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67,分105頁顯示  上一頁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時語
動時
時邁
背時
時空
朝時
授時
時思
時度
時朝
時遇
時對
依時
時鳴
靜時
《漢語大詞典》:時語(時語)
當時的口語。 章炳麟 《秦獻記》:“諸子所以完具者,其書多空言不載行事,又其時語易曉,而口耳相授者眾?!?/div>
《駢字類編》:動時(動時)
李邕謝書上考表:鑒以薄能,光賜上考。御詞激物,睿獎動時。
分類:動時
《國語辭典》:時邁(時邁)  拼音:shí mài
《詩經(jīng)。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jù)〈詩序〉:「時邁,巡守告祭柴望也?!够蛞嘀讣牢渫踔?。本章二句為:「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div>
《國語辭典》:背時(背時)  拼音:bèi shí
1.不合時宜。《文選。張協(xié)。七命》:「圣人不卷道而背時,智士不遺身而匿跡。」《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說了他們,他們還要笑我說背時的話,你說可要氣死了人!」
2.倒楣、時運不濟?!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九回:「茍才道:『不過不肯信任我們這背時的人罷了!』」也作「悖時」。
《國語辭典》:時空(時空)  拼音:shí kōng
時間及空間。如:「他自幼出國,雖時空阻隔,但我倆的感情仍是歷久彌新?!?/div>
《駢字類編》:朝時(朝時)
周禮見朝市下。
分類:朝時
《國語辭典》:授時(授時)  拼音:shòu shí
敬記天時以授人,使不失農(nóng)時。語本《書經(jīng)。堯典》:「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躬q如后世的頒行歷書?!段倪x。張衡。東京賦》:「規(guī)天矩地,授時順鄉(xiāng)。」宋。蘇軾謝賜歷日詔書表〉:「授時賦政,亦郡守之常?!?/div>
《駢字類編》:時思(時思)
孝經(jīng):春秋祭祀,以時思之。韓詩外傳:文侯曰:黍離何哉?對曰: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文侯曰:怨乎?曰:非敢怨也,時思也。
《漢語大詞典》:時度(時度)
(1).謂按時。墨子·節(jié)葬下:“若茍亂,是祭祀不時度也。”
(2).時候。《西游記》第二八回:“ 大圣 ,不論甚么時度,他逐日家在這里纏擾。”
分類:時候按時
《漢語大詞典》:時朝(時朝)
(1).謂依四時而朝見。《公羊傳·桓公元年》:“諸侯時朝乎天子?!?何休 注:“時朝者,順四時而朝也?!?br />(2).隨時朝見。晏子春秋·雜上十一:“於是令刖跪倍資無征,時朝無事也?!?張純一 校注:“不必有事,隨時可朝?!?/div>
《國語辭典》:時遇(時遇)  拼音:shí yù
一時的恩遇。《晉書。卷九三。外戚傳。王蘊傳》:「卿居后父之重,不應妄自菲薄,以虧時遇。」
《駢字類編》:時對(時對)
詩見時周下。
《國語辭典》:依時(依時)  拼音:yī shí
按照預定的時間。如:「他每天依時作息,生活極有規(guī)律。」
《駢字類編》:時鳴(時鳴)
王維鳥鳴澗詩: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朱子行視武夷精舍作:好鳥時一鳴,王孫遠相喚。
分類:時鳴
《駢字類編》:靜時(靜時)
唐 韓偓 冬日 愁處雪煙連野起,靜時風竹過墻來。
唐 韓偓 高處營巢親鳳闕,靜時閑語上龍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