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伭默
沉靜無為。 明 李東陽 《進孝宗皇帝實錄表》:“道通三極,行備五倫,伭默躬修,誠明內藴?!眳⒁姟?玄默 ”。
分類:沉靜無為
《漢語大詞典》:玄默
(1).謂沉靜不語。《淮南子·主術訓》:“天道玄默,無容無則?!?span id="yriz4e4"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張溫傳》:“爭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譚?!?明 方孝孺 《應教恭賦靜妙軒》詩:“孰知神妙理,乃在玄默中?!?br />(2).謂清靜無為。文選·揚雄〈長楊賦〉:“且人君以玄默為神,澹泊為德。” 李周翰 注:“玄默,無事也?!?span id="lgwkzn9" class="book">《漢書·刑法志》:“及 孝文 即位,躬脩玄默,勸趣農(nóng)桑,減省租賦?!?span id="vlbsjyo" class="book">《舊唐書·文藝傳下·劉蕡》:“朕聞古先哲王之理也,玄默無為,端拱思道。” 景耀月 《古詩》:“至道尚玄默,寧靜持其鈞。”
《國語辭典》:行尸走肉  拼音:xíng shī zǒu ròu
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一個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氣,庸碌無為。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埂队讓W瓊林。卷二。身體類》:「谫劣無能,謂之行尸走肉。」也作「行尸走骨」、「行尸視肉」、「走骨行尸」、「走肉行尸」。
《國語辭典》:清靜寡欲(清靜寡欲)  拼音:qīng jìng guǎ yù
寧靜無為,減低欲望?!逗鬂h書。卷二十一。任光傳》:「隗字仲和,少好黃老,清靜寡欲?!埂稌x書。卷五十。庾峻傳》:「尊祖高才而性退讓,慈和泛愛,清靜寡欲,不營當世,惟修德行而已?!?/div>
《國語辭典》:黃老治術(黃老治術)  拼音:huáng lǎo zhì shù
道家主張的無為與崇尚自然等政治思想。漢初宰相曹參奉行此術,至文帝、景帝時,亦遵行不改,而成為西漢的治世。
《漢語大詞典》:池沼物
比喻蟄居無為的人。《醒世恒言·張淑兒巧智脫楊生》:“終非池沼物,堪作廟堂珍?!眳⒁姟?池中物 ”。
《國語辭典》:池中物  拼音:chí zhōng wù
比喻蟄居無所作為的庸人俗輩?!度龂?。卷五四。吳書。周瑜傳》:「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烛札埖迷朴?,終非池中物也?!?/div>
《國語辭典》:能者多勞(能者多勞)  拼音:néng zhě duō láo
本指靈巧多才的人多憂勞。語本《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智者憂?!购笥脼楣ЬS人能干、多才多藝。即能力強的人,承擔較多責任,比常人辛苦?!都t樓夢》第一五回:「俗語說的『能者多勞』,太太因大小事見奶奶妥貼,率性都推給奶奶了。」《文明小史》第七回:「老哥真是能者多勞,所以如此公忙得很?!?/div>
一真無為
【佛學大辭典】
(術語)言一真法界之體為無為自然。楞嚴經(jīng)八曰:「清凈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归L水義疏曰:體即真如。無漏清凈一真法界。此法界體。具如是無方妙用。故云本然?!?br />【佛學常見辭匯】
謂一真法界的理體是清凈和無為的。
一道無為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境心,一如本凈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離諸造作及有為無為之別執(zhí),名為無為。是蓋謂真言行者,超三劫中,于第二劫雖了達萬有唯心,心外無別法,而恐沈沒于真如無為之中,故知于此住心,不壞因緣,而證法界之理,同時不動法界,隨緣自在顯現(xiàn),而作為萬有,即體達因緣之生滅,是法界之生滅,法界之不生滅,是因緣之不生滅,而離有為無為之別執(zhí)也。大日經(jīng)第一住心品曰:「謂空性者,離根境而為無相無境界,離諸戲論而等于虛空。無邊之佛法,依此相續(xù)而生,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褂墒谴俗⌒?,亦名為空性無境心。若以此住心寄在顯教,則當于天臺。摩訶止觀第一有曰:「云何為一?一實不虛故,一道清凈故,一切無礙之人從一道出生死故。」所以此住心。又名如實一道心。蓋天臺一乘,盛談諸法即實相,唯色即唯心,言心色之體無二,依正含于理內,根境備于性中,泯境智于一如,故其分齊恰似真言行者第八之住心,是以配之于天臺也。顯教雖以此分齊為終極,然真言行者,不許停滯于此處。金剛界儀軌云:「身證十地,而住于如實際,空中諸如來,彈指驚覺告言:善男子!汝所證之處,是一道清凈,金剛喻三昧及薩婆若智,尚未能證知。勿以此為足。應滿足普賢,方成最正覺?!故悄酥^進而發(fā)足第十秘密莊嚴心??砷_金剛寶藏也。
【佛學常見辭匯】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參見:十住心)
十住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釋也。其名目雖本于大日經(jīng)十心品并大日經(jīng)疏(亦本于菩提心論,釋摩伽衍論),至其本質,實可稱為日本弘法大師之獨創(chuàng)。故其本據(jù)在弘法之十住心論及秘藏寶鑰:一、異生羝羊心,異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異之生,即如所謂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癡闇昧不解世理,醉生夢死,非道惡人,無信,無德者。屬于此部者。本不可列于教判之內,以皆為可進第二心之階段,故列于此處也。二、愚童持齋心,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齋者,持八關齋也。惡者非始終為惡,為內薰與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忠孝仁義禮智等德者是也。人乘之教,如儒教等皆攝于其中。三、嬰童無畏心,嬰童為母所抱則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擁護則滿足。如弘法注:「外道生天,暫得蘇息?!梗夭貙氳€)乃修四禪六行之生天教也。以上為世間三個之住心,攝于胎藏界曼荼羅第三大院外金剛部之眾,以下為出世間。四、唯蘊無我心,入佛之法門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厭苦,愿寂滅后涅槃者,觀四諦之理。執(zhí)三世實有法體恒有,得唯我空者,即聲聞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實是也。五、拔業(yè)因種心,較前者更進。處于無佛世界,修無言等業(yè),見飛華落葉,觀十二因緣之法者,即煩惱所作之因雖拔而其習氣未薰在者,如緣覺乘是也。以上二乘小乘教之類攝于胎曼釋迦院之眷屬。六、他緣大乘心,他緣與無緣同,住于自他怨親平等之觀,悟真如平等,度眾生界使歸入佛界也。正與法相宗所教相當。彌勒菩薩之內證法門也。七、覺心不生心,從前心之賴耶緣起進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證,覺悟心性之不生不滅。說三論宗所謂八不中道,起信論所說當之。此文殊菩薩之內證也。以上二心為三乘教,以下三心為一乘教。八、一道無為心,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所說,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大日經(jīng)謂為「如實知自心」配于天臺宗。觀音菩薩之內證也。九、極無自性心,有淺深之二釋。淺釋者,華嚴法界諸法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隨變不守自性,染凈真妄交轍,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之義也。深釋者,是由毗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之,以為普賢菩薩之內證。以上九心是為顯教之攝也。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者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無盡法門也。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其法門之德謂之莊嚴。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此十住心有橫豎二者,橫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論。橫十住心為胎藏界之十住心,豎十住心為金剛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處謂為不二之十住心。出決義鈔直牒十。
【佛學常見辭匯】
是密宗的教相判釋。一、異生羝羊心,異生,謂凡夫,凡夫不辨善惡,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即三惡趣的修因。二、愚童持齋心,即由外因緣發(fā)起善心,或行世善,或持五戒,此即人間之果報。三、嬰童無畏心,即求生天上,離惡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以上三心,為世間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屬人天乘。)四、唯蘊無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蘊,此是聲聞乘的住心。五、拔業(yè)因種心,即觀十二因緣,拔惑業(yè)因緣之種,出于三界,此是緣覺乘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小乘教。)六、他緣大乘心,即起度他之無緣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七、覺心不生心,即起八不之正觀,無知心性本來清凈,不生不滅,此是三論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三乘教。)八、一道無為心,一道即一乘法,生佛不二,境智圓融,無相無為,一道清凈,此是天臺宗的住心。九、極無自性心,緣起無自性,無自性之極致,則事事無礙,此是華嚴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一乘教。)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莊嚴即曼荼羅,此是真言宗的住心,是為金剛乘教。
九無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九種無為之意。即不為四相所遷之實在法,有九種之別也(一)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緣起支性,九圣道支性。是為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所立。其中前三者,與薩婆多部之三無為同,惟薩婆多部計擇滅非擇滅為多體而大眾部等以之為各一體,雖同實反也。次四者,即四無色所依之定體。彼能依之五蘊,原為有為,今就其所依之處,故為無為。后二者,為十二緣起并八圣道支之理法。緣起支圣道支之差別,雖為生滅,然其理法,寂然不動,而無改易。故立為無為。(二)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動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緣起真如,九圣道真如。是為化地部所立,其中前三者后二者與前大眾部等之說同。第四不動,謂斷定障而得。五六七三者,謂為善惡無記三性之理法,真實如常。體各一而性皆善也。出異部宗輪論,同述記等。
【佛學常見辭匯】
九種的無為法,即擇滅、非擇滅、虛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緣起支性、圣道支性。
十二無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名十二真如,十二空。(參見:真如)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十二真如,或十二空。(參見:十二真如)
真如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部多多他多Bhu%tatathata%(此梵語出于金剛經(jīng)之梵本,譯曰真如性),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唯識論二曰:「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够蛟谱孕郧鍍粜?,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皆同體異名也。唯識述記二本曰:「真以簡妄,如以別倒。初簡所執(zhí),后簡依他?;蛘嬉院営新┓翘撏剩缫院啛o漏非有為故。真是實義,如是常義,故名真如?!固叫洶嗽唬骸覆粔脑徽?,無異曰如。前則非四相所遷,后則體無差別,此約始教。又不變曰真,順緣稱如。由前義故,與有為法非一。由后義故,與有為法非異。二義同為一法,名曰真如?!勾蟪酥褂^曰:「此心即自性清凈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來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雇撟⑾略唬骸刚嫒缡侵T法正體?!菇绦行抛C證卷曰:「無為法身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則彌陀如來從如來生,示現(xiàn)報應化種種身也?!闺s阿含經(jīng)二十一曰:「以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得真如法。」
【佛學常見辭匯】
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恒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起信論說:「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安立非安立二真如」華嚴經(jīng)隨疏演義鈔云二真如:
一、安立真如 體非偽妄曰真,性無改異曰如,即一實相之體也。謂真如之體,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而得安住,故名安立真如。
二、非安立真如 謂真如之法,從本已來,性自清凈,離一切相,寂滅無為,故名非安立真如。
「不變隨緣二真如」又起信論疏云二真如:
一、不變真如 謂真如之體,從本已來,畢竟平等,無有變易,不可破壞,體恒清凈,無一異相,故名不變真如。
二、隨緣真如 謂真如之性,本無生滅,然因無明熏動,起一切相,如水因風,妄波忽動,若風止息,動相元無,故名隨緣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名不偽,如名不異。謂常以妙觀觀于心性,本具真如之理,速令顯發(fā),是名真如。
【三藏法數(shù)】
真如者,乃真實無妄之理,即法性土之體也。此清凈法身所依之土,以由法身無相,土亦如是,身土雖分,體原不二,故真如為體也。
【三藏法數(shù)】
離妄曰真,不異曰如。即諸佛所證真實無妄之德,以其無滅無生,不遷不變,是為常住果。
十二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名十二空十二無為。(參見:真如)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名十二無為,十二空:一真如,二法界,界者所依之義。是為諸法所依之所也。三法性,是乃諸法之體性,故曰法性。四不虛妄性,對于諸法有為之虛妄性而云不虛妄性。五不變異性,對于諸法之生滅變異而云不變異性,六平等性,對于諸法之差別不同而云平等性。七離生性,離生滅故云離生性。八法定,法性常住,故云法定。九法住,諸法住于真如之法位,故云法住。十實際,是為諸法性真實之際極,故云實際。十一虛空界,以喻理體之周遍法界,故云虛空界。十二不思議界,理體絕言思,故云不思議界。見大涅槃經(jīng)。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十二無為,或十二空。一、真如,即諸法的體性真實如常;二、法界,界是所依之義,即諸法所依之所;三、法性,即諸法的體性;四、不虛妄性,即毫無虛妄;五、不變異性,即沒有生滅變異;六、平等性,即沒有差別不同;七、離生性,即離生滅;八、法定,即法性常??;九、法住,即諸法住于真如的法位;十、實際,即諸法性真實到極點;十一、虛空界,喻理體周遍于法界;十二、不思議界,即理體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三無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無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小乘立三無為:一擇滅無為,舊云數(shù)滅無為。擇者簡擇事物道理之智慧力也,數(shù)者智慧之法數(shù)(有為之法,諸數(shù)多故,總名為數(shù)),與擇同。蓋依智慧簡擇力斷煩惱所顯之一種滅諦,謂之擇滅,其滅依擇而得也。此滅體即為涅槃。名之為滅者,以其為滅煩惱而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依有為諸相寂滅之義,復名為無為。二非擇滅無為,舊云非數(shù)滅無為。非依智慧之簡擇力,但于缺生法因緣處自顯之一種滅體,謂之非擇滅。例如入于見道,則為圣者,于圣者身上畢竟缺凡夫性可生之因緣,因而此時對于凡夫性得一種之無為法,即非擇之滅也。謂之為滅者,以其為因緣滅處所顯之實體,且其體中有為諸相寂滅也。依是復名為無為。要之就所斷之煩惱而寂滅不生之無為法被顯,為擇滅,為缺緣而寂滅不生之無為法被顯,為非擇滅。三虛空無為,前二無為之外,有一種之無為法,以無礙為性。無論向何法,無礙,亦無被礙。其相恰如世間所云之虛空,故名為虛空無為。世所言之虛空,雖如無為法,然彼為眼見之法。且自不礙他而為他所礙,呈廣狹方圓之相,是非無為法,故稱之為空界之色,而攝于色法中之顯色。此虛空無為,則于色心之諸法及空界之色外,有一實體,而為此等諸法之所作也。見俱舍論一,大乘義章二,七帖見聞三本。
【佛學常見辭匯】
小乘立三無為,即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用真智選擇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證無為之境界、名擇滅無為;凡事無能生之因緣,或有因而缺緣,則畢竟不生,合于無為宗旨,名非擇滅無為;虛空遍一切處,既是虛空,自然無生滅變化,名虛空無為。
【三藏法數(shù)】
(出俱舍論)
無為者,謂真空寂滅之理,本無造作,故名無為。
〔一、虛空無為〕,虛空即無礙之義。謂真空之理,不為惑染之所障礙,故名虛空無為。
〔二、擇滅無為〕,擇即揀擇,滅即寂滅。謂聲聞之人,用智揀擇,遠離見、思系縛,即證寂滅真空之理,是名擇滅無為。
〔三、非擇滅無為〕,謂聲聞之人,證果之后,諸惑不復續(xù)起,自然契悟寂滅真空之理,不假揀擇,故名非擇滅無為。
不動無為
【佛學大辭典】
(術語)六無為之一。生于色界之第四靜慮,而離苦樂二受際之真如也。離苦樂粗動而得之真如,故云不動無為。
內無為
【佛學大辭典】
(術語)外無為之對。六妙門也。
四無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無為)
外無為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于外境不動心者。即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觸細滑,意不妄念也。
【佛學常見辭匯】
謂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觸細滑,意不妄念,也就是不為外境所動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