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78,分179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史思明(窣干 思明 歸義王、范陽節(jié)度使 別稱 應天皇帝 )
蘇源明(弱夫 別稱 蘇預 預 )
僧利涉(明教大師 )
軒轅彌明
賀蘭進明
蔣將明
李季卿(別稱 恢博君子 )
渾惟明
李亨( 李嗣升、李浚、李玙、李紹、浚、亨、玙、紹 肅宗皇帝、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肅宗帝 廟號 肅宗、唐肅宗 嗣升 陜王、忠王 )
歸崇敬(正禮 宣 )
郭幼明
鄭叔則( 懿 )
裴謂(士明 )
司空曙(文明、文初 行第 十四 )
趙微明(別稱 趙徵明 徵明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1 【介紹】: 唐寧夷州突厥族人,初名窣干,玄宗賜名思明。通六蕃語。與安祿山同鄉(xiāng)里,長相善,俱為捉生將。后遷大將軍。天寶中,以功累授平盧兵馬使。祿山叛,使思明略定河北。安慶緒殺祿山稱帝,思明復并其眾歸于唐,詔為范陽長史、河北節(jié)度使。朝廷恐其變,使烏承恩密圖之,事泄,思明再叛。肅宗乾元二年,僭號稱大圣燕王于魏州,遂進兵援慶緒,解鄴城之圍。尋又殺慶緒等,并其眾。還范陽,稱大燕皇帝。以子史朝義攻陜,兵敗,將誅而釋之,后為朝義與其下所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1 本名窣干,營州(今遼寧朝陽)寧夷州突厥雜種胡人。約生于中宗時。玄宗開元間在幽州,為折沖。天寶初,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十一載(752)遷北平太守。安祿山奏為平盧節(jié)度都知兵馬使。十四載隨安祿山叛,率軍陷河北諸郡。次年,偽授范陽留后。肅宗至德二載(757)降唐,封歸義王、范陽節(jié)度使。次年底復叛。乾元二年(759),潛稱大圣周王。旋殺安慶緒,改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史思明好作詩,但不知押韻?!?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首。另《安祿山事跡》卷下另存1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武功人,字弱夫。初名預。玄宗天寶進士。累官國子司業(yè)。安祿山陷京師,源明以病不受偽官。肅宗時擢知制誥,數(shù)陳時政得失。終秘書少監(jiān)。善詩文,與杜甫、元結等友善。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4 字弱夫,初名預,避代宗諱改今名。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人。玄宗開元、天寶間進士及第,又中制舉,嘗任州縣卑官,后遷太子諭德。累為東平太守、國子司業(yè)。嘗為鄭虔集取名《會稡》。至德間,薦元結于肅宗。安祿山陷京師,稱病不受偽職。至德二載(757)擢為考功郎中、知制誥,乾元元年(758)正除中書舍人,入為翰林院學士,轉秘書少監(jiān)。代宗廣德二年(764)卒。生平詳見《新唐書》本傳、《唐詩紀事》卷一九。源明工文辭,有盛名于天寶間,雅善杜甫、鄭虔、元結、梁肅。《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蘇源明前集》20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三
源明。京兆武功人。初名預。字弱夫。天寶中進士。更試集賢院。累遷太子諭德。出為東平太守。召拜國子司業(yè)。安祿山陷京師。以病不受偽署。肅宗復兩京。擢考功郎中知制誥。終秘書少監(jiā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西域人。結侶東游,遇玄奘得度。玄宗開元中住京兆大安國寺。時有韋玎請廢釋道二教,玄宗將從之,利涉抗言力爭,事遂罷。后徙南陽龍興寺。有《立法幢論》。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本西域天竺人,婆羅門種姓。早年結侶欲游中國,途遇玄奘,遂同來長安。通群經(jīng)眾論,為奘門賢哲,深得中宗及朝中顯貴禮遇。玄宗開元中,曾在大安國寺宣講《華嚴經(jīng)》,嘗與韋玎內(nèi)殿辯論,賦詩相譏。晚年謫居漢東,尋移南陽龍興寺?!?a target='_blank'>續(xù)高僧傳》卷一七有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另《敦煌掇瑣》中存其詩偈4首。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西域人。婆羅門種姓也。蚤年結侶。捋游震旦。會玄奘三藏。方東反。遇諸金梭嶺。而獲師事焉。遂為奘門高弟。宏放沖達。中宗尤器重之。朝野士貴。莫不愿交。開元中。講華嚴于安國寺。四眾奔擁。無容膝地。檀施云委。而忮求者頗側目。 時有大理評事總校韋打。上言。釋道二教。蠹政久矣。臣乞與較所學。若果優(yōu)長。則國家存之。何不可者。詔三教各選百人。集內(nèi)殿辨論。定其勝負。于是玎先升高座。唱所問難。道士葉靜能。沙門思明。皆屈挫。涉次升座。辭指注射。往復數(shù)百千轉。而端緒條暢。彼常不足。而此常有馀。旁觀為之駭汗。涉乃從容問玎曰。子先升座。豈非主耶。然則主人何姓。以儒則姓孔。以道則姓李。以佛則姓釋。如是則子其姓孔矣。玎曰。姓韋。涉即于座長哦曰。我之佛法是無為。何故今朝得有韋。無韋始得三數(shù)載。不知此復是何韋。待衛(wèi)百僚。聞之悚然。上因憶韋后事。遽變色曰。玎是庶人族。輒敢輕蔑祖教。淩??釋門哉。玎懼下殿。俯伏待罪。叩頭言。臣非庶人族屬。上怒終不解。詔貶象州。賜涉號明教大師。助錢帛。造明教寺以彰其能。后以小罪。謫居漢東。徙南陽龍興寺?;壑覈鴰熞陨揭斑M見。涉識之曰。汝將來當以道德。為天子模范。勉之。非吾輩敢比也。且遺之衣物。其藻監(jiān)類此。著立法幢論一卷行世。大歷中。西明寺翻經(jīng)沙門圓照。為作傳成十卷。則其美言懿行之富。可知。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法篇第五
釋利涉者。本西域人也。即大梵婆羅門之種姓。夙齡疆志機警溢倫。宗黨之中推其達法。欲游震旦結侶東征。至金梭嶺遇玄奘三藏。行次相逢禮求奘度。既而群經(jīng)眾論鑿竅通幽。特爾遠塵歸乎正道。非奘難其移轉矣奘門賢哲輻湊。涉季孟于光寶之間。其為人也猶帛高座之放曠。中宗最加欽重。朝廷卿相感義與游。開元中于安國寺講華嚴經(jīng)。四眾赴堂。遲則無容膝之位矣。檀施繁熾利動人心。有穎陽人韋玎。垂拱中中第。調(diào)選河中府文學。遷大理評事秘校。見涉講筵幣帛堆積。就乞選糧所獲未厭。表請釋道二教定其勝負。言釋道蠹政可除玄宗詔三教各選一百人。都集內(nèi)殿。韋玎先陟高座。挫葉靜能及空門思明。例皆辭屈。涉次登座解疑釋結。臨敵有馀。與韋往返百數(shù)千言。條緒交亂相次抗之。棼絲自理正直有歸。涉重問韋曰。子先登席可非主耶。未審主人何姓。玎曰。姓韋。涉將韋字為韻揭調(diào)長吟。偈詞曰。我之佛法是無為。何故今朝得有為。無韋始得三數(shù)載。不知此復是何韋。涉之吟作百官悚然。帝果憶何韋之事。凜然變色曰。玎是庶人宗族敢爾輕懱朕玄元祖教。及凌??釋門。玎下殿俯伏待罪。叩頭言。臣非庶人之屬。涉貴其鉗利口以解疏狂。奏曰。玎是關外之人。非玄貞之族類。敕貶象州百姓。賜涉錢絹助造明教寺。加號明教焉。二教重熙涉之力也。因著立法幢論一卷。公卿間有言曰。涉公是韋掾之膏盲也。涉曰。此舉也矢在弦上不得不發(fā)。自此京城無不改觀。言談講者以涉為最焉。晚節(jié)遭其譴謫漢東。尋屬寬宥移徙南陽龍興寺。時惠忠國師知重涉名。聊款關相謁曰。納衣小僧向前某被門徒朝要連坐于此。適觀師當有貴氣。可作高道國德。勿同吾也。乃開篋提衣物令忠?guī)熞穵?。由此襄鄧之人皆驚涉如此懸記。忠?guī)煹缆曈止怅U焉。蓋涉望重之故也。上元二年詔忠?guī)熑牍B(yǎng)。肅宗時入宮起居。太上皇乃引忠見上皇曰。此人何如利涉。則知涉才業(yè)優(yōu)長帝王器重。復多著述。大歷中西明寺翻經(jīng)沙門圓照撰涉?zhèn)鞒梢皇?。足知言行之多也矣?/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衡山道士。憲宗元和七年(812)入長安,與劉師復、侯喜作《石鼎聯(lián)句》詩,造句奇警。韓愈為之作序。據(jù)云當時已90余歲,并能捕逐鬼神。宋人或謂是韓愈托名,或以為即賈島,但皆無確證。事跡見《韓昌黎詩系年集釋》卷八、《太平廣記》卷五五引《仙傳拾遺》?!?a target='_blank'>全唐詩》除收聯(lián)句外,又存玄宗開元二年(714)《謁堯帝廟》詩1首。清人沈欽韓懷疑該詩為宣宗時羅浮山道士軒轅集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玄宗開元十六年登進士第。天寶末為北海太守。安祿山叛,進明赴肅宗行在靈武,授河南節(jié)度使兼御史大夫。以重兵守臨淮,日與諸將張樂高會。尹子奇圍睢陽,張巡遣南霽云至臨淮告急,進明擁兵不救,睢陽遂陷。后貶溱州司馬。進明好古博雅,工詩能文。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玄宗開元十六年(728)進士及第,歷仕殿中侍御史兼內(nèi)供奉,主客員外郎。天寶中,始以尚書郎超拜名郡,進明遂任信安郡太守。安史亂起,徙為北海太守,后率兵至平原,與顏真卿合師抗安史軍。肅宗至德二載(757)因讒毀房琯,符肅宗意,授御史大夫、河南節(jié)度使。安史亂軍圍睢陽,進明擁兵觀望,張巡遣南霽云乞師,進明不肯出兵。乾元二年(759)坐第五琦黨,貶溱州員外司馬,后不知所終。生平散見李華《衢州刺史廳壁記》、《唐詩紀事》卷一七、《唐才子傳》卷二。進明善詩能文,殷璠《河岳英靈集》選其詩7首,評曰:“有古詩八十首,大體符合阮公。又《行路難》五首,并多新興?!薄?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7首。
唐詩匯評
賀蘭進明,生卒年里貫均未詳。開元十六年(728)登進士第,累官主客員外郎。天寶末,任信安太守。安史亂起,徙北海太守,赴肅宗靈武行在,授御史大夫、河南節(jié)度使,駐臨淮。安史叛軍圍睢陽,張巡遣南霽云突圍至臨淮求救,進明不肯出兵,致睢陽陷落。后坐第五琦黨,貶溱州員外司馬,不知所終?!?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其詩七首。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六
進明。開元十六年進士。肅宗朝歷北海太守。移南海太守。攝御史大夫。充嶺南節(jié)度使。旋正授御史大夫河南節(jié)度使。后貶秦州司馬。

作品評論

河岳英靈集
員外好古博達,經(jīng)籍滿腹,其所著述一百馀篇,頗究天人之際。又有古詩八十首,大體符于阮公。又《行路難》五首,并多新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常州義興人,徙居河南。玄宗天寶末,辟河中使府。安祿山叛,以計佐其帥,全并、潞等州。兩京陷,被拘,乃陽狂以免。后虢王引致幕府,歷遷侍御史、左司郎中、國子司業(yè)、集賢殿學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9—767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李適子。工文詞。玄宗開元初,明經(jīng)及第,復登博學弘辭科,再遷鄠縣尉。肅宗朝,歷戶、吏二部郎中,累遷中書舍人,貶通州別駕。代宗即位,征為京兆少尹,復為中書舍人。由秘書少監(jiān)遷吏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大歷二年,改右散騎常侍。性豁達,善與人交,在朝以推賢進士為務,士以此多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能文,舉明經(jīng),博學宏辭。肅宗時為中書舍人。代宗時累官右散騎常侍。時稱恢博君子。卒贈禮部尚書。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八
季卿。京兆人。明經(jīng)擢第。代宗朝官潮州刺史。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字里不詳。玄宗天寶末為永王李璘部將。肅宗至德元載(756)十二月,隨李璘趨廣陵。次年初,率兵攻吳郡采訪使李希言,兵敗后奔江寧。事跡見《舊唐書·永王璘傳》。敦煌遺書伯三六一九錄存渾惟明詩4首?!度圃娎m(xù)拾》據(jù)之收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1—762 【介紹】: 唐朝皇帝。玄宗第三子。初名嗣升,改名浚,又改名玙、紹,再更名亨。玄宗開元二十六年立為太子。安祿山之亂,隨玄宗奔蜀,至馬嵬,支持禁軍殺楊國忠,逼帝縊死楊貴妃。乃還靈武,即帝位,尊玄宗為太上皇。后借回紇兵,命郭子儀收復兩京。在位七年,寵信張良娣及宦官李輔國、魚朝恩等,致兵禍不斷。寶應元年,李輔國等殺張皇后,擁立太子,乃驚憂卒。謚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全唐文·卷四十二
帝諱亨。元宗第三子。景云二年生。初名嗣升。先天元年封陜王。開元十五年徙封忠王。改名浚。又改名玙。二十六年六月冊為皇太子。改名紹。天寶三載改今名。十五載七月即位于靈武郡。至德三載正月。上皇冊帝尊號曰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乾元二年正月。上尊號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在位七年。年五十二。謚曰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廟號肅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2—799 【介紹】: 唐吳人,字正禮。少勤學,以經(jīng)業(yè)擢第。玄宗天寶中,舉博通墳典科,對策第一,授左拾遺。累遷主客員外郎。代宗幸陜,召問得失,崇敬極陳生民疲敝,當以儉化天下。大歷初,授倉部郎中,充吊祭、冊立新羅使。德宗時官至工部尚書,以兵部尚書致仕。卒謚宣。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崇敬字正禮。蘇州吳郡人。擢明經(jīng)。調(diào)四門助教。天寶中舉博通墳典科高第。累遷膳部郎中。大歷中為國子司業(yè)兼集賢學士。貶饒州司馬。建中時累授光祿大夫。加特進檢校戶部尚書。改兵部致仕。貞元十五年卒。年八十八。贈左仆射。謚曰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3 【介紹】: 唐華州鄭縣人。郭子儀弟。為人謹慎無過,不工武藝,喜賓客宴飲,居家御眾,皆得其歡心。以子儀故,終少府監(jiān)。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5—785 【介紹】: 唐滎陽人。明經(jīng)及第。累官至御史、屯田員外郎,轉庫部員外郎。代宗大歷初為河南副元帥王縉僚佐。拜吏部員外郎,轉刑部郎中。德宗建中中,為天平節(jié)度副使。二年,為東都畿觀察使。遷東都留守兼河南尹,加戶部侍郎。入為尚書左丞。遷太常卿。貞元三年,轉京兆尹。與裴延齡不協(xié),貶永州長史。轉信州刺史,遷福建觀察使。卒謚懿。
裴謂 朝代: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0—794 字士明,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禮部尚書裴寬子。少舉明經(jīng)。肅宗至德二載(757)官襄鄧營田判官。史思明再陷洛陽后,授偽官。因全活宗室數(shù)百人,亂平后除太子中允。代宗時,歷任虔、饒、廬、亳四州刺史。德宗建中初,貶閬州司馬。貞元三年(787)拜吏部侍郎,后曾任兵部侍郎、河南尹。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0?—790? 【介紹】: 唐廣平人,一說京兆人,字文明,一作文初。登進士第。代宗永泰中至大歷初,累官左拾遺,于長安與盧綸、獨孤及、錢起等唱和,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后貶為長林丞。德宗貞元初,以水部郎中銜任職于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幕府。官終虞部郎中。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0?—790? 字文明,一作文初,排行十四,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人。盧綸表兄。早年曾赴京應試,不第。安史亂起,避地南方。代宗大歷初任洛陽主簿,后入朝為左拾遺。德宗建中年間貶長林縣丞。貞元四年(788)前后,在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幕中,官檢校水部郎中,終于虞部郎中。事跡散見《新唐書·盧綸傳》附、苻載《劍南西川幕府諸公圖贊》、《極玄集》卷上、《唐詩紀事》卷三〇、《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司空曙考》頗詳備。司空曙工詩,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其詩多送別贈答與羈旅漂泊之作,善以樸實真率之詞句表現(xiàn)異鄉(xiāng)流落之感與窮愁失意之情。如“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賊平后送人北歸》)、“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云陽館與韓紳卿宿別》)、“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宿》)等,皆深沉含蓄,歷來稱為警句。長于近體,尤善五律。絕句如《江村即事》、《詠古寺花》、《金陵懷古》,或瀟灑雅淡,或渾厚沉著,亦堪稱佳作。胡震亨譽為“婉雅閑淡,語近性情”(《唐音癸簽》卷七)?!?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詩集2卷,《全唐詩》亦編為2卷。
唐詩匯評
司空曙(?-約790),字文明,一字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人,一說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安史亂起,避難寓居江南。后登進士第,官主簿。大歷末,自左拾遺貶長林丞。貞元初佐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幕,檢校水部郎中。官終虞部郎中。曙乃盧綸表兄,與綸同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有《司空曙詩集》(一作《司空文明集》)二卷。《全唐詩》編詩二卷。

作品評論

吳禮部詩話
司空文明結思尤精。
唐才子傳
(司空曙)多結契雙林,暗傷流景。寄暕上人詩云:“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柴門客去殘陽在,藥圃蟲暄秋雨頻。近水方同梅市隱,曝衣多笑阮家貧。深山蘭若何時到?羨與閑云作四鄰?!遍e園即事,高興可知,屬調(diào)幽閑,終篇調(diào)暢,如新花笑日,不容熏染。鏘鏘美譽,不亦宜哉!
《唐詩品》
文明詩氣候清華,感賞至到,中唐作者前有繼躅,后罕聯(lián)肩,誦之口吻調(diào)利,情意觸發(fā),可謂風人之度矣。如“雨(云)白當山雨,風清滿峽波”、“澹日非云映,清風似雨馀”,景象依然,模寫切至。如“酒杯同寄世,客掉任銷年”、“他鄉(xiāng)生白發(fā),歸國見青山”,情寄宛轉,綽有馀思。如“連雁下時秋水在,行人過盡暮煙生”,景物蕭然,含思凄惋,雖桓大司馬漢南之嘆,無是過矣。
詩藪
七言律最難,迄唐世工不數(shù)人,人不數(shù)篇,初則必簡、云卿、廷碩、巨山、延清、道濟,盛則新鄉(xiāng)、太原、南陽、渤海、駕部、司勛,中則錢、劉、韓、李、皇甫、司空,此外蔑矣。
唐音癸簽
司空虞部婉雅閑淡,語近性情,抗衡長文不足,平視茂政兄弟有馀。
《詩源辨體》
曙五言律如“中散詩傳畫,將軍扇續(xù)書”,七言律如“云生客到侵衣濕,花落僧禪覆地多”、“講席舊逢山鳥至,梵經(jīng)初向竺僧求”,乃晚唐奇僻之漸,學者所當慎始。
《近體秋陽》
曙詩清氣刻思,著手便不同,似其一逞飄蕭,兒將逸正,已而過之,誠中唐之人杰也。
《大歷詩略》
司空文明詩亦以情勝,真到處與盧允言可云魯、衛(wèi)。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沈、宋,而音思就短,彌近晚唐,在大歷十人之中,亞于盧、李。七言稀見,“絲結”一歌,?娟贈雅。五言則《分流水》,《關山月》,古情跌宕,清言雋永,足以參孟方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徵明。唐天水人。玄宗、肅宗朝人。工書能詩,詩格高古,元結錄其詩三首入《篋中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一作趙徵明。天水(今屬甘肅)人。隱于山顛水涯,為苦學貞士。事跡散見竇象《述書賦》注、《唐才子傳》卷三《張眾甫傳》。孫望《篋中集作者事輯》有趙微明條。其詩吟詠性靈,陶陳衷素,詩格高古,元結錄其詩3首入《篋中集》?!?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
唐詩匯評
趙微明,生卒年不詳,或作趙徵明,誤。天水(今甘肅天水西南)人。工書,竇暨《述書賦》稱之。乾元三年,元結編沈千運等七人詩為《篋中集》,微明詩入選。《全唐詩》存詩三首。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同在一時(按指與張眾甫同時)者,有趙微明、于逖、蔣渙、元季川,俱山顛水涯,苦學貞士。名同蘭茝之芳,志非銀黃之術,吟詠性靈,陶陳衷素,皆有佳篇,不能湮落。
《唐詩別裁》
(微明)見《篋中集》……沈千運以下諸詩,生趣獨造,與元次山相近,故次山收入《篋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