
要離
《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梁鴻〉~2768~
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鼓朔缴嶂诩?。鴻潛閉著書十馀篇。疾且困,告主人曰:「昔延陵季子葬子于嬴博之閒,不歸鄉(xiāng)里,慎勿令我子持喪歸去?!辜白?,伯通等為求葬地于吳要離冢傍。咸曰:「要離烈士,而伯鸞清高,可令相近。」葬畢,妻子歸扶風(fēng)。
《全唐詩》卷二百二十五〈曲江對雨〉
城上春云覆苑墻,江亭晚色靜年芳【江亭晚色靜天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林花著雨燕脂濕】,水荇牽風(fēng)翠帶長。龍武新軍深駐輦【龍武新軍經(jīng)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何時詔此金錢會【何時重此金錢會】,暫醉佳人錦瑟旁【案:錢謙益曰。此亦懷上皇南內(nèi)之詩也。玄宗用萬騎軍以平韋氏。改為龍武軍。親近宿衛(wèi)。于興慶宮南樓。每置酒眺望。必由夾城以達(dá)曲江芙蓉苑。今深居南內(nèi)。昔日之駐輦游幸。皆不可得。金錢之會。亦無復(fù)開元之盛矣?!俊緺€醉佳人錦瑟旁】。
典故擪笛傍宮墻
連昌游冶
弄權(quán)瘡痏
偷向笛中傳
天津橋上偷新闕
聞曲偷向笛中傳
玉笛天津
《全唐詩》卷四百一十九〈連昌宮詞〉
連昌宮中滿宮竹,歲久無人森似束【歲久無人森自束】。又有墻頭千葉桃,風(fēng)動落花紅蔌蔌。宮邊老翁為余泣,小年進(jìn)食曾因入【小年選進(jìn)因曾入】。上皇正在望仙樓,太真同憑闌干立。樓上樓前盡珠翠,炫轉(zhuǎn)熒煌照天地。歸來如夢復(fù)如癡,何暇備言宮里事。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賀老琵琶擅場屋】。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須臾覓得又連催,特敕街中許然燭。春嬌滿眼睡紅綃【春嬌滿眼眠紅綃】,掠削云鬟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xù)。李暮擪笛傍宮墻,偷得新翻數(shù)般曲【案: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 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嚴(yán)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于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篴)??慈四苈牱瘛N磭L不悄然奉詔。其為當(dāng)時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奪俠游之盛。未嘗置在宮禁?;驓q幸湯泉。時巡東洛。有司潛遣從行而已。又明皇嘗于上陽宮夜后按新翻一曲。屬明夕正月十五日。潛游燈下。忽聞酒樓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駭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詰驗之。自云。其夕竊于天津橋玩月。聞宮中度曲。遂于橋柱上插譜記之。臣即長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明皇異而遣之?!?。平明大駕發(fā)行宮,萬人歌舞涂路中【萬人歌舞涂途中】。百官隊仗避岐薛【案:岐王范、薛王業(yè)。明皇之弟?!?,楊氏諸姨【案:貴妃三姊。帝呼為姨。封韓、虢、秦國三夫人?!寇嚩凤L(fēng)。明年十月東都破【案:天寶十三年。祿山破洛陽。】,御路猶存祿山過【御路獨(dú)存祿山過】。驅(qū)令供頓不敢藏,萬姓無聲淚潛墮【萬姓無言淚潛墮】。兩京定后六七年,卻尋家舍行宮前。莊園燒盡有枯井,行宮門閉樹宛然【行宮門闥樹宛然】。爾后相傳六皇帝【案:肅、代、德、順、憲、穆?!浚坏诫x宮門久閉。往來年少說長安,玄武樓成花萼廢【玄武樓前花萼廢】。去年敕使因斫竹【去年因敕使斫竹】,偶值門開暫相逐。荊榛櫛比塞池塘,狐兔驕癡緣樹木。舞榭敧傾基尚在【舞榭敧傾臺尚在】【舞榭敧傾基尚存】【舞榭敧傾臺尚存】,文窗窈窕紗猶綠。塵埋粉壁舊花鈿,烏啄風(fēng)箏碎珠玉【鳥啄風(fēng)箏碎珠玉】。上皇偏愛臨砌花,依然御榻臨階斜。蛇出燕巢盤斗栱,菌生香案正當(dāng)衙。寢殿相連端正樓,太真梳洗樓上頭。晨光未出簾影黑【晨光未出簾影動】,至今反掛珊瑚鉤。指似傍人因慟哭【指向傍人因慟哭】,卻出宮門淚相續(xù)【卻立宮門淚相續(xù)】。自從此后還閉門,夜夜狐貍上門屋。我聞此語心骨悲,太平誰致亂者誰。翁言野父何分別,耳聞眼見為君說。姚崇宋璟作相公,勸諫上皇言語切。燮理陰陽禾黍豐,調(diào)和中外無兵戎。長官清平太守好,揀選皆言由相公【揀選皆言由至公】。開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漸漸由妃子。祿山宮里養(yǎng)作兒【祿山宮里養(yǎng)為兒】,虢國門前鬧如市。弄權(quán)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憶得依稀楊與李】。廟謨顛倒四海搖【廟謀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今皇神圣丞相明,詔書才下吳蜀平。官軍又取淮西賊,此賊亦除天下寧。年年耕種宮前道,今年不遣子孫耕。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廟謀休用兵【努力廟謨休用兵】。
典故魯酒薄
魯酒薄邯鄲圍
魯酒旁圍
魯酒邯鄲戰(zhàn)
魯酒怕圍
《莊子》外篇·卷四中《胠篋》
「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圣人生而大盜起?!固?#183;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楚宣王朝諸侯,魯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長于諸侯,行天子禮樂,勛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禮,方責(zé)其薄,無乃太甚!』遂不辭而還。宣王怒,乃發(fā)兵與齊攻魯。梁惠王常欲擊趙,而畏楚救。楚以魯為事,故梁得圍邯鄲。言事相由也,亦是感應(yīng)?!?/span>
《淮南子》卷十〈繆稱訓(xùn)〉~335~
福禍之始萌微,故民嫚之,唯圣人見其始而知其終,故傳曰:「魯酒薄而邯鄲圍,羊羹不斟而宋國危。」
例句
宋株聊自守,魯酒怕旁圍。
魯酒薄如水,邯鄲開戰(zhàn)場。
《全宋詩》卷一千一百一十六〈陳師道三·寄鄧州杜侍郎 〉~2680~
南陽老幼如云屯,連日城東候使君。后者排前旁捷出,爭先見面作慇勤。六年重來已白發(fā),一日再見回青春。道傍過者怪相問,共言杜母真吾親。使君雖老心尚壯,文采風(fēng)流諸謝上。名家從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我昔臥病老彭城,畫船鳴鼓千里行。致書饋奠初未識,丁寧勞苦如平生。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還得否。忘年屈勢不虛辱,公自為德吾何取。菊潭之水甘且潔,潭上秋花照山白。請公酌此壽百年,奕奕長為此邦伯。孰先一州后四方,重金疊蓋登廟堂。請從今日至云來,月三十斛輸洛陽。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八〈成公·傳十六年〉~476~
癸巳。潘尪之黨。與養(yǎng)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憂于戰(zhàn)。晉·杜預(yù)注:「黨,潘尪之子。蹲,聚也。一發(fā)達(dá)七札,言其能陷堅?!?/span>
簡釋
七札貫:喻箭術(shù)精湛,或喻速度極快。宋黃庭堅《再和寄子瞻聞得湖州》:“春波下數(shù)州,快若七札貫。”
典故倚相書
世間倚相
倚相讀書
倚相在旁
相關(guān)人物倚相
《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五〈昭公·傳十二年〉~794~
王出復(fù)語。左史倚相趨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放弟)阮?!怠?67~
裕字思曠。宏達(dá)不及放,而以德業(yè)知名?!究折b請為長史,詔徵秘書監(jiān),皆以疾辭。復(fù)除東陽太守。尋徵侍中,不就。還剡山,有肥遁之志。有以問王羲之,羲之曰:「此公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沈冥,何以過此!」人云,裕骨氣不及逸少,簡秀不如真長,韶潤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殷浩,而兼有諸人之美。成帝崩,裕赴山陵,事畢便還。諸人相與追之,裕亦審時流必當(dāng)逐己,而疾去,至方山不相及。劉惔嘆曰:「我入東,正當(dāng)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復(fù)近思曠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