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6
典故
1
詞典
6
分類詞匯
7
其它
2
詞典
易水
易水寒
易水歌
易水辭
易水松煙
悲歌易水
《國語辭典》:
易水
拼音:
yì shuǐ
河川名。有中易、北易、南易之分,其源皆出于河北省易縣境。
分類:
易水
水名
荊軻
河北
西部
易縣
《國語辭典》:
易水寒
拼音:
yì shuǐ hán
戲曲劇目。明葉憲祖作。內(nèi)容描述荊軻刺秦王的事跡,以《
史記
》為藍本,劇末改寫荊軻謀刺成功,遇到王子晉點化成仙而去。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葉憲祖
描述
荊軻
事跡
《國語辭典》:
易水歌
拼音:
yì shuǐ gē
戰(zhàn)國時荊軻赴秦行刺秦始皇,燕太子丹在易水上送別,臨別時荊軻慷慨所唱的歌。《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分類:
古歌名
荊軻
太子
《漢語大詞典》:
易水辭(易水辭)
見“ 易水歌 ”。
《國語辭典》:
易水歌
拼音:
yì shuǐ gē
戰(zhàn)國時荊軻赴秦行刺秦始皇,燕太子丹在易水上送別,臨別時荊軻慷慨所唱的歌?!妒酚洝>戆肆?。刺客傳。荊軻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弧?/div>
分類:
古歌名
荊軻
太子
《分類字錦》:
易水松煙
墨經(jīng):古用松煙、石墨二種。石墨自晉、魏以后無聞,松煙之制尚矣。漢貴扶風(fēng)、隃糜、終南山之松,晉貴九江、廬山之松,唐則易州、潞州之松,上黨松心尤先見貴。后唐則宣州黃山、歙州黟山松、羅山之松。李氏以宣、歙之松類易水之松。
分類:
墨
《漢語大詞典》:
悲歌易水
見“ 悲歌擊筑 ”。
《漢語大詞典》:
悲歌擊筑(悲歌擊筑)
戰(zhàn)國 時, 荊軻 受 燕 太子丹 托付,入 秦 刺 秦王 ,太子及朋友們送別于 易水 , 高漸離 擊筑, 荊軻 歌“風(fēng)蕭蕭兮 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登車不顧而去。見
《史記·刺客列傳》
。后以“悲歌擊筑”為典,抒寫悲壯蒼涼的氣氛。 宋
陸游
《老將》
詩:“百戰(zhàn)西歸變姓名,悲歌擊筑醉 湖城 ?!币嘧鳌?悲歌易水 ”。 清
丘逢甲
《十一用〈久旱得雨初霽飲人境廬時聞和局將定〉詩韻》
之二:“悲歌 易水 無豪俠,買骨 金臺 有鈍駑。”
分類:
荊軻
太子
托付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