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82,分213頁顯示  上一頁  106  107  108  109  110  112  113  114  115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三際時
天竺三時
天食時
五時
五時教
天臺宗五時教
涅槃宗五時教
劉虬所立五時教
法寶所立五時教
五時八教
五濁增時
食時五觀
不時解脫
方等時
六時
三際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印度之三季即春夏冬,以配熱際時,雨際時,寒際時,是曰三際時。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并演義鈔)
三際時者,西域一歲分為三際,即熱時、雨時、寒時也。
〔一、熱際時〕,西域記云:從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為熱時也。
〔二、雨際時〕,謂從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為雨時也。
〔三、寒際時〕,謂從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為寒時也。
天竺三時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印度以一歲分為三期,而立名者,亦云三際。熱時(Gri^s!ma)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間。雨時(Vars!aka%la)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間。寒時(Hemanta)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間。此三期冥加,世尊三時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三時為六時。漸熱時(Vasanta)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盛熱時(Grsi^ma)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雨時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茂時(S/arada%)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漸寒時(Hemanta)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盛寒時(S/is/ira)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以之配制怛羅月(Caitra)吠舍祛月(Vais/a%kha)逝瑟吒月(Jyaist!ha)頞沙荼月(A^s!a%d!ha)室羅伐拿月(S/ra%van!a)婆達羅缽?fù)釉拢˙ha%drapada)頞濕縛廋阇月(As/vayuja)迦刺底迦月(Ka%rttika)末伽始羅月(Ma%rgas/i^rs!a)報沙月(Paus!a)磨伽月(Ma%gha)頗勒窶拿月(Pha%lguna)十二月。由此分春夏秋冬之四時,翻譯名義集曰:「如來圣教,歲為三時?!?/div>
天食時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四食時)
【三藏法數(shù)】
天食時者,謂清旦時,即諸天所食之時也。
五時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五時教也。
五時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釋迦一代說法之次第,區(qū)別為五時者。天臺涅槃等所立,有種種之不同。
天臺宗五時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天臺宗分別佛一代之說法為五時。第一華嚴時。佛成道后,三七日中說華嚴經(jīng)之間。是依經(jīng)題而與名。第二鹿苑時。說華嚴經(jīng)后十二年中于鹿野苑等說小乘阿含經(jīng)之間。是就地而與名。第三方等時。說阿含后八年說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jīng)。廣(方之義),談藏通別圓四教,均(等之義),被眾機之間。是就所說之法而與名。第四般若時。說方等經(jīng)后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經(jīng)之間。是依經(jīng)題而付名。第五法華涅槃時。般若二十二年后,八年說法華經(jīng),一日一夜說涅槃經(jīng)之間。是亦依經(jīng)題而付名。荊溪之四教儀備釋曰:「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勾宋鍟r就經(jīng)典之部帙而分之者。更立化儀之四教與化法之四教,分別此五時中之說法儀式與所說之教義。是臺家所立之五時八教也。(參見:八教)
八教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臺家所立之八教也。于華嚴時乃至法華涅槃時五時所說,化法之四教與化儀之四教是也?;ㄖ慕陶撸阂弧⑷亟?,經(jīng)律論之三藏,部類判然,說因緣生滅之四諦,正教聲聞緣覺之二乘,傍化菩薩者。二、通教,說即空無生之四真諦,使通三乘而同學(xué)者,但以菩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三、別教,于二乘之人皆不同,別對菩薩說大乘無量之法者。四、圓教,對最上利根之菩薩說事理圓融之中道實相者(別圓二教之相違唯隔歷二圓融耳)。以上之四教,為化益眾生之法門,故名化法。化儀之四教者,以彼化法說示眾生之儀式作法也。一、頓教,對頓大之機,頓說別教圓教之大法者,如華嚴時是也。二、漸教,對漸機,漸漸次第說化法之四教,如鹿園方等般若三時之說相是也。三、秘密教,對一種之機,說秘密之法,使一會之人自他互知者,是由如來身口意之不思議力。四、不定教,于一會之中說一法使聞?wù)弋惤?,或得益或不得益者。蓋化法之四教,如藥味,化儀之四教如藥方,合成八教也。止觀義例曰:「頓等四教,是佛化儀;藏等四教,是佛化法?!?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化法四教與化儀四教,合稱為八教?;ㄋ慕淌侨亟?、通教、別教、圓教,因此四教是教化眾生的法門,故名化法;化儀四教是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因此四教是教化眾生的儀式,故名化儀。以上八教,都是天臺宗所立。
涅槃宗五時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論玄義曰:「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場等沙門慧觀,仍制經(jīng)序,略判佛教。凡有二科:一者頓教,即華嚴之流,但為菩薩具足顯理。二者,始從鹿苑,終竟鵠林。自淺至深,謂之漸教。于漸教內(nèi)開為五時:一、三乘別教,于阿含經(jīng)等,別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投聲聞緣覺菩薩之三機者。二、三乘通教,專說般若經(jīng)通化三乘者。三、抑揚教,說維摩思益之諸經(jīng),而贊揚菩薩挫折聲聞?wù)?。四、同歸教,說法華經(jīng),使彼三乘歸于一極者。五、常住教,說涅槃經(jīng)以明佛果之常住者。又此五教如其次第名為有相、無相、抑揚、會三歸一、圓常。
劉虬所立五時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晉武都山隱士劉虬,初分頓漸二教,以華嚴經(jīng)為頓教,馀為漸教,漸教之中分五時。是唐土判教之嚆矢也:一、最初說提謂經(jīng),開五戒十善之人天教。二、成道后十二年中說阿含經(jīng)等,開三乘差別之教門。三、佛成道后三十年中說般若經(jīng)維摩經(jīng)等,說三乘同觀之空理。四、佛成道四十年后八年中說法華經(jīng),辨明一乘。五、佛臨滅度時,一日一夜中說涅槃經(jīng),明悉有佛性、佛性常住之理。是最后究竟之說也。凈影痛破之。見大乘義章一。
法寶所立五時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唐法寶約于機解之淺深,謂一代諸教,有五等之說時,亦名為五時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三深密教,四法華教,五涅槃教。又第二般若教以下,如其次第,亦名大乘教,三乘教,一乘教,佛性教。其所著一乘佛性究竟論說之。唯此書今僅存第三一卷,闕教判之章,不能知其詳細。惟略見于五教章通路記第五十而已。
五時八教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天臺宗所立。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說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別其說法之儀式(化儀之四教),與教法之淺深(化法之四教)。天臺四教儀曰:「天臺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東流一代圣教,罄無不盡?!?參見:五時教及八教)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天臺智者大師,判釋尊所說之法,為五時八教。五時是就時間的先后分出,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八教是就法的性質(zhì)分出,八教中又分為化法四教與化儀四教,化法是教化眾生的法門,即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化儀是教化眾生的儀式,即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
五濁增時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五濁者,住劫中自人壽二萬歲之時為始,初則其濁輕微,漸從時代之變化,而增高其度,在末法澆季之今時,愈益增長,故謂之五濁增時。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五濁逐漸增長的時期。在住劫中人壽由二萬歲的時候開始,世界便漸漸渾濁而不凈起來,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越來越渾濁不凈,尤其是在末法時代的今日,更是渾濁不堪,所以叫做五濁增時。
食時五觀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行事鈔下二曰:「今故約食時立觀以開心道,略作五門,明了論如此分之:初計功多少量他來處,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離過,四正事良藥,五為成業(yè)道。」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境雖有五,總束為三:初即觀食,二是觀身,三并觀心,從疏至親觀法次第?!?/div>
不時解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二種羅漢之一。阿羅漢之根性愚鈍,而待好時好緣解脫煩惱者,謂之時解脫;根性銳利,不必待好時好緣,隨意入定解脫煩惱者,謂之不時解脫。六種羅漢中前五者為時解脫,后一者為不時解脫。俱舍頌疏二十五曰:「后不動種性名不時解脫,謂是利根以不待時,便能入定,入心心解脫故?!?br />【三藏法數(shù)】
謂前法行利根之人,能于一切時中,進修善業(yè),不待時節(jié),及以緣具,而入于道,故名不時解脫。
方等時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臺家所判五時之第三。自成道已后十二年,于八年之間,說維摩經(jīng)金光明經(jīng)等之諸方等時期也。此諸經(jīng)名為方等者,由于方等三義中事方等之義。(參見:方等及五時各)
【佛學(xué)常見辭匯】
釋尊五時說法之第三時,此時在佛說阿含經(jīng)之后,因見一切聞法的人都已得到?jīng)Q定信心,于是大小乘并說,往往在說法中,貶抑小乘,褒贊大乘,以引起鈍根者恥小慕大,促其進趣菩薩位,在八年之間,曾講過勝鬘、維摩等經(jīng)。
【三藏法數(shù)】
眾機普被曰方,四教并談曰等。時者,謂次說方等諸經(jīng),如日照平地之時也。蓋由前鹿苑中說小乘法,二乘之人,得少為足,便謂究竟,故假維摩居士以呵斥之,使其恥小慕大。故說維摩、楞伽等經(jīng),是名方等時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別教、圓教也。)
六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晝?nèi)龝r夜三時合為六時也。晝?nèi)龝r為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為初夜中夜后夜。阿彌陀經(jīng)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刮饔蛴浂唬骸噶鶗r合成一日一夜,晝?nèi)谷??!埂居帧课魈熘ǚ忠粴q為六時。西域記二曰:「又分一歲為六時。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漸熱也。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盛熱也。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雨時也。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茂時也。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漸寒也。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盛寒也?!?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晝?nèi)龝r與夜三時,合稱為六時。晝?nèi)龝r是晨朝日中日沒;夜三時是初夜中夜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