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無量壽大智陀羅尼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僅有咒文。
無漏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三乘之人,離煩惱無染之清凈智也。斷惑證理,即此智之用。法華經方便品曰:「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
【佛學常見辭匯】
三乘人離諸煩惱的清凈智,此智有斷惑證真的功用。
無際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言佛智無邊際也。無量壽經下曰:「億劫思佛智,窮力極講說,盡壽猶不知,佛慧無邊際?!?/div>
無諍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諍者煩惱之異名,使他人對于己身而不起貪欲瞋恚煩惱之智,謂之無諍智。利根之二乘及佛有此智。俱舍論二十七曰:「自知己身福田中勝,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fā)如是相智。由此方便,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此行能息諸有情類煩惱諍,故得無諍名?!?/div>
無礙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謂佛智之通達自在也。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如來無礙智。知彼佛滅度。及聲聞菩薩。如見今滅度?!鼓鶚劷洶嗽唬骸溉鐏聿粻枴Oぶ缘丶耙运?。是故如來名無礙智?!勾蠹浺辉唬骸笩o礙智慧無有邊,善解眾生三世事?!篃o量壽經下曰:「佛眼具足,覺了法性,以無礙智為人演說?!箘亵N寶窟上末曰:「無礙智者,于世諦法知之自在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自在無礙的智慧,即佛的智慧。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語Jn^a%na,阇那,若那。于事理決斷也。大乘義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為忍。于境決斷,說之為智?!刮ㄗR述記九曰:「忍言智以決斷故?!?br />【佛學常見辭匯】
深明事理的智慧。
一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華嚴經云:一切諸如來,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為唯一佛智。即一切種智也。一相寂滅之相,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名一切種智。此智觀三諦,若言一相寂滅之相,即是觀中道也,若言種種之行類相貌皆知,即是雙照空假二諦也。見止觀三之二。
【佛學常見辭匯】
一切種智,是佛三智之一。(參見:三智)
三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智度論所說:一、一切智,聲聞緣覺之智也。知一切法之總相者??傁嗉纯障嘁?。二、道種智,菩薩之智也。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三、一切種智,佛智也。佛智圓明,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天臺以之配于空假中三諦之觀智。然三智就人分別,雖如上各別,而就法之勝劣分別之,則以上兼下,于一切種智中容馀二智,猶如五眼中之佛眼容馀四眼也。智度論二十七曰:「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怪褂^三曰:「佛智照空如二乘所見,名一切智。佛智照假如菩薩所見,名道種智。佛智照空假中皆見實相,名一切種智。故言三智一心中得?!顾慕虄x集注下曰:「三智圓明,五眼洞照?!褂?,一、世間智。是凡夫外道之智也。于一切法分別種種,執(zhí)著有無,不能出離世間,故名。二、出世間智,是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也。發(fā)無漏智,照偏真之四諦,能出離世間,故名。三、出世間上上智,是佛菩薩之智也。觀察一切諸法之實相,能得妙覺,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說見楞伽經三。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三字部三智)
【佛學常見辭匯】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知一切法總相的智,總相就是空相;道種智是菩薩知一切道法差別相的智;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化道斷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種智二者,故名一切種智。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三智者:
一、一切智 知一切法之總相者,總相即空相也。
二、道種智 知一切種種差別之道法者。
三、一切種智 通達總相別相,化道斷惑一切種之法者。
【三藏法數(shù)】
(出觀音玄義)
〔一、一切智〕,謂于一切內法、內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聲聞、緣覺之智也。(內法、內名者,謂理內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蓋佛教依理而說,故名理內也。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詮法相,及能詮名字,蓋外道等違理橫計,故名理外也。)
〔二、道種智〕,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fā)起眾生一切善種,是名道種智,即菩薩之智也。
〔三、一切種智〕,謂能以一種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種,是名一切種智,即佛之智也。(一切道者,一切諸佛之道法也;一切種者,一切眾生之因種也。)
【三藏法數(shù)】
(出楞伽經)
〔一、世間智〕,謂凡夫外道之智也。凡夫、外道等于一切法,種種分別,執(zhí)著有無,而不能出離世間,是名世間智。
〔二、出世間智〕,謂聲聞、緣覺之智也。聲聞、緣覺以一切智,修四諦行,而能出離世間,是名出世間智。(一切智者,謂一切諸法皆能了達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三、出世間上上智〕,謂佛、菩薩之智也。由佛、菩薩觀察一切諸法寂靜之相,不生不滅,得如來地,超出聲聞、緣覺之智,是名出世間上上智。
菩薩所觀四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唯識論等破外道馀乘實我實法之所執(zhí),且說阿毗達磨經四智成就菩薩之所觀,舉以略顯于心外無有實境。四智者,一相違識相智,于一處鬼人天等所見各別。境若實有,則豈能如此隨見者業(yè)力而轉變種種耶?二無所緣識智,緣過去未來夢等非實之境時,境非實有,而心現(xiàn)緣知。心若必托外境而起,則云何無緣耶?以此準知,一切境界,皆心所變也。三自應無倒智,境若為實,則一切凡夫,皆應是圣,本來證悟心外之境故。若然,則不應假功用而得脫,應自然成就,何不然耶?四隨三智轉智,三智者:一隨自在者智轉智,已證得心自在者,隨自己所欲轉變水等能成金等。境若實有,何能如此隨心轉變耶?二隨類密者智轉智,得勝定而修法觀者,觀一境隨而青瘀等相,種種顯現(xiàn)。境若實有,豈能如此耶?三隨分別智轉智,起證實之無分別智,一切境相,皆不現(xiàn)前。境若實有,云何證實時皆不現(xiàn)耶?菩薩成就此四智時于唯識之理決定悟入故,不許心外實境也。
菩薩五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通達智,能覺夢而通達諸法之智也。二隨念智,能憶持過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也。三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習之智也。四和合智,觀一切法隨緣和合之智也。五如意智,隨意所欲而無不滿足之智也。見攝大乘論五。
五海十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諸佛如來對于五海而發(fā)十智也。五海者,一、一切諸世海。二、一切眾生海。三、法海業(yè)海。四、一切眾生樂欲諸根海。五、一切三世諸佛海。十智者,一無量無邊法界智,是法智也,五海智非一、故云無量無邊。二能詣三世諸佛所智,是盡邊智,究盡五海而該三際之佛也。三一切世界海成壞智,是成壞智,五海之集散,亦世界法之集散也。四入無量眾生界智,是所化智,五海約于染亦眾生海也。五佛甚深法門智,是理智,五海皆深,亦法界海也。六一切三昧不壞三昧住智,是三味智,五海皆定境也。七入一切菩薩諸根界智,是知根欲智也。八一切眾生語言轉法輪辭辯海智,是辯智也。九一身遍滿一切世智智,是身遍智也。十一切諸佛音聲智,是圓音智也。是皆通于五海等。見華嚴盧舍那品,探玄記三。
二十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臺家約四教而明二十智。三藏教有七智、世智、外凡智、內凡智、四果智、辟支佛智、菩薩智、佛智是也。又通教有五智、四果智、支佛智、入空之菩薩智、出假之菩薩智、及佛智是也。又別教有四智、十信智、住行向之三十心智、十地等覺智、佛果智是也。又圓教有四智、五品智、六根智、住行向地之四十心智,佛智是也。見輔行三之三。
四十八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約十二緣起于四諦而觀,生四十八智之有漏智也。未來之老死,即是苦諦,老死之集,即集諦,老死之滅即滅諦,老死之趣滅行,即道諦。如老死乃至過去行之四諦亦然。無明無因,故不觀之,故十二支與四智合而為四十八智也。
七十七智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是亦觀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聞思修三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于未來之老死一支,作順逆之二觀。謂觀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順觀,與觀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觀之二智也。如是過現(xiàn)之老死亦爾。故三世合而有六智。此六智緣理如實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實智。更聞教而知三世緣起之道,與名法住智又名假智,為第七智。即聞慧也。先于聞慧生一智,次由思修慧生六智,合為七智。見對法論四。
智人
【佛學大辭典】
(雜名)有智之人也。智度論十曰:「智人能知智,如蛇知蛇足?!?/div>
智力
【佛學大辭典】
(術語)正智與神通力也。又正智之力用也。無量壽經上曰:「魔率官屬,而來逼試,制以智力,皆令降伏。」法華經普門品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