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86,分213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待時
順時
時論
若時
秋時
失時
時看
圣時
時同
時務(wù)
漢時
時月
行時
時令
六時
《國語辭典》:待時(待時)  拼音:dài shí
等待時機(jī)。《文選。鐘會。檄蜀文》:「今邊境又清,方內(nèi)無事,蓄力待時,并兵一向?!?/div>
《國語辭典》:順時(順時)  拼音:shùn shí
1.按時。如:「記得順時,不可錯亂。」
2.順乎時宜、不悖時勢。《左傳。成公十六年》:「禮以順時,信以守物?!埂稌x書。卷六。元帝紀(jì)》:「應(yīng)天順時,受茲明命?!?/div>
《國語辭典》:時論(時論)  拼音:shí lùn
當(dāng)時的輿論。唐。白居易牛僧孺監(jiān)察御史制〉:「訪諸時論,宜當(dāng)朝選?!?/div>
《漢語大詞典》:若時(若時)
(1).此時,現(xiàn)在。《公羊傳·定公四年》:“君如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時可矣。”
(2).那時,當(dāng)時。《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今無若時之急,而使公卿大夫并與廝徒共供事役,聞之四夷,非嘉聲也,垂之竹帛,非令名也?!?/div>
《駢字類編》:秋時(秋時)
漢 宋子侯 董嬌饒詩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fù)芬芳。
分類:秋時
《國語辭典》:失時(失時)  拼音:shī shí
錯失機(jī)會?!墩撜Z。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聊齋志異。卷一。王成》:「成心愿盈溢,惟恐失時。」
《駢字類編》:時看(時看)
宋 陸游 和范舍人書懷 客中常欠尊中酒,馬上時看檐上花。
分類:時看
《漢語大詞典》:圣時(聖時)
圣明之時。 唐 張說 《奉和御制》:“大塊鎔羣品,經(jīng)生偶圣時?!?宋 楊萬里 《三月二十六日殿試進(jìn)士待罪集英殿門》詩:“諸儒莫作公孫士,千載何曾遇圣時?!?清 徐氏 《寄子》詩:“絲毫不用南中物,好作清官答圣時。”
分類:圣時圣明
《駢字類編》:時同(時同)
唐 杜甫 洞房 系舟今夜遠(yuǎn),清漏往時同。
《韻府拾遺 東韻》:漢書敘傳淑人君子時同功異沒世遺愛民有馀思述循吏傳
分類:時同
《國語辭典》:時務(wù)(時務(wù))  拼音:shí wù
1.當(dāng)世的要務(wù)?!稘h書。卷七。昭帝紀(jì)。贊曰》:「光知時務(wù)之要,輕繇薄賦,與民休息?!埂痘ㄔ潞邸返谒牧兀骸冈t中外文武及軍民人等,直言時務(wù)?!?br />2.及時的農(nóng)事?!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jì)》:「方春東作,宜及時務(wù)?!箷x。陶淵明〈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二首之二:「秉耒歡時務(wù),解顏勸農(nóng)人。」
3.時節(jié)、時候。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三折:「冬至來一百五日,正是那寒食時務(wù)?!?/div>
《駢字類編》:漢時(漢時)
唐 王昌齡 出塞二首 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分類:漢時
《漢語大詞典》:時月(時月)
(1).四時和月分。書·舜典:“協(xié)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孔 傳:“合四時之氣節(jié),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學(xué)者不以時月考之,每語屯田,必為稱首,可笑。”
(2).時間;時候。后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今若斷斯織也,則損失成功,稽廢時月。” 宋 曾鞏 《請西北擇將東南益兵札子》:“至於 廖恩 之鼠竊,而能稽誅於時月者,蓋由追討之兵不足, 恩 已自歸,而所遣北兵,猶在道路。則東南之寡弱,蓋可知也?!?明 唐順之 《條陳海防經(jīng)略事疏》:“緊急時月, 蘇 松 兵備暫駐 崇明 , 寧 紹 兵備或海道內(nèi)推擇一人暫駐 舟山 ?!?br />(3).指節(jié)令。 晉 張華 《上巳篇》:“姑洗應(yīng)時月,元巳啟良辰?!?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明帝紀(jì)》:“自今鱗介羽毛,肴核眾品,非時月可採,器味所須,可一皆禁斷,嚴(yán)為科制?!?/div>
《國語辭典》:行時(行時)  拼音:xíng shí
名望、權(quán)勢重于一時?!兑佰牌匮浴返谝话嘶兀骸改莾晌皇欠坷锢蠋煟莾晌皇前嘀蓄^役,都是極行時的,不可輕慢了他。」
《國語辭典》:時令(時令)  拼音:shí lìng
1.按時節(jié)所頒布的政令?!抖Y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br />2.歲時節(jié)令。如:「時令已至中秋,暑氣漸散,早晚會有些許涼意。」唐。王維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詩:「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div>
《漢語大詞典》:六時(六時)
(1).攻伐他國的六種時機(jī)。逸周書·武紀(jì):“伐國有六時、五動、四順。間其疏,薄其疑,推其危,扶其弱,乘其衰,暴其約,此謂六時?!?br />(2).佛教分一晝夜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后夜。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乃起九層磚墖,形相巍然,六時虔拜?!?吳兆宜 注:“《龍樹十住論》:菩薩晝夜各有三時,於此六時禮拜十方諸佛?!?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六時合成一日一夜,晝?nèi)谷!?唐 李商隱 《題白石蓮華寄楚公》詩:“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清 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之三:“已悔六時違凈業(yè),誰傳四始立詩宗?!?br />(3).古分一晝夜為十二時,晝夜分言,則謂“六時”。常以指白日。《南齊書·武帝紀(jì)》:“喪禮每存省約,不須煩民。百官停六時入臨,朔望祖日可依舊?!?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五娘到京知夫行蹤》:“七寶樓晶光耀日,六時里頻響洪鐘?!?清 周亮工 《須江延醫(yī)》詩:“過嶺人傳多瘴癘,六時茗粥自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