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胡時化(1536年—?),字惟權(quán),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民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十四名,三甲第一百三十名進士。授知縣,萬歷五年(1577年)七月考選江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七年二月升河南僉事,九年二月升廣東左參議,十二年四月被革職。
人物簡介
黃時雨,字化之,直隸蘇州府常熟縣人,民籍。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九名,萬歷二年(1574年)會試聯(lián)捷第九十三名,登進士第三甲第十二名。除刑部主事,遷郎中。萬歷十年(1582年)擔(dān)任廣東惠州府知府。升嶺西副使。遷云南參政。乞歸養(yǎng),卒。
人物簡介
蔣時馨,字德夫,福建漳州府漳平縣人,軍籍。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七名,萬歷五年(1577年)聯(lián)捷丁丑科會試第四十九名,登三甲第二十六名進士。
人物簡介
黎天祚,原名時昌。東莞人。明神宗萬歷四年(一五七六)舉人,授浙江永康教諭。升福建詔安知縣,遷廣西新寧知州,晉府長史。民國張其淦《東莞詩錄》卷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李盛時,字伯行,直隸保定府易州人,民籍。隆慶四年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八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二名,登三甲第二百四十一名進士。
人物簡介
【生卒】:1536—1606 【介紹】: 明浙江仁和人,字時祥,號桐岡。嘉靖四十四年進士。授絳州知州。歷濟南知府、福建布政使,進副都御史,巡撫山東,請加強海防。萬歷二十年,以兵部左侍郎經(jīng)略朝鮮、薊遼等處軍務(wù),與李如松援朝鮮。次年,擊敗日本軍,收復(fù)平壤、開城、王京。時兵部尚書石星主撤兵議和,遂被召還。尋乞歸。有《朝鮮復(fù)國經(jīng)略》。維基
宋應(yīng)昌(1536年10月—1606年2月),字思文,一字時祥,號桐岡,浙江杭州府仁和縣人,明朝軍事人物,曾參與萬歷朝鮮之役。其先為浙江越州人,后遷至杭州。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會試第三百九十九名,二甲第二十名進士。禮部觀政,隆慶元年(1567年)六月授絳州知州,四年五月升刑部員外郎,十二月考選戶科給事中,五年五月升刑科右給事中,六年五月升禮科左給事中,丁憂歸。萬歷三年(1575年)二月復(fù)除禮科左給事中,四月巡視京營,七月升濟南府知府,八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十一年二月升河南右參政,十二年七月升山東按察使,十四年正月升江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升福建左布政使,二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籌建營衛(wèi)巡司,有政聲。二十年(1592年)四月升大理寺卿,六月升工部右侍郎,八月改兵部右侍郎,往保定、薊鎮(zhèn)、遼東等處經(jīng)略備倭事宜。萬歷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集結(jié)二十萬大軍入侵朝鮮半島,朝鮮兵望風(fēng)奔潰,“浹旬之間,三都失守,八方瓦解”,日軍長驅(qū)直入,攻陷首都漢陽(今首爾)。國王李昖倉皇逃難,向明朝求援。宋應(yīng)昌亦以為:“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于泰山矣。”是年八月十九日,應(yīng)昌以兵部右侍郎經(jīng)略備倭軍務(wù),九月離京,與遼東總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率軍共赴朝鮮。戰(zhàn)爭初期宋應(yīng)昌駐扎遼東籌糧,十二月二十六日,宋應(yīng)昌的贊畫袁黃與李如松率師東渡鴨綠江。萬歷二十一年正月八日,李如松先后收復(fù)平壤、開城。宋應(yīng)昌的南軍繼承了戚家軍優(yōu)良傳統(tǒng),軍紀良好,所至秋毫無犯。李如松的北軍殺良冒功,引發(fā)南北軍矛盾。萬歷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宋應(yīng)昌抵達朝鮮。二十七日,明軍在碧蹄館輕敵戰(zhàn)敗,李如松大兵退守開城。此時明軍乏糧,死傷又多,士氣十分消沉。隨著明軍失利,戰(zhàn)爭進入和談階段。是年三月初,小西行長移書沈惟敬,再次“懇求封貢東歸”,宋應(yīng)昌起用沈惟敬,命其前往日營交涉,催促日軍撤退,并送還王子。兵部尚書石星極力用封貢促使日軍撤退,得到內(nèi)閣輔臣趙志皋的支持。朝鮮君臣明確向明朝政府提出拒絕和談的要求。宋應(yīng)昌鑒于軍隊疲困又無戰(zhàn)功,也樂于推掉責(zé)任。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中日雙方就和談達成協(xié)議后,日軍開始南撤。宋應(yīng)昌建議留兵防守,反對兵部尚書石星全面撤兵,遂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引疾歸。同年十二月,正式卸任,由薊遼總督顧養(yǎng)謙代理御倭事務(wù)。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科道拾遺,冠帶閑住。晚年隱居西湖孤山。三十四年(1606年)卒,年七十一。著有《道器圖說》、《心徑茅鋤》、《窺測陳筌》、《經(jīng)略復(fù)國要編》等。
人物簡介
王宗載(1536年—?),字時厚,號又池,湖廣承天府京山縣人,軍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二十九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一百三十三名,三甲第五十八名進士。授浙江海鹽縣知縣,四十四年十一月選授廣西道試監(jiān)察御史,巡視北城,隆慶元年(1567年)巡按福建,三年平定閩廣巨寇曾一本,任紀功御史,八月還京,六年六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九月改北太仆寺少卿,不久自陳罷免。萬歷六年(1578年)十一月起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七年二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不久進左少卿,八年升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十年四月升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十一年正月以張居正邪黨被問罪,九月以劉臺案被遣戍充軍。
人物簡介
習(xí)孔教(1536年—1597年),字時甫,號豫川,江西吉安府廬陵縣人,民籍,嘉靖戊午解元,隆慶戊辰進士。官至南京禮部侍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江西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登第三甲第一百名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升編修,萬歷五年(1577年)八月升修撰,十月以疏救翰林院編修吳中行、檢討趙用賢等人得罪首輔張居正,十一月以考察降調(diào)。萬歷六年,貶任泉州府推官,升邵武府同知,得罪官僚,被革職,后歸鄉(xiāng)。張居正死后起用,擔(dān)任南京禮部郎中,十二年五月升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歷任右春坊右諭德掌南京翰林院事,十七年三月以親老乞歸。二十年八月起復(fù)為詹事府少詹事掌翰林院印信,二十一年四月升南京禮部右侍郎,二十二年正月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
人物簡介
高時(1537年—?),字師孔,山東濟南府濟陽縣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五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三百三十七名,三甲第四十九名進士。萬歷九年任徽州府知府,十四年正月升浙江副使,丁憂歸。十七年十月復(fù)除河南副使、整飭密云兵備,歷官山西副使,二十年六月升右參政,駐札井陘。二十二年十月升陜西按察使,二十四年正月升山西右布政使,二十五年四月升本省左布政。
人物簡介
劉自化(1537年—?),字伯時,號少嵐,陜西西安府高陵縣人,民籍。陜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二十二名進士。戶部觀政,本年八月授戶部主事,隆慶元年(1567年)十一月升員外,二年九月調(diào)重慶府通判,三年四月升南戶部主事,六月升南刑部員外,四年八月升南戶部郎中,五年二月調(diào)戶部,萬歷二年(1574年)正月升岳州知府,六年九月調(diào)登州府,九年十月升山東運使,丁憂。十四年十二月復(fù)除兩浙運使,十七年正月考察調(diào)簡。
人物簡介
盛當時(1537年—?),字明輔,號淳庵,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聯(lián)捷乙丑科三甲第一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本年六月授大理寺左評事,四十五年十二月升右寺副,隆慶元年(1567年)十一月升兵部主事,本月調(diào)吏部,三年二月升湖廣僉事,五年正月考察致仕。
人物簡介
楊逢時(1537年—?),字景渚,號春宇,湖廣荊州府江陵縣人,隸荊州衛(wèi)遠安千戶禦所軍籍,祖籍湖南城步。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湖廣鄉(xiāng)試解元,萬歷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進士,治易經(jīng)。初授南京戶部貴州司主事、萬歷二十四年晉南京戶部揚州鈔關(guān)榷關(guān)員外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出為廣東高州府知府、萬歷三十二年九月擢廣西提學(xué)副使、三十五年四月遷四川參政。史書評價其潛心理學(xué),制舉藝力,追先正中,清廉且有冰鏡之譽;仕宦二十年,歿之日,家不能具含斂,清望為當世第一。
人物簡介
羅萬程,字時騰,江西建昌府廣昌縣人,民籍。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江西鄉(xiāng)試第八十九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五十九名,登三甲第二百二十三名進士。授福清縣知縣。
人物簡介
宋國相,字時佐,山東濟南府濱州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三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七名進士。萬歷七年,接替韓容,擔(dān)任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知縣,后由胡旦接任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