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242 【介紹】: 宋明州人,字清臣。寧宗慶元二年進(jìn)士。歷知常、湖、和、廬等州,累官至江淮制置使,擊敗李全犯淮東,進(jìn)兵部尚書。理宗嘉熙間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以觀文殿學(xué)士致仕。有《洪范統(tǒng)論》、《春秋三傳通議》等。全宋詩
趙善湘(一一七○?~一二四二),字清臣,鄞(今浙江寧波)人。濮安懿王五世孫。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進(jìn)士,調(diào)金壇縣丞。五年,知馀姚縣。開禧元年(一二○五),添差通判婺州。嘉定元年(一二○八),判無為軍兼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淮西提點刑獄。歷知常州、湖州、和州、廬州、鎮(zhèn)江府。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為沿海制置使兼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紹定元年(一二二八),兼江東轉(zhuǎn)運副使。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授沿海制置使兼知慶元府,改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淳祐二年卒。有詩詞雜著三十五卷,已佚。事見《寶慶四明志》卷一、一○,《宋史》卷四一三有傳。全宋文·卷六八七五
趙善湘,(?——一二四二),字清臣,宗室,寓鄞縣(今浙江寧波)。慶元二年登進(jìn)士第。調(diào)金壇縣丞,歷知馀姚縣,開禧元年通判婺州。嘉定中歷知常州、湖州、和州、廬州、鎮(zhèn)江府。寶慶二年知建康府。紹定元年兼江東轉(zhuǎn)運副使,轉(zhuǎn)江淮安撫制置使。嘉熙中知慶元府、紹興府。淳祐二年卒。著有《周易約說》等多種,今僅存《洪范統(tǒng)一》一卷。見《寶慶四明志》卷一、一○,《宋史》卷四一三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37 【介紹】: 宋宗室,居馀杭,字履常,號南塘。以蔭補將仕郎。孝宗淳熙十一年進(jìn)士。任江西安撫司干辦等職。曾佐丞相趙汝愚擁立寧宗。歷通判嘉興府、知無為軍,有循吏名。寧宗嘉定六年,金國內(nèi)亂,獻(xiàn)料敵、備邊二策。理宗初,因疾去官,杜門著述。端平間,以禮部郎官召,復(fù)疏邊事及楮法。累官至權(quán)刑部尚書。卒謚文恪,一作文懿。于經(jīng)、子、《通鑒》、《杜詩》皆有注。有《介軒詩集》。全宋詩
趙汝談(?~一二三七),字履常,號南塘,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太宗八世孫。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jìn)士。調(diào)汀州教授,召除太社令。寧宗開禧三年(一二○七)擢秘書正字。嘉定間通判嘉興府,改知無為軍、溫州,遷江西提舉常平。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遷宗正少卿。權(quán)吏部侍郎,升侍讀,以言去。三年,起知婺州(清康熙《金華府志》卷一一)。官至權(quán)刑部尚書。嘉熙元年卒。有《南塘集》九卷(《千頃堂書目》),已佚。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今錄詩十五首。全宋文·卷六五六六
趙汝談(?——一二三七),字履常,號南塘,臨安府馀杭(今屬浙江杭州)人,太宗八世孫。年十五,以大父恩補將仕郎。登淳熙十一年進(jìn)士第,歷添差江西安撫司干辦公事。佐丞相趙汝愚定大策。汝愚去國,與弟汝讜力上疏乞留汝愚,斬韓侂胄。歷湖北、江西提舉常平。理宗立,授江西轉(zhuǎn)運判官。端平初,任禮部郎官,改秘書少監(jiān)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遷宗正少卿,權(quán)吏部、禮部侍郎,權(quán)給事中,權(quán)刑部尚書,嘉熙元年卒。后謚文懿。著有《易》、《書》、《詩》、《論語》、《孟子》、《周禮》、《禮記》、《荀子》、《莊子》、《通鑒》、《杜詩》等注及《南塘先生四六》。見《宋史》卷四一三本傳,《咸淳臨安志》卷六七。
人物簡介
【生卒】:?—1253 【介紹】: 宋郢州人,字宋才。寧宗嘉定二年進(jìn)士。歷知澧州、德安、江陵、真州,兼京湖制置副使,歷沿江制置使、淮西制置使。理宗淳祐七年累官至參知政事。全宋文·卷七二六一
別之杰(?——一二五三),字宋才,郢州(今湖北鐘祥)人。嘉定二年進(jìn)士。歷官京西安撫司參議官,遷太常寺主簿、將作監(jiān)丞,知澧州、德安府、江陵府,遷湖北安撫使。為京湖安撫制置使陳賅論罷。起復(fù),知真州、江寧府、太平州等。淳祐二年授同知樞密院事兼權(quán)參知政事,七年拜參知政事。乞歸,依前職知紹興府,論罷。寶祐元年卒,特贈少師?!?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九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溫州平陽人,字介翁。理宗紹定間進(jìn)士。歷官浙西提刑,計擒海寇蘇阿六,浙右震悚。除祭酒兼中書舍人。面對,言揆路蔽賢之罪,理宗大悟。尋歸卒。
人物簡介
【介紹】: 元僧。松江上海人,字無為,號一庵。住持靜安寺。有《靜安八詠詩集》。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無為,號一庵,上海人。久主名剎,歸吳淞靜安寺。
人物簡介
【生卒】:?—1335 【介紹】: 元福寧人,字元俞,自號本齋。世祖時以父蔭,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總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后歷仕四十余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有詩集。元詩選
都中,字元俞,一字邦翰,福寧州人。父積翁,宋寶章閣學(xué)士。降元,授江西行省參政,宣諭日本,遇害海上。都中甫七歲,元世祖給驛券南還,賜平江田八十畝,宅一區(qū)。年十七,授平江路總管府治中。秩滿,除浙東道宣慰副使,遷荊湖北道。武宗詔更鈔法,除江淮泉貨監(jiān),歷郴州饒州兩路總管,以內(nèi)憂去。服闋,除兩浙都轉(zhuǎn)運鹽使,擢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使,歷遷福建、浙東、廣東三道宣慰使都元帥。元統(tǒng)初,命以正奉大夫、行戶部尚書、兩淮都轉(zhuǎn)運鹽使,尋拜河南行省參知政事,中道疾作,南歸。詔即其家拜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至正元年卒,贈昭文館大學(xué)士,謚清獻(xiàn)。元俞幼留京師,從許文正公學(xué),知所趨向,尤致力于根本之學(xué)。自號曰本齋,有詩集三卷。事母至孝,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章哲撰《本齋王公孝感白華圖傳》云:公母張氏諱普貴,自號無為。至元甲申,公父閩國忠憫公銜命使日本,沒于難,時母年三十,公甫七歲,留侍京師,訃聞,即以貞節(jié)自誓,祝發(fā)于京之凈垢寺為尼,出主平江陽山妙凈寺。道行冰雪,尋奉璽書護(hù)持,錫號「宏宗圓明佛日大師」,住山幾四十年,至治壬戌,趺坐而逝。公聞永嘉心樂周真師有道,延至家,庭設(shè)黃箓,以展孝思。越十有四日,像設(shè)之筵,瓶簪丹茶,兩旬浹矣,其花半萎,中有一萼,天然融結(jié),狀類桃實,非花非果,玉質(zhì)縠章,宛分三脈,日漸以腴,燭之,內(nèi)外映徹如凈琉璃,駭乎優(yōu)曇缽之一現(xiàn)也。詩之「白華」,豈即此耶!元俞因繪《白華圖》,一時張翥、李士行、龔璛、湯彌昌、王壽衍、釋大?諸公,俱有題詠。按章哲傳,稱元俞母張氏、父積翁殉國時,元俞已七歲矣,且留侍京師,而元史謂生三歲即以恩授從仕郎、南劍路順昌尹,七歲從其母葉訴闕下,種種舛錯,至以張為葉,尤可笑也。
人物簡介
【生卒】:?—1410 【介紹】: 明江西貴溪人,字信甫,又字子璿,號正一,又號無為子。嗣漢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之子。洪武十年,襲掌道教,時年尚少。善畫墨竹蘭蕙及山水,以秋林平遠(yuǎn)圖聞名。亦有文學(xué),五言古詩意匠深秀,有三謝韋柳之遺響。其文極論陰符上經(jīng)之理,而參合于儒家。有《硯泉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璿,嗣漢四十二代天師正常之蒙子。洪武十年襲掌道教,召見奉天殿。永樂中賜號無為真人。有峴泉集。
人物簡介
真參。號無為。楚之江陵人。姓劉氏。幼聰慧。樂善好施。與物無忤。攻舉子業(yè)。蜚聲文林。經(jīng)史之暇。喜談佛書。后遇老衲。奇之曰。子。真大乘法器。世途軒冕。一夢幻耳。于是幡然改悟。甫弱冠辭親出家。父母欲奪其志。弗得。乃詣玉泉山。師事無邊長老。祝發(fā)受具。矢心究道。前后凡三然指。誓信不退。久而有入。所至道俗歸之。后游京師。四眾斯觀音寺。奉師居之。道聲翕然內(nèi)庭聞之。頒賜齋供無虛日。后以厭煩。歸隱伏牛。將化謂弟子。塵世真夢境。吾將行矣。汝曹勉力。無于袈裟下墮落也。言訖而逝。陜西觀察使王元春。為撰其行立石焉。
人物簡介
姜希孟,字景醇,原藉晉州,朝鮮王朝世宗、成宗年間的文臣、學(xué)者。號私淑齋、菊塢、萬松岡、無為子、云松居士。1447年別試文科及第。1463年任副使赴明朝。1471年任知春秋館事,與申叔舟等編撰《世祖實錄》。歷任集賢殿直提學(xué)、兵曹佐郎、吏曹判書、左贊成(從一品文官)等官職。他通曉經(jīng)史,擅長書畫,在當(dāng)代是首屈一指的文章家。在他死后,成宗命徐居正編輯其遺稿。著有《國朝五禮序例》、《希孟博覽強記》、《私淑齋集》、《衿陽雜錄》等,謚號文良。
人物簡介
號五峰。陜西人。律身嚴(yán)謹(jǐn)。遇事精勤。一夕與天童話次。童驀伸腳曰。你作么生。師以腳踢之。童笑曰未在未在。師曰和尚道看。童倒臥。師曰。也只是困。童曰。你又與么去也。師禮拜。一日辭行。童握拂曰。喚作拂子則觸。不喚作拂子則背。不得拈起。不得放下。不得不語。不得無語。不得錯舉。若不錯舉。即分付汝。師連跳兩跳曰。不要不要。童曰。猶是亂叫亂跳。更試舉看。師轉(zhuǎn)身曰。某甲去也。童乃付。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十一
釋如學(xué),字無為,晚號五峰。姓任氏,臨潼人。降生之辰,白光滿室,與佛生同日,故蓮胎含素,鶴骨出塵,有自來也。年二十,恃怙并失,薙發(fā)五臺,從天齊師觀修凈業(yè),晝夕思維向上,以了生死,斯心未安,決志行訪。始謁熊耳無言,即往圓戒于澄律師,依止律堂,勤披藏卷。復(fù)遍游金剛臺、虎跑、伏牛、終南,行力艱深,境界疊更,自得解釋。歷抵黃檗、匡廬、云門、徑山,還至龍池參密云悟,深契法旨,及從入天臺通玄,親承煆煉,屢臨血捧,機不放過。久之,入室請辭,悟握拂云:“喚作拂子則觸,不喚作拂子則背,不得拈起不得放下,不得下語不得無語,不得錯舉,若不錯舉即分付汝?!睂W(xué)即躍起云:“不要不要?!蔽蛟疲骸蔼q是亂叫亂跳,更試舉看?!蹦宿D(zhuǎn)身云:“學(xué)今去也?!蔽蚣锤吨?,承受記別去。后省悟于金粟。崇禎辛未,來主大溈同慶,斬石誅茅,僅蔽風(fēng)雪,從侶朋興,宗緒丕振。癸酉,出山將行化于五臺,至金陵,為余集生中丞請說法祗陀林,吼聲弘亮,四眾驚服,東南望為大法幢。無何,自期厭世,是秋七月二十二日示寂。先以手書入山屬法于養(yǎng)拙明使主溈山,示眾偈云:“痛舉鉗錘為阿誰?可憐漆桶自狐疑。為伊結(jié)下來生債,五夜霜花開玉墀?!币婪^維,塔于大溈,羊城陶汝鼐為之銘。 先是,崇禎戊辰有圓上座者,騎犢披榛,把茆晏坐,覘枯杏復(fù)芽之異。明年,大宗伯李公 騰芳來訪白牛尋源黃木,與圓公一宿樹下而去,屬同游者陶子汝鼒作記,胡子懋選造庵得前令周公瑞豹所請,復(fù)官田三十馀畝供香積,咸欽聚石之風(fēng),頗憶畫灰之語。俄而學(xué)至,才舉南宗,遽還中印。時有金銅瑞像,宮繡幢幡,赍自行僧,出于大內(nèi),諸方聞?wù)吣恢^“大溈之山興復(fù)有日也”。
人物簡介
無為,字初鄰,嘉興人。以好客致貧,為時所稱。查容有詩哭之云:“療貧無藥病無資,嚼蠟生涯死不辭。葛帔練裙千載恨,忍看四歲此孤兒。”
人物簡介
陳其美(1878年1月17日—1916年5月18日),中國民主革命者,字英士,號無為,浙江湖州吳興人,中國同盟會元老。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凱指使的張宗昌派出程國瑞,假借簽約援助討袁經(jīng)費,在日本人山田純?nèi)稍⑺鶎㈥惼涿腊禋⑸硗觥?/block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