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13
詞典
2
分類詞匯
211
共211,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北京曲劇
地戲
大弦子戲
滇劇
辰河戲
黔劇
祁劇
瓊劇
蒲劇
師公戲
紹劇
樂平腔
龍江劇
呂劇
柳琴戲
《漢語大詞典》:
北京曲劇
戲曲劇種。流行于北京。20世紀50年代初,以單弦的曲牌為主,吸收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腔,從小戲形式發(fā)展為戲曲劇種。常用曲調(diào)有〔太平年〕、〔云蘇調(diào)〕、〔湖廣調(diào)〕等。劇目有
《婦女代表張桂蓉》
、
《楊乃武與小白菜》
等。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北京
世紀
《漢語大詞典》:
地戲(地戲)
戲曲劇種。流行于 貴州 安順 、 惠水 、 平壩 等地。每一戲班專門演唱一部整本大戲,如
《岳傳》
、
《楊家將》
之類。音樂粗獷,伴奏簡單,多在曠野演出。演員戴面具,臉部蒙青紗,所持兵器特別短小,動作幅度甚大。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貴州
安順
《漢語大詞典》:
大弦子戲(大弦子戲)
亦稱“ 大弦戲 ”。 戲曲劇種。流行于 山東 西南部和 河南 滑縣 一帶。淵源于 元 明 以來中原地區(qū)的俗曲小令,部分劇目、曲調(diào)同柳子戲近似,但風格較粗獷,當?shù)孛耖g有“粗弦子,細柳子”的說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陽、羅羅等古老腔調(diào)。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笙笛為輔。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山東
南部
《國語辭典》:
滇劇(滇?。 ?span id="gkcy5d0" class='label'>拼音:diān jù
云南省主要戲曲劇種之一。腔調(diào)以皮黃為主,在清乾隆期間形成,流行于云南省及貴州、四川部分地區(qū)。
分類:
滇劇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云南
漢族
族居
居住
絲弦
襄陽
胡琴
小曲
多聲
聲腔
《國語辭典》:
辰河戲(辰河戲)
拼音:
chén hé xì
流行于湖南、黔陽一帶的劇種。兼唱高腔、昆腔、低腔和彈腔?,F(xiàn)以高腔與彈腔為主。表演形式分為高臺班、矮臺班、圍鼓堂三種。高臺班即舞臺演出,矮臺班用木偶戲演唱,圍鼓堂為清唱。表演上以文戲見長。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湖南
沅江
中游
《國語辭典》:
黔?。ㄇ瓌。 ?span id="ymt4ogy" class='label'>拼音:qián jù
流行于貴州省貴陽、畢節(jié)、安順、遵義等地區(qū)的戲曲劇種。由曲藝文琴(一種用揚琴伴奏的說唱形式)發(fā)展而成。初期稱為「文琴戲」,西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為「黔劇」。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貴州
曲藝
揚琴
伴奏
說唱
《國語辭典》:
祁?。ㄆ顒。 ?span id="44wip99" class='label'>拼音:qí jù
流行于湖南衡陽、邵陽,廣西桂林、全州等地的劇種。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包括高腔、皮黃、昆腔等唱腔,以高亢激邁著稱。分為永河、寶河兩大派。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湖南
《國語辭典》:
瓊?。ō倓。 ?span id="b6ozcjf" class='label'>拼音:qióng jù
流行于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qū)的地方戲曲。由潮劇、閩南梨園戲結合海南島當?shù)氐恼Z言、民間小調(diào)等演變而成。受粵劇影響頗多。也稱為「海南戲」。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海南
南和
雷州半島
分地
地區(qū)
《國語辭典》:
蒲劇(蒲?。 ?span id="dg5rtvc" class='label'>拼音:pú jù
流行于山西蒲州的劇種,清代稱山西梆子或山陜梆子。音樂以七聲徵調(diào)為格式,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間雜小曲、昆曲。
分類:
蒲劇
蒲州
梆子
戲曲
曲劇
劇種
南
亂彈
《漢語大詞典》:
師公戲(師公戲)
戲曲劇種。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稱“木臉戲”,流行于 廣西 的 河池 、 宜山 、 貴縣 一帶。 清 同治 年間在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最初的劇目內(nèi)容以驅(qū)鬼酬神為主,后來出現(xiàn)以神話和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的劇目。舞蹈豐富,原來是唱,后也有念白。又 安徽 、 陜西 等地的師公戲與端公戲以及 貴州 、 四川 等地流行的師道戲、師公臉殼戲、慶壇戲等,均屬同一類型,在藝術上則各有特色,大都用漢語演唱。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木制
面具
《國語辭典》:
紹?。ńB?。 ?span id="8su5k5k" class='label'>拼音:shào jù
流行于浙江、上海一帶的劇種。原稱為「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樂器以板胡、笛、斗子為主,主要腔調(diào)為二凡、三五七,偶用陽路。音樂風格激越、粗獷高亢。
分類:
紹劇
戲曲
曲劇
劇種
舊稱
紹興
亂彈
《漢語大詞典》:
樂平腔(樂平腔)
戲曲劇種。弋陽腔的一個支派, 明 末同青陽腔齊名。流行于 江西 東北部。 清 代逐漸衰亡。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弋陽腔
支派
齊名
《漢語大詞典》:
龍江劇(龍江?。?/div>
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 黑龍江 。解放以后,在“二人轉(zhuǎn)”、“拉場戲”、“皮影戲”的基礎上吸收當?shù)孛耖g曲調(diào)發(fā)展而成。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黑龍江
解放
《國語辭典》:
呂?。▍蝿。 ?span id="uxp7k0e" class='label'>拼音:lǚ jù
一種地方戲曲。從說唱形式的山東琴書發(fā)展而成,以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因演奏時在琴弦上捋上捋下,所以惠民地區(qū)人稱為「捋戲」,用文字書寫,便定名為「呂劇」。
分類:
呂劇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山東
江蘇
安徽
《漢語大詞典》:
柳琴戲(柳琴戲)
戲曲劇種之一。俗稱“拉魂腔”。流行于 江蘇 北部、 山東 南部。從民間歌舞“花鼓”發(fā)展而成,約有一百多年歷史。據(jù)傳與 安徽 的泗州戲同出一源。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江蘇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