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霖(16世紀—17世紀),字潤甫、??嵻,河南開封府祥符縣人,匠籍。王霖曾祖封王臣,祖父知縣王錫祚,父親知縣王上聞,母親孺人李氏,早年出身縣學增廣生,以《詩經(jīng)》中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河南鄉(xiāng)試舉人第四十四名,二十九年(1601年)會試中式第一百九十五名,成三甲進士,獲授德平知縣。到縣前夜半在村中聽到鬼哭聲,他彷佛看見床下有人叩頭,至早上后他命人開挖土地,發(fā)現(xiàn)有一條死去不久的尸體,頸項有縊痕,調(diào)查后知悉兇手貪圖死者財物殺害對方,因此將兇手正法,人稱神明。之后王霖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升任南京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曾彈劾李廷機、趙世卿、詹沂等人,到三十八年(1610年)再升為山東按察司僉事;辭官后以詩酒自娛。兒子王紀昭,是康熙六年進士。
人物簡介
王思誠,號明室,山東濟南府蒲臺縣人。明末政治人物。祖父王爾彥,隆慶庚午科舉人,任睢州訓導,升大名縣知縣。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會試三百二十四名,未殿試,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三甲進士。大理寺觀政,五年授大同府推官。
人物簡介
杜文煥(1577年—?),字伯闇,號明華,河南開封府太康縣人。萬歷三十一年癸卯科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吏部觀政,三十八年授戶部主事,四十年管理臨清鈔關(guān),升員外郎,四十一年升郎中,出為池州府知府,四十三年調(diào)任寧國府,四十六年五月,升為陜西督糧道副使。天啟元年(1621年)閏二月,升為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清軍驛傳道,三年丁憂。按《太康縣志》:李氏,參政杜文煥妻,寇至,墜樓而死。
人物簡介
馮明玠(16世紀—17世紀),字五玉,號忝生,松江府華亭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馮明玠是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成進士,獲授澄海知縣,用文治理當?shù)?,當?shù)厝遂朐诿蚂?。不久升任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彈劾監(jiān)軍郎中張若麒貪功而戰(zhàn)敗,應(yīng)治理其罪行;巡按山西時因清兵攻入而遭削籍。弘光帝繼位,起用他為廣西道御史,和劉呈瑞、畢十臣、郝錦、姚士恒都有正直名聲,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耿志煒(?—1637年),字明夫,號孟諸,別號逸園,陜西西安府武功縣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荊州府推官,荊俗健訟,煒遇訟者必先以大義喻之,令歸思三日,然后理。有一繼母訟前室子者,煒曰:汝訴先室子,彼必仇汝子,是汝自戕汝子也。令歸思之,遂為母子無間。荊地瀕江,澌洋二洲屢被水害,煒筑堤三千馀丈,人得樂業(yè),稱其堤曰耿公堤。擢吏部,以宦監(jiān)用事請告歸。崇禎元年(1628年),再起銓衡,內(nèi)勵冰操,外營劇務(wù),尋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以母老告歸,卒于家。有《逸園新詩》一卷。
人物簡介
侯安國,字德徵,號晉明,河南歸德府永城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以易經(jīng)登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任海門縣知縣,調(diào)繁休寧縣,天啟四年甲子應(yīng)天同考,行取,授南京刑部主事,歷本司員外郎、郎中,調(diào)吏部稽勛司郎中。歷升浙江金衢道副使、糧儲道參政、徽寧道按察使,加浙江右布政使,歷山東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
人物簡介
李際明,字幼安,號白水,山東青州府安丘縣軍籍。李際明出生之日,其門前地中忽有聲如雷,其父異之,遂為細究,得泉一眼,味極甘冽,稍疏之流為溪,父為此更加鐘愛際明,因自號所居之地名為甘泉。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初授衛(wèi)輝府推官,歷刑部員外郎,官至南兵部職方司郎中。崇禎二年三月,南京戶部尚書鄭三俊疏言見任兵部職方司郎中李際明禽白蓮教,妄殺平民,欺上官而得薦,賄奸人而驟升,倡議鳩工,不顧小民膏血,治品供獻,務(wù)得守者歡心,并造胡監(jiān)生祠,不時拜祭,威撥陵軍六十守其私衙,故知珰薦之,與名不負,此膝之久屈。
人物簡介
熊胤震,字羽青,號冷泉,四川敘州府富順縣人。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任陜西臨洮府推官。弟熊胤豐,字羽明,與兄同科舉人,官北京北城兵馬司,曾與御史|楊維垣一起查抄魏良卿家產(chǎn)。
人物簡介
黎國器,字慶明,河南睢州(今睢縣)人。萬歷四十年壬子科舉人,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進士。初授歷城縣知縣,擢刑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出任湖廣襄陽府知府。崇禎元年二月,升為山西按察司副使。
人物簡介
門洞開,字啟鑰,一字啟明,真定府晉州安平縣(今河北省安平縣)人。明末政治人物。中萬歷二十八年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授山東文登縣知縣,四十八年調(diào)任樂安縣。天啟二年任國子博士,遷工部虞衡司主事。天啟六年閏六月,工部尚書薛鳳翔彈劾他圖差爭競,當堂咆哮,凌轢同僚,被勒令閑住。遂與薛鳳翔結(jié)仇,天啟七年,遣其子門拱極于十一月二十一日投書通政司,彈劾薛鳳翔,并及太仆寺卿沈自彰、通政使呂圖南等人,十二月被削籍為民,遂于安平城西筑依隱園,潛心作詩,著有《依隱園集》。終年七十四。
人物簡介
韋明杰,字叔萬,號青霞,浙江湖州府烏程縣民籍長興縣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進士,授江西萬載縣知縣,值增餉加派,民不堪命,申請少派。又纂修縣志,捐俸重修文廟、城隍廟、鳳真閣等。著有《吁天四議》、《康樂民隱》、《聽雨齋集》。
人物簡介
世淳,字中明,必達子。萬歷戊午舉人,累官隨州刺史。闖賊亂襄、鄧間,攻隨城,淳以死守,相持七晝夜。食盡援絕,城陷,淳單騎巷戰(zhàn)。賊脅之下馬,淳罵曰:有死州官,無下馬州官也!飛矢貫頤,眼鼻橫斷。既墜馬,猶罵不絕口。仲子肇梁抱父尸罵賊,賊殺之。臨死,語州人曰:印埋廨后,好護還官。淳妾趙氏,亦罵賊死,仆從死者十八人。按臣上其事,贈太仆少卿,賜祭葬,恩蔭肇梁,贈助教,命楚、浙并建祠焉。
人物簡介
袁思明(1578年—1612年),字用晦,號廣源,南直隸松江府華亭縣軍籍。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應(yīng)天府舉人,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初授南京禮部主事,升祠祭司郎中,三十九年七月拾遺,以浮躁降調(diào)兩浙鹽運判官。四十年卒。
人物簡介
朱本吳,字生明,號澹修。浙江杭州府錢塘縣民籍直隸宜興縣人。官至陜西左布政使。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聯(lián)捷丙辰科錢士升榜三甲進士。授廣東潮州府潮陽縣知縣,期間多次修復因颶風損壞的城墻城防。達濠三寮四顧臺碑記:“此臺總截濱海要路,四顧海澳。東顧蓮澳,東南顧廣澳,南顧錢澳,北望馬耳澳,西應(yīng)河度門,五顧無遺,一方保障。建自天啟元年,邑侯朱君諱本吳,號澹修,浙杭錢塘人,系明進士,申詳兩院,道府委官鼎建,劄兵防守,此萬年鞏固基也。特書之,以垂不朽?!蔽暮笫鹂睿骸扒岸浇ü俪标柨h縣丞豫章劍邑傅高麟,后督宅官潮陽縣縣丞金陵云陽賀煜 仝書記,督工官招寧司巡檢趙應(yīng)忠,效勞冠帶耆民莊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