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光融
(1).猶光大。《無量壽經(jīng)》卷上:“光融佛法,宣流正化?!?br />(2).昭明。 劉師培 《廣阮氏文言說》:“就物象言,則光融者為文,華麗者亦為文?!?/div>
分類:昭明光大
《漢語大詞典》:敦明
猶昭明。 宋 司馬光 《稷下賦》:“誠(chéng)能撥去浮末,敦明本初,修先王之典禮,踐大圣之規(guī)模?!?/div>
分類:昭明
《漢語大詞典》:煥彰
昭明;顯著。 晉 張華 《祖道趙王應(yīng)詔》詩:“休寵曲錫,備物煥彰?!?/div>
分類:昭明顯著
《漢語大詞典》:炳煌
昭明。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二:“此皆圣訓(xùn)炳煌,視 魏道武 改 柔然 為 蠕蠕 者,何啻滄海之與蹄涔!”
分類:昭明
《國(guó)語辭典》:修明  拼音:xiū míng
1.整治清明。《韓詩外傳》卷五:「禮義修明,則君子懷之?!埂逗鬂h書。卷三八。滕撫傳》:「風(fēng)政修明,流愛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遺。」
2.闡發(fā)弘揚(yáng)?!逗鬂h書。卷四一。鐘離意傳》:「伏惟陛下躬行孝道,修明經(jīng)術(shù)?!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294' target='_blank'>權(quán)德輿 〈送別沅汎〉詩:「經(jīng)術(shù)既修明,藝文亦葳蕤?!?/div>
《漢語大詞典》:炳炳
(1).光彩照耀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宛宛黃龍,興德而升,采色玄耀,炳炳輝煌?!?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下:“共會(huì)於 國(guó)忠 宅,將同入禁中,炳炳照灼,觀者如堵。”《說岳全傳》第六回:“五星炳炳聚奎邊,多士昂昂氣象鮮。”
(2).昭明貌。 唐 孫樵 《寓汴州觀察判官書》:“執(zhí)事三從事 盧公 ,其所以佐 盧公 使炳炳不磨於世者, 襄陽 南渡之民,皆能道之?!?宋 陳亮 《祭宗式之文》:“我脫囚繫,理亦炳炳?!?清 龔自珍 《武顯將軍福建海壇鎮(zhèn)總兵官丁公神道碑銘》:“再告下車者曰:是百戰(zhàn)百克而無炳炳於時(shí)者?!?br />(3).指文采鮮明。 唐 張說 《處士元公碣銘》:“嗟我處士,炳炳其文。” 明 宋濂 《國(guó)朝名臣序頌·竇文正公默》:“有卓 竇公 ,誾誾而馴,雍雍而惇,炳炳而文?!?/div>
《漢語大詞典》:明昭
(1).謂明智聰察。《詩·周頌·時(shí)邁》:“明昭 有周 ,式序在位?!?鄭玄 箋:“昭,見也?!?br />(2).昭明,分明。 明張景《飛丸記·巹合飛丸》:“看鋤強(qiáng)扶弱,曲直明昭?!?/div>
《漢語大詞典》:脩明
(1).發(fā)揚(yáng)光大。《淮南子·詮言訓(xùn)》:“由此觀之,賢明之不足任也,而道術(shù)之可脩明矣?!?明 方孝孺 《送祝彥芳致仕還家序》:“大舉廢政而脩明之,如是者十餘年而始定?!?br />(2).闡明。三國(guó)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羣臣皆當(dāng)玩習(xí)古義,脩明經(jīng)典?!?br />(3).整飭昭明。《韓詩外傳》卷五:“禮義脩明,則君子懷之?!?span id="orivsgs" class="book">《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韓非 疾治國(guó)不務(wù)脩明其法制?!?宋 曾鞏 《追租》詩:“飢羸乞分寸,斯須死笞縛;法令尚脩明,此理可驚愕。”
(4).謂謹(jǐn)飭而清明。 漢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 周泰明 當(dāng)世儁彥,德行脩明?!?br />(5). 春秋 時(shí) 越國(guó) 美女 鄭旦 之別名。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 越 又有美女二人,一名 夷光 ,二名 脩明 ,以貢於 吳 , 吳 處以椒華之房。” 齊治平 注:“﹝ 夷光 脩明 ﹞即 西施 、 鄭旦 之別名?!?/div>
《漢語大詞典》:彎埼(彎碕)
(1). 三國(guó) 吳 昭明宮 東門名。《文選·左思〈吳都賦〉》:“閽闥譎詭,異出奇名,左稱 彎碕 ,右號(hào) 臨硎 ?!?李善 注:“ 彎碕 、 臨硎 ,閽闥名也。 吳后主 起 昭明宮 於 太初 之東,開 彎碕 、 臨硎 二門。 彎碕 ,宮東門; 臨硎 ,宮西門?!?br />(2).彎曲的河岸。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詩:“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元 錢岳 《講經(jīng)堂》詩:“潮打彎碕半欲摧,老禪稱土筑高臺(tái)?!?/div>
《漢語大詞典》:灼如
昭明顯赫貌。晉書·習(xí)鑿齒傳:“ 景文 繼之,靈武冠世……功格皇天,勛侔古烈,豐規(guī)顯祚,故以灼如也?!?/div>
《漢語大詞典》:宣章
昭明,顯彰。漢書·張安世傳:“宜宣章盛德以示天下,顯明功臣以填藩國(guó)。”宋史·禮志四:“ 仁宗 繼體守成,置天下於泰安四十二年,功德可謂極矣。今祔廟之始,抑而不得配帝,甚非所以宣章嚴(yán)父之大孝。”
分類:昭明顯彰
《漢語大詞典》:登昭
謂升上昭明的高位。荀子·賦:“幽晦登昭,日月下藏?!?楊倞 注:“言幽闇之人登昭明之位,君子明如日月,反下藏也?!?/div>
分類:昭明高位
《漢語大詞典》:韶運(yùn)(韶運(yùn))
昭明的世運(yùn)。 晉 潘尼 《贈(zèng)隴西太守張仲治》詩:“羣靈感韶運(yùn),理翮應(yīng)翔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飫禮(飫禮)
見“ 飫禮 ”。
亦作“ 飫禮 ”。 古代天子諸侯為講軍旅、議大事、昭明大節(jié)而立著舉行的宴禮。《詩·小雅·常棣》“飲酒之飫” 毛 傳“飫,私也” 漢 鄭玄 箋:“私者,圖非常之事,若議大疑於堂,則有飫禮焉?!?span id="0oqx1ux" class="book">《國(guó)語·周語下》“夫禮之立成者為飫” 三國(guó) 吳 韋昭 注:“飫禮所以教民敬式,昭明大體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亨暢(亨暢)
通暢,昭明。 唐 高彥休 唐闕史·崔尚書雪冤獄:“沉寃積憤,大亨暢於是日?!?/div>
分類:通暢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