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78,分179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皇甫惟明
王君(威明 晉昌縣伯 )
王希明(丹元子、青羅山布衣、青蘿山布衣 )
王智明
葉慧明(德昭 )
張季明
張景明
韋明揚(yáng)
盧正己(元裕 子寬 )
孟匡明(別稱 孟匡朝 )
釋慧明( 丹陽公 陳 )
李叔卿(萬 )
僧明瓚(別稱 懶瓚、懶殘 大明禪師 )
蕭昕(中明 晉陵郡公、晉陵侯 )
崔明允
皇甫惟明 朝代:盛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6 【介紹】: 唐人。玄宗開元十七年,為忠王友,因奏事面陳與吐蕃通和之便,詔充使往吐蕃通問。天寶元年,為隴右節(jié)度使,破吐蕃大嶺等軍。又攻石堡城,不能克。五載,兼河西節(jié)度使、鴻臚卿。旋因與韋堅(jiān)善,為李林甫所劾,貶播州太守。尋被殺于黔中。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七
惟明。天寶元年官隴右節(jié)度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瓜州常樂人,字威明。初事郭知運(yùn)為右衛(wèi)副率,知遠(yuǎn)卒,代為河西、隴右節(jié)度使。玄宗開元十四年,以擊破吐蕃功遷大將軍,封晉昌縣伯。后涼州回紇、契苾、思結(jié)、渾四部叛,君夐與之力戰(zhàn),兵盡而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時人,號丹元子,又號青羅山布衣。玄宗開元年間以方技為內(nèi)供奉,待詔翰林。嘗奉命編《太乙金鏡式經(jīng)》。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該書七言,有韻,系我國古代以詩歌形式介紹全天星官之天文學(xué)重要著作。首創(chuàng)將整個天空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個天區(qū)。每區(qū)包含若干星官、數(shù)量、位置。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號丹元子,又號青蘿山布衣,玄宗開元間人。長于天文術(shù)數(shù),曾為內(nèi)供奉、翰林待詔。著有《丹元子步天歌》1卷,凡七言歌行31首,歷述三宮二十八宿星象之方位及變化?!?a target='_blank'>通志·天文略》全部收入。又著《太乙金鏡式經(jīng)》10卷,今存。事跡據(jù)《新唐書·藝文志三》及上引二書參定。《全唐詩續(xù)拾》收詩31首。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希明。開元時人。自號青羅山布衣。
王智明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四百
智明。開元時擢書判拔萃科。
葉慧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道士。括州括蒼人,字德昭。三代為道士,有攝養(yǎng)占卜之術(shù)。唐初在世。玄宗開元初,因子葉法善貴,贈銀青光祿大夫、歙州刺史,李邕為撰碑。
張季明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二
季明。開元時官吏部員外郎。
張景明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二
景明。開元時官侍御史。
韋明揚(yáng)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玄宗開元十八年,自右清道府率授湖州刺史。遷趙州刺史。后官華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2—770 【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本名元裕,字子寬。明經(jīng)及第。四佐大邑,三歷京掾。玄宗天寶中,為戶部員外郎。肅宗至德中,為蜀郡長史、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典通義、唐安二郡,以理平遷通州刺史、七州采訪防御使。入朝累官刑部侍郎,草具科條,成《刑錄》三卷。代宗初,自太府卿授工部尚書、東都留守。改太子賓客。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七
正己字子寬。初名元裕。代宗賜今名。元宗幸蜀。命典通義唐安二郡。累遷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采訪使太子賓客。大歷五年卒。贈太子少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玄宗開元二十六年任翰林供奉。遷左拾遺。天寶二年,因試判失準(zhǔn),貶賀州。又曾任御史、左司員外郎。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里不詳。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任翰林供奉。后任左拾遺。天寶二年(743)因試判失準(zhǔn)而貶賀州。又曾任御史、左司員外郎。事跡散見《封氏聞見記》卷四與卷八、《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二等,另參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唐翰林供奉輯錄》?!?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誤署作孟匡明。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
匡朝。開元末官御史。遷左司員外郎。擢翰林學(xué)士。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漢太丘長陳寔之后。晉永嘉南渡。曾祖仲文佐命于陳。封丹陽公。祖令雙溪谷熟二縣??剂钐m陵。遂家焉。明則蘭陵產(chǎn)也。丱歲舍父母出家。受具習(xí)律。嘆曰。自神禹以功有天下。而刑戮滋生。伯成子高棄其諸侯以耕。而況我輩之學(xué)空寂者乎。紛紛諍論。一何至于此極哉。乃詣方巖究心法。天寶初。將游五臺。會淮汴阻兵不果。仍筑蘭若三所于宛陵之石門。先是其地苦虎狼之暴。俗尤嗜弋獵。自明以慈悲化攝。皆革心不相傷忤。五年戾止魚陂。時有瑀公。神異僧也。見曰。南祖?zhèn)鹘唐兴_。來何晚也。他日與登魚陂之顛。見東南有峰。秀拔可愛。因指以謂瑀公曰。告宿緣在茲。庶幾其可得乎。八年詔天下度人。州將韋南金。舉明高行。黑白狀請。隸州之寧化道場。明辭。改隸佛川。即魚陂所望之峰也。按郡志。地故梁吳筠宅也。昔有于青山之南。斸出古佛二軀。而水隨以騰涌。由是其地得名。旁有吳王古祠。巫以禍福撼閭里。致血祭。明至泊舟祠下。風(fēng)雨驟作。林木屋瓦飛折。頃之霽。一偉丈夫。前拜。謁受戒。且請徙道場其地。及道場之徙。偶獲銅盤土中。盤底銘慧明字。建中元年正月十二日。示疾以逝。壽八十四。臘五十一。樹塔于寺之西山。而葬靈輿焉。得法弟子?;劢饣勖羧缰?。菩薩戒弟子。刺史盧幼平顏真卿。獨(dú)孤問俗杜位裴清。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六 興福篇第九之一
釋慧明。俗姓陳氏。漢太丘長寔之后。世居穎川。永嘉南渡祖為司徒掾。曾祖仲文有佐命于陳封丹陽公。祖為雙溪谷熟二縣令??紴樘m陵長。乃為蘭陵人也。明母氏初感之日如持佛戒。足惡履于葷園口不嘗于鮮器。神夢髣髴如聞法音。既而誕焉。年漸及丱方祈舍俗。父母偕聽。至受具時即開元七年也。習(xí)學(xué)律藏嘗謂人曰。昔者繁刑首作伯成子遁焉。吾雖不舍律儀而惡乎諍論紛紛。若心印心之法。至矣哉。乃西詣方巖頓開心地。天寶中有愿于清涼山?;淬曜璞骷葱吲c禪客遇同游宛陵。于上石門置蘭若三所。有大[虥-兒+巾]來擾如撫尨焉。時薦饑。群盜欲至必號呼先告。往往有徵焉。先是此鄉(xiāng)好弋獵。明化之皆焚罝網(wǎng)器仗矣。至天寶五年爰止乎魚陂道場。有瑀公者。白土史宗之流。跡邇行轍世莫之識。始相見曰。南祖?zhèn)鹘唐兴_來何晚耶。他日同登魚陂峰頂。見東南有山蒼瑯獨(dú)秀。謂瑀公曰。吾與此山宿有緣矣。天寶八年有制度人。州將韋南金舉高行黑白狀。請隸名州中寧化道場。明固辭改隸佛川。即疇昔魚陂所望之峰。梁吳均故宅之所。地志云。青山南掘得古佛二軀。莫知年代。獲像之地靈泉涌起。因名佛川焉。泉側(cè)有吳王古祠。風(fēng)俗淫祀濫以犧牲。于是明夜泊廟間雷雨薦至林摧瓦飛。頃之雨收月在。見一丈夫容衛(wèi)甚盛。明曰。居士生為賢人死為明神。奈何使蒼生每被血食。豈知此事殃?duì)枠I(yè)耶。神曰。非弟子本意人自為之。禮懺再三。因與受菩薩戒。神欣然曰。師欲移寺。弟子愿舍此處永奉禪宮。后果移寺于祠側(cè)。獲銅盤之底。篆文有慧明二字焉。建中元年正月示疾。其日庭水春染山雨晝冥。猛虎繞垣悲嘯而去。十二日奄然長往。春秋八十四。僧臘五十一。二月十二日建塔于寺西山焉傳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三人也。若鹙子采菽之倫也。菩薩戒弟子刺史盧幼平顏真卿獨(dú)孤問俗杜位裴清深于禪味。俾晝公為塔銘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雍州萬年人,字萬。李適子。弱冠以明經(jīng)及第。玄宗開元間歷任鹿邑、虞城、金城三縣尉,與李白有過從。天寶間卒。有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字萬,雍州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工部侍郎李適之子。弱冠以明經(jīng)及第。玄宗開元間歷任鹿邑、虞城、金城三縣尉。與李白有過往。天寶間卒。有文集,已佚。事跡據(jù)《金石萃編》卷九四李季卿撰《三墳記》,參岑仲勉《貞石證史》所考。《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玄宗時禪僧。開元間至嵩山,師北宗僧普寂。后居衡山,性懶而食殘,時稱懶瓚,或懶殘。然出言皆契佛理,時人或以為彌陀佛應(yīng)身。天寶初,入南岳寺為執(zhí)役僧。肅宗時,曾預(yù)言避居南岳之李泌將領(lǐng)取10年宰相,后果應(yīng)驗(yàn)。卒謚大明禪師?!?a target='_blank'>宋高僧傳》卷一九、《祖堂集》卷三有傳?!?a target='_blank'>祖堂集》及《景德傳燈錄》卷三〇收其長篇歌行1首。北宋黃庭堅(jiān)曾書此歌,明董其昌誤斷為王梵志作,《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初謁嵩山普寂禪師。得心法。尋游衡山。執(zhí)役南岳寺。歷二十年。未嘗言勞苦。遂隱居石廩峰。以極道趣。李泌方年少讀書。嗜靜僻。嘗筑室其地。不甚遠(yuǎn)。夜聞梵唄音。且往見之。正值瓚發(fā)牛糞火出芋以啖。而泌拜于前。瓚徐指爐旁地曰。可席此。因分半芋以啖之。無復(fù)他語。刺史歲脩祀事岳祠下。而頹石礙行路。石甚鉅。遣里胥挽除之。役數(shù)百人。瓚憫其騷動。悉謝去。稍舉足蹴之。轉(zhuǎn)石抵山下。聲若雷震?;⒑︻H眾。瓚?yīng)氉僖淮蠡⑶胺?。出尺箠使銜之曰。宜為吾痛鞭諸所害人者。大虎去?;⒈┯墒撬旖^。世率稱神異。卒謚大明禪師。有所著歌詞。載傳鐙錄。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釋明瓚者。未知氏族生緣。初游方詣嵩山。普寂盛行禪法。瓚往從焉。然則默證寂之心契。人罕推重。尋于衡巖閑居。眾僧營作我則晏如??v被詆訶殊無愧恥。時目之懶瓚也。一說伊僧差越等夷?;螂S眾齋餐?;蛞酝吒笸炼?。云是彌陀佛應(yīng)身。未知何證驗(yàn)之。一云好食僧之殘食。故殘也(殘上聲呼)或隨逐之則時出言語皆契佛理。事跡難知。天寶初至南岳寺執(zhí)役。盡專一寺之上。夜止群牛之下。曾無倦也。如是經(jīng)二十年。相國鄴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隱南岳。而潛察瓚所為。曰非常人也。聽其中宵梵唄響徹山谷。李公情頗知音能辯休戚。謂瓚曰。經(jīng)音悽愴而后喜悅。必謫墮之人時將去矣。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望席門自贊而拜瓚。大詬仰空而唾曰。是將賊我。李愈加鄭重。唯拜而已。瓚正發(fā)牛糞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梢韵?。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跪捧盡食而謝。謂李公曰。慎勿多言。領(lǐng)取十年宰相。李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路極嚴(yán)忽中夜風(fēng)雷而一峰頹下。其緣山蹬道為大石所攔。乃以數(shù)牛縻絆而挽之。又以數(shù)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無他術(shù)。瓚曰。奚用如許繁為。我始去之。眾皆大笑。瓚遂履石而動。忽轉(zhuǎn)盤而下。聲若震雷。山路既開。眾僧禮而踴躍。一郡呼為至圣。太守奉如神明。瓚悄然乃懷去意。寺外虎豹忽爾成群。日有殺傷無由禁止。瓚曰。授我一小箠為爾驅(qū)除。眾曰。大石猶可推虎豹當(dāng)易制。遂與之荊梃。皆躡后以觀之。出門見一虎銜之而去。瓚既去矣。虎亦絕蹤矣。李鄴公于天寶末肅宗北巡至靈武即位。遣使訪召。會泌自嵩穎奔赴行在所。帝喜用之俾掌樞務(wù)權(quán)逾宰相判廣平王府司馬事。肅宗曰。卿為朕師友。今父子三人資卿道義。尋為崔圓李輔國害其能。泌懼乞游衡岳。詔許之。絕粒數(shù)年。遂見瓚焉。后終居相位。一如瓚之懸記矣。敕謚大明禪師。塔存岳中云。
神僧傳·卷第七
懶殘者。唐天寶初衡岳寺執(zhí)役僧也。退食即收所馀而食。性懶而食殘。故號懶殘也。晝專一寺之工。夜止群牛之下。曾無倦色。已二十年矣。時鄴侯李沙寺中讀書。察懶殘所為曰非凡物也。聽其中宵梵唱響徹山林。李公情頗知音能辨休戚。謂懶殘經(jīng)音先悽惋而后喜悅。必謫墮之人。時將去矣。候中夜李公潛往謁焉。望席門通名而拜。懶殘大詬仰空而唾曰。是將賊我。李公愈加謹(jǐn)敬。唯拜而已。懶殘正撥牛糞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李公捧承盡食而謝。謂李公曰。慎勿多言。領(lǐng)取十年宰相。公又拜而退。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嚴(yán)。忽中夜風(fēng)雷而一峰頹下。其緣山磴道為大石所欄。乃以十牛縻絆以挽之。又以數(shù)百人鼓噪以推之。物力竭而石愈固。更無他途可以修事。懶殘?jiān)?。不假人力我試去之。眾皆大笑以為狂人。懶殘?jiān)?。何必見嗤。試可乃已。寺僧笑而許之。遂履石而動。忽轉(zhuǎn)盤而下。聲若震雷。山路既開。寺僧皆羅拜。一郡皆呼至圣。刺史奉之如神。懶殘悄然乃懷去意。寺外虎豹忽爾成群。日有殺傷無由禁止。懶殘?jiān)?。授我箠為爾盡驅(qū)除之。眾皆曰。大石猶可推虎豹當(dāng)易制。遂與之荊挺。皆躡而觀之。才出門見一虎??之而去。懶殘既去虎亦絕蹤。后李公果十年為相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9或702—791 【介紹】: 唐河南人,祖籍南蘭陵,字中明。蕭恢七世孫。少補(bǔ)崇文進(jìn)士,玄宗時二舉博學(xué)宏辭,累遷憲部員外郎,為哥舒翰掌書記。肅宗時,累遷秘書監(jiān),代宗時轉(zhuǎn)國子祭酒。大歷初出使回鶻,有折沖之功。德宗時,朱泚亂,昕徒步至奉天從帝,遷太子少傅。貞元初,兼禮部尚書。致仕,卒謚懿。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99—791 字中明,河南(今河南洛陽)人。玄宗開元十九年(731)首舉博學(xué)宏詞科,天寶初復(fù)舉宏詞,累遷左拾遺、憲部員外郎、起居郎,天寶十四載(755)為兵馬元帥哥舒翰判官。蕭宗至德年間任中書舍人,張巡亡,蕭昕誄其行。遷禮部侍郎,知寶應(yīng)二年、廣德二年貢舉。代宗永泰元、二年任國子祭酒。大歷三年(768)以右散騎常侍充回鶻吊祭使。十二年遷工部尚書。德宗建中四年(783)拜太子少傅,封晉陵郡公。貞元五年(789)以太子少師致仕,七年夏卒,贈揚(yáng)州大都督,謚曰懿。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1首。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
昕字中明。河南人。少舉崇文進(jìn)士。再中博學(xué)宏詞科。累遷左拾遺。哥舒翰為副元帥。辟掌書記。翰敗。入蜀。累遷秘書監(jiān)。代宗幸陜。轉(zhuǎn)國子祭酒。大歷初轉(zhuǎn)工部尚書。封晉陵侯。德宗幸奉天。遷太子少傅。爵郡公兼禮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貞元七年卒。年九十三。贈揚(yáng)州大都督。謚曰懿。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三百三
明允。博陵人。天寶二年官朝議郎左拾遺內(nèi)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