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99,分100頁顯示  上一頁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智取
智算
角智
理智
殊智
智一
增智
智山
極智
誠智
凡智
一切智
張智
早智
智調
《國語辭典》:智取  拼音:zhì qǔ
以智慧獲取。如:「面對強大的敵人,只能智取,不能力敵?!?/div>
《國語辭典》:智算  拼音:zhì suàn
智巧計謀?!稘h書。卷四九。晁錯傳》「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句下唐。顏師古。注:「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div>
分類:謀劃計謀
《漢語大詞典》:角智
亦作“ 角知 ”。 猶斗智。較量才智。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擁甲兵與我角才智,程勇力與我競雌雄……角知者皆窮,角力者皆負?!?宋 岳珂 桯史·看命司:“伎流角智軋敵,乃有諭於不言者,亦可謂巧矣?!?/div>
《國語辭典》:理智  拼音:lǐ zhì
用理性和知識去思考、辨別,而不憑感情沖動做事。如:「當理智勝過感情時,表示你已長大了!」
《漢語大詞典》:殊智
(1).不同的智慧。 漢 禰衡 《鸚鵡賦》:“彩彩麗容,咬咬好音。雖同族於羽毛,固殊智而異心?!?br />(2).獨特的智謀或聰明。 唐 高適 《酬河南節(jié)度使賀蘭大夫見贈之作》詩:“ 魯連 真義士, 陸遜 豈書生?直道寧殊智,先鞭忽抗行?!?唐 劉長卿 《觀李溱所畫美人障子》詩:“愛爾含天姿,丹青有殊智。”
《韻府拾遺 質韻》:智一
高僧傳劉宋時錢塘釋智一者善長嘯于靈山澗邊養(yǎng)一白猿有時驀山踰澗久而不還還乃吮吻張喉作梵呼之則猿至矣時人謂之白猿梵
《駢字類編》:增智(增智)
封希顏 六藝賦 扣羽增智,間商寡欲。
《漢語大詞典》:智山
佛教語。比喻超妙的大智慧。《華嚴經》卷二二:“智山法芽,悉已清浄。或現(xiàn)菩薩,或現(xiàn)佛身?!?/div>
《漢語大詞典》:極智(極智)
最高的智慧。 明 袁宏道 西方合論·第一剎土門:“四常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名之為果,亦名法性土。”
分類:智慧
《韻府拾遺 寘韻》:誠智(誠智)
人物志誠仁必有溫柔之色誠勇必有矜奮之色誠智必有明達之色
《漢語大詞典》:凡智
平庸的智能。 唐 無名氏 《象樽賦》:“可以等上下之列,可以參陰陽之位。豈齊夫斗筲之外役,寧假乎挈瓶之凡智。”
分類:平庸智能
《漢語大詞典》:一切智
佛教關于智慧的名詞之一,梵語sarvajna的意譯。(1)就廣義言,指無所不知的佛智,與“一切種智”同。四十二章經:“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span id="711fx9p" class="book">《法華經·化城喻品》:“為佛一切智,當發(fā)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span id="p5nlrvz" class="book">《大智度論》卷二七:“問曰:一切眾生皆求智慧,云何獨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於一切眾生中第一故,獨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對于“一切種智”而言。一切智指對總相(即現(xiàn)象的共性,亦稱空性、真如)的認識,是聲聞、緣覺修行所得的智。大智度論卷二七:“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八:“知一切如名一切智。”如,指真如。
《漢語大詞典》:張智(張智)
(1).同“ 張致 ”。 元 范康 《竹葉舟》第一折:“你看中間一個老禿廝,左邊一個牛鼻子,右邊一個窮秀才,攀今攬古的,比三教圣人還張智哩?!?span id="hjxlvxn" class="book">《醒世姻緣傳》第九六回:“我不做聲罷了,你倒越發(fā)張智起來?!?br />(2).主見。古今小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你欺負我婦人家沒張智,又要指望姦騙我?!?/div>
分類:主見
《漢語大詞典》:早智
早慧。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七繆:“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而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
分類:早慧
《國語辭典》:智調(智調)  拼音:zhì diào
才氣?!度龂?。卷四二。蜀書。孟光傳》:「且智調藏于胸懷,權略應時而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