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無生(無生)  拼音:wú shēng
佛教用語:(1)大乘佛教中觀派認為沒有任何現(xiàn)象是真實的,所以一般所謂「生出某東西」的概念,在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吨姓摗肪硪唬骸钢T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2)不再生死輪回。也是阿羅漢的詞義之一。《西游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理(無生理)
佛教語。謂無生無滅的真諦。 唐 韓翃 《題龍興寺澹師房》詩:“記取無生理,歸來問此身。”
《漢語大詞典》:無生話(無生話)
佛教語。指無生無滅的佛法真諦。《五燈會元·馬祖一禪師法嗣·龐蘊居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圞頭,共説無生話。” 宋 劉克莊 《水龍吟·癸丑生日時再得明道祠》詞:“吟歇后詩,説無生話,熱瞞村獠?!?金 元好問 《吳子英家靈照圖》詩之一:“阿靈了卻無生話,想得蕭然似卷中。” 清 查慎行 《塔鈴聲》詩:“石如解聽無生話,風豈能搖久定心?!?/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法(無生法)
佛教語。謂真如之理、涅槃之體能離開生滅。 唐 儲光羲 《秦中守歲》詩:“或念無生法,多傷未出塵。” 元 張翥 《蛻庵歲晏百憂熏心排遣以詩乃作》之五:“久悟無生法,從容與化遷?!?/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忍(無生忍)
佛教語。謂通達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心。《智度論·出到品》:“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 唐 顧況 有《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詩。 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jīng)典:“證無生忍,造不二門,住不可思議解脫,莫極於《維摩經(jīng)》。”
《漢語大詞典》:無生篇(無生篇)
指佛經(jīng)。文選·孫綽〈游天臺山賦〉:“散以象外之説,暢以無生之篇?!?李善 注:“無生,謂釋典也?!?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佛釋·佛經(jīng):“山堂肆考:無生篇,釋典也?!?/div>
分類:佛經(jīng)
《漢語大詞典》:無生果(無生果)
佛教語。謂經(jīng)修持求得涅槃之理,而無生滅之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案達羅國:“見此光明相,疑入金剛定,因請菩薩證無生果?!?/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地(無生地)
佛教語。謂涅槃的境界。 唐 李紳 《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花界無生地,慈宮有相天?!?span id="11pczro" class="book">《漁洋詩話》卷下引 清 無名氏詩:“悟到無生地,梅花滿四鄰?!?/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境(無生境)
即無生地。 南朝 梁 蕭統(tǒng) 《令旨解二諦義》:“第一義者,就無生境中別立義名。言此法最勝最妙,無能及者?!眳⒁姟?無生地 ”。
《漢語大詞典》:無生地(無生地)
佛教語。謂涅槃的境界。 唐 李紳 《題法華寺五言二十韻》:“花界無生地,慈宮有相天?!?span id="8tvcfxe" class="book">《漁洋詩話》卷下引 清 無名氏詩:“悟到無生地,梅花滿四鄰?!?/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鄉(xiāng)(無生鄉(xiāng))
佛教謂無生無滅的境界。 唐 儲光羲 《題慎言法師故房》詩:“精廬不住子,自有無生鄉(xiāng)?!?/div>
《分類字錦》:永寘無生(永寘無生)
王融凈行頌:嘯傲焉慮,脫落何營。長捐有結,永寘無生。
分類:釋教
《漢語大詞典》:無生之諦(無生之諦)
謂佛教無生無滅之真諦。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妙霓:“情忘衿襘,道悅苾蒭。堅守不字之貞,妙解無生之諦?!?/div>
《漢語大詞典》:無生之學(無生之學)
指佛學。 唐 李華 《云母泉》詩序:“況支離多病,年甫始衰,愿餌藥扶壽,以究無生之學?!?宋 李綱 《謝宰執(zhí)復大觀文啟》:“愿餌藥以扶衰,稍究無生之學;期掛冠而上綬,漸為歸老之謀?!?/div>
分類:佛學
《國語辭典》:了無生機(了無生機)  拼音:liǎo wú shēng jī
死寂,毫無生命力。如:「在南極的冰原上,一遍白茫茫,四顧了無生機?!?/div>
《國語辭典》:了無生趣(了無生趣)  拼音:liǎo wú shēng qù
毫無生存的意愿。如:「長期臥病的人,有時會感到了無生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