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無憂(無憂)
(1).沒有憂患;不用擔(dān)心。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范獻(xiàn)子 謂 魏獻(xiàn)子 曰:‘……從王命以紓諸侯, 晉國 無憂?!?span id="3fvtjhq" class="book">《史記·張儀列傳》:“為大王計,莫如事 秦 。事 秦 則 楚 韓 必不敢動;無 楚 韓 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zé)o憂矣。” 唐 羅鄴 《上東川顧尚書》詩:“龍節(jié)坐持兵十萬,可憐 三蜀 盡無憂?!?宋 朱熹 《次瑞泉詩韻》:“終待寒泉食,無憂水鏡昏?!?br />(2).佛教語。參見“ 無憂王 ”、“ 無憂樹 ”。
《漢語大詞典》:無憂樹(無憂樹)
佛教傳說的一種異樹。相傳 悉達(dá)太子 即生此樹下。過去現(xiàn)在因果經(jīng)卷一:“十月滿足,於二月八日日初出時,夫人見彼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華色香鮮,枝葉分布,極為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漸漸從右脇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貝編:“無憂樹,女人觸之花方開?!?/div>
分類:佛教太子
《漢語大詞典》:無憂城(無憂城)
唐 代 吐蕃 對 維州 的稱號。以其地險要,易守難攻,無虞侵犯,故稱。后改名 威州 ,故址在今 四川省 阿壩藏族自治州 東南部。新唐書·吐蕃傳下:“州南抵 江 陽 岷山 ,西北望 隴山 ,一面崖,三面 江 ,虜號 無憂城 ?!?宋 王辟之 澠水燕談錄·事志:“ 李衛(wèi)公 云:‘ 維州 , 土蕃 得之,號曰 無憂城 。’ 景祐 中,或以其與 濰州 名相亂…… 仁宗 曰:‘此足以威西戎?!烁脑?威州 也?!?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四川二·成都府》:“州憑恃險阻,控扼要衝。《唐史》:‘ 神龍 中州沒於 吐蕃 , 吐蕃 號曰 無憂城 ?!?/div>
《漢語大詞典》:無憂扇(無憂扇)
中藥枇杷葉的別稱。見 宋 陶穀 清異錄·藥譜。
分類:中藥枇杷
《漢語大詞典》:無憂王(無憂王)
古 印度 摩揭陀國 孔雀王朝 國王 阿育王 的意譯。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木篇:“昔 中天 無憂王 剪伐之(菩提樹),令事大婆羅門積薪焚焉。熾焰中忽生兩樹, 無憂王 因懺悔,號灰菩提樹?!?/div>
《國語辭典》:無慮無憂(無慮無憂)  拼音:wú lǜ wú yōu
毫無憂慮。形容心情怡然自得?!段饔斡洝返诰拧鸹兀骸刚牵簾o慮無憂來佛界,誠心誠意上雷音?!挂沧鳌笩o憂無慮」。
《漢語大詞典》:無憂洞(無憂洞)
宋 代對京師溝渠的謔稱。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自名為‘無憂洞’;甚者盜匿婦人,又謂之‘鬼樊樓’?!?/div>
《漢語大詞典》:無憂履(無憂履)
古時帝王所穿的鞋子。《三國志平話》卷二:“﹝ 司馬仲相 ﹞見一人托定金鳳盤,內(nèi)放著六般物件,是平天冠、袞龍服、無憂履、白玉圭、玉束帶、誓劍?!?span id="ypdbg22"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一九回:“卻説 阮小七 殺入內(nèi)苑深宮裡面,搜出一箱,卻是 方臘 偽造的平天冠、袞龍袍……無憂履?!?/div>
《國語辭典》:無憂無慮(無憂無慮)  拼音:wú yōu wú lǜ
毫無憂慮。形容心情怡然自得?!豆卤驹麟s劇。群仙朝圣。第三折》:「俺出家兒無憂無慮樂醄醄,到處隨緣任逍遙?!挂沧鳌笩o慮無憂」。
《國語辭典》:安枕無憂(安枕無憂)  拼音:ān zhěn wú yōu
安心的靠在枕上睡覺無須憂慮。常用于比喻諸事處置妥當(dāng),無須憂慮煩心。如:「下星期的園游會,準(zhǔn)備工作已經(jīng)順利完成,我終于可以安枕無憂了?!?/div>
《國語辭典》:高枕無憂(高枕無憂)  拼音:gāo zhěn wú yōu
安臥閒適而無憂慮?!杜f五代史。卷一三三。周書。世襲傳二。高季興傳》:「且游獵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無憂矣?!埂度龂萘x》第五回:「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無憂矣!』」也作「高枕不虞」、「高枕無事」、「高枕無虞」、「高枕勿憂」。
《國語辭典》:高枕而臥(高枕而臥)  拼音:gāo zhěn ér wò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比喻太平無事,無所顧慮?!稇?zhàn)國策。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也作「高枕安寢」、「高枕安臥」、「高枕而眠」。
《國語辭典》:樂天(樂天)  拼音:lè tiān
1.順應(yīng)自然之理,安于處境,樂觀而不憂傷?!睹献印A夯萃跸隆罚骸敢源笫滦≌?,樂天者也?!?br />2.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字。參見「白居易」條。
《漢語大詞典》:祺然
安詳貌,安泰無憂貌。荀子·非十二子:“士君子之容:其冠進(jìn),其衣逢,其容良;儼然,壯然,祺然,蕼然?!?楊倞 注:“謂安泰不憂懼之貌。”
《漢語大詞典》:知命不憂(知命不憂)
識天命者無憂慮。語本易·繫辭上:“樂天知命,故不憂?!?span id="cqde3q2" class="book">《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明 劉基 《愁鬼言》:“達(dá)人大觀,知命不憂。”參見“ 知命 ”。
《國語辭典》:知命  拼音:zhī mìng
1.深知自然生滅演變之理,而能隨遇而安。《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文選。曹植。箜篌引》:「先民誰不死,知命亦何憂。」
2.語本《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埂:笠灾肝迨畾q。晉。潘岳 夏侯常侍誄:「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隕卒。」唐。張說〈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div>
《國語辭典》:太平之治  拼音:tài píng zhī zhì
指安寧和平,百姓無憂的治世。《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魏徵事太子建成,一日,秦王殺建成,立為天子,魏徵事秦王,致貞觀太平之治?!埂洞笏涡瓦z事。元集》:「陽明用事的時節(jié),中國奠安,君子在位,在天便有甘露慶云之端,在地便有醴泉芝草之祥,天下百姓,享太平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