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明智  拼音:míng zhì
有智識、有遠見?!段倪x。王褒。四子講德論》:「故有圣賢之君,必有明智之臣。」《文選。顏延年。陶徵士誄》:「孰云與仁,實疑明智。」
《國語辭典》:明智之舉(明智之舉)  拼音:míng zhì zhī jǔ
聰明、有理智的行為。如:「你能把握現(xiàn)在,奮發(fā)圖強,真是明智之舉?!?/div>
《漢語大詞典》:識明智審(識明智審)
識見明敏,智慮周詳。 宋 張琰 《〈洛陽名園記〉序》:“且夫識明智審,則慮事精而信道篤。”
《國語辭典》:明知  拼音:míng zhī
清楚的知道?!段倪x。枚乘。上書重諫吳王》:「此其與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紅樓夢》第六一回:「我心里明知不是他偷的,可憐他害怕都承認了?!?/div>
《國語辭典》:明哲  拼音:míng zhé
明智、深明事理?!度龂?。卷一八。魏書。李通傳》:「曹公明哲,必定天下。」《文選。陸機。演連珠五○首之一三》:「是以明哲之君,時有蔽壅之累?!?/div>
《漢語大詞典》:睿圣(睿聖)
(1).明圣;明智。常指帝王圣明。國語·楚語上:“昔 衛(wèi)武公 年數(shù)九十有五矣,猶箴儆於國……及其沒也,謂之 睿圣武公 ?!?韋昭 注:“睿,明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鄭興傳》:“昔 文王 承積德之緒,加之以睿圣,三分天下,尚服事 殷 。” 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中》:“國家患難,今古何殊,自非睿圣欽明不能安輯。” 金松岑 《文學(xué)上之美術(shù)觀》:“依乎前詁,孝慈於焉誌哀;逮乎后解,睿圣因以述德?!?br />(2).指圣明的帝王。 宋 曾鞏 《謝中書舍人表》:“晚逢睿圣,獨賜收憐?!?/div>
《國語辭典》:睿哲  拼音:ruì zhé
圣明,多用為臣子歌頌君王之詞?!段倪x。張衡。東京賦》:「睿哲玄覽,都茲洛宮。」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徵圣》:「妙極生知,睿哲惟宰?!?/div>
《漢語大詞典》:英睿
(1).猶明智。多用于頌揚人主。 南朝 梁 劉孝標 《辨命論》:“覩 湯 武 之龍躍,謂龕亂在神功;間 孔 墨 之挺生,謂英睿擅奇響。” 宋 王安石 《西帥》詩:“吾君英睿超 光武 ,良將西征捍 隗囂 ?!?span id="h6fvnhy" class="book">《明史·李默傳》:“﹝ 默 ﹞言:‘ 漢武 、 唐憲 以英睿興盛業(yè),晚節(jié)用匪人而敗?!?br />(2).指英明之君。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四:“ 鯀 瞍誕英睿, 唐 虞 育昏孽。”
《漢語大詞典》:宣哲
明哲;明智。《詩·周頌·雝》:“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中:“宣哲,猶明哲也,《大雅·烝民》篇‘既明且哲’是也?!?晉 潘岳 《司空密陵侯鄭袤碑》:“允恭克讓,宣哲清明?!?章炳麟 《魏武帝頌》:“宣哲惟武,民之司命?!?/div>
分類:明哲明智
《國語辭典》:神明  拼音:shén míng
1.一切神的通稱。《易經(jīng)。說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贊于神明而生蓍?!?br />2.精神?!肚f子。齊物論》:「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br />3.如神般的通曉、明白。《漢書。卷一○○。敘傳上》:「及它隱伏,旬日數(shù)得??ぶ姓鹄酰谭Q神明?!?/div>
《國語辭典》:高明  拼音:gāo míng
1.秉性高亢明爽?!渡袝?。洪范》:「沉潛剛克,高明柔克?!?br />2.高超明智?!稘h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缸鹌渌劊瑒t高明矣?!购笠仓讣妓嚫叱瑸楦呙鳌!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复笸跏歉呙鬟h見的,不消鄉(xiāng)民多說?!埂都t樓夢》第四五回:「只是你吃他們的藥總不見效,不如再請一個高明的人來瞧一瞧,治好了豈不好?!?br />3.對人的敬詞。《后漢書。卷四○。班彪傳上》:「如蒙徵納,以輔高明?!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换兀骸肝覀?nèi)齻€人要去殺他,恐怕只要送死,不會成事罷。高明以為何如?」
4.富貴、勢位高的人?!稌?jīng)。洪范》:「無虐煢獨而畏高明?!?jié)h??兹凇措s詩〉二首之一:「高明曜云門,遠景灼寒素。」
5.高而明亮之處,指樓臺?!抖Y記。月令》:「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br />6.縣名。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西南,瀕西江支流滄江北岸。
7.人名。字則誠,號菜根道人。生卒年不詳。明永嘉平陽人,一作溫州瑞安人。初仕元,官至處州錄事。明太祖徵召,以老病辭還,享年七十多歲。所作《琵琶記》,世推為南曲正宗,又著有《柔克齋集》。
《國語辭典》:明明  拼音:míng míng
1.明察至極。《詩經(jīng)。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臨下土?!箷x。束皙補亡〉詩:「明明后辟,仁以為政?!?br />2.明舉賢才?!稌?jīng)。堯典》:「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cè)陋?!弧箷x。陸機漢高祖功臣頌〉:「明明眾哲,同濟天網(wǎng)。」
3.黽勉,努力。《詩經(jīng)。魯頌。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jié)h。楊惲 報孫會宗書:「明明求仁義,??植荒芑裾撸浯蠓蛑庖??!?br />4.明顯,顯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這個明明借此勾引人。」《紅樓夢》第七一回:「巴巴兒的傳進你來,明明戲弄你,頑耍你。」
《國語辭典》:開明(開明)  拼音:kāi míng
1.由野蠻進化到文明。
2.思想開通,不頑固守舊。如:「他的父母親都是思想開明的人?!?/div>
《漢語大詞典》:開明獸(開明獸)
傳說中的神獸名。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 昆侖 南淵深三百仞。 開明獸 身大類虎而九首,皆人面,東嚮立 昆侖 上?!?袁珂 校注:“ 開明獸 即《西次三經(jīng)》神 陸吾 也?!卑矗?span id="lpgxk9r" class="book">《莊子·大宗師》稱 肩吾 。亦省稱“ 開明 ”。 晉 郭璞 《山海經(jīng)圖贊·海內(nèi)西經(jīng)·開明》:“ 開明 天獸,稟茲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眎 崑山 ,威懾百靈。” 明 劉基 《述志賦》:“ 開明 怒目而電視兮,貔豹吼而山裂。”
分類:神獸
《漢語大詞典》:知通
知州和通判的并稱。 宋 李綱 《乞正李宏擅殺馬友典刑奏狀》:“強取錢糧,凌逼知通,跋扈恣橫。” 宋 岳飛 《奏收復(fù)唐鄧州信陽軍差官狀》:“除已開具隨 郢州 襄陽 府知通職次姓名奏聞外,今契勘 唐 、 鄧州 信陽軍 知通籤判職次姓名下項。”
明智通達。《孔子家語·五帝德》:“﹝ 舜 ﹞睿明知通,為天下帝?!币槐咀鳌?智通 ”。 漢 賈誼 新書·數(shù)寧:“及今,天下集於陛下,臣觀寬大知通,竊曰足以操亂業(yè),握危勢,若今之賢也?!?/div>
《國語辭典》:英明  拼音:yīng míng
才干卓越而有遠見。如:「英明的領(lǐng)袖?!埂稏|周列國志》第一○四回:「秦王年長,英明過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