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北京曲劇
戲曲劇種。流行于北京。20世紀50年代初,以單弦的曲牌為主,吸收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腔,從小戲形式發(fā)展為戲曲劇種。常用曲調(diào)有〔太平年〕、〔云蘇調(diào)〕、〔湖廣調(diào)〕等。劇目有《婦女代表張桂蓉》《楊乃武與小白菜》等。
《漢語大詞典》:地戲(地戲)
戲曲劇種。流行于 貴州 安順 、 惠水 、 平壩 等地。每一戲班專門演唱一部整本大戲,如《岳傳》《楊家將》之類。音樂粗獷,伴奏簡單,多在曠野演出。演員戴面具,臉部蒙青紗,所持兵器特別短小,動作幅度甚大。
《漢語大詞典》:大弦子戲(大弦子戲)
亦稱“ 大弦戲 ”。 戲曲劇種。流行于 山東 西南部和 河南 滑縣 一帶。淵源于 元 明 以來中原地區(qū)的俗曲小令,部分劇目、曲調(diào)同柳子戲近似,但風格較粗獷,當?shù)孛耖g有“粗弦子,細柳子”的說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陽、羅羅等古老腔調(diào)。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笙笛為輔。
《國語辭典》:滇劇(滇?。 ?span id="gkcy5d0" class='label'>拼音:diān jù
云南省主要戲曲劇種之一。腔調(diào)以皮黃為主,在清乾隆期間形成,流行于云南省及貴州、四川部分地區(qū)。
《國語辭典》:辰河戲(辰河戲)  拼音:chén hé xì
流行于湖南、黔陽一帶的劇種。兼唱高腔、昆腔、低腔和彈腔?,F(xiàn)以高腔與彈腔為主。表演形式分為高臺班、矮臺班、圍鼓堂三種。高臺班即舞臺演出,矮臺班用木偶戲演唱,圍鼓堂為清唱。表演上以文戲見長。
《國語辭典》:黔?。ㄇ瓌。 ?span id="ymt4ogy" class='label'>拼音:qián jù
流行于貴州省貴陽、畢節(jié)、安順、遵義等地區(qū)的戲曲劇種。由曲藝文琴(一種用揚琴伴奏的說唱形式)發(fā)展而成。初期稱為「文琴戲」,西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為「黔劇」。
《國語辭典》:祁?。ㄆ顒。 ?span id="44wip99" class='label'>拼音:qí jù
流行于湖南衡陽、邵陽,廣西桂林、全州等地的劇種。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包括高腔、皮黃、昆腔等唱腔,以高亢激邁著稱。分為永河、寶河兩大派。
《國語辭典》:瓊?。ō倓。 ?span id="b6ozcjf" class='label'>拼音:qióng jù
流行于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qū)的地方戲曲。由潮劇、閩南梨園戲結合海南島當?shù)氐恼Z言、民間小調(diào)等演變而成。受粵劇影響頗多。也稱為「海南戲」。
《國語辭典》:蒲劇(蒲?。 ?span id="dg5rtvc" class='label'>拼音:pú jù
流行于山西蒲州的劇種,清代稱山西梆子或山陜梆子。音樂以七聲徵調(diào)為格式,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間雜小曲、昆曲。
《漢語大詞典》:師公戲(師公戲)
戲曲劇種。最早用木制面具,故亦稱“木臉戲”,流行于 廣西 的 河池 、 宜山 、 貴縣 一帶。 清 同治 年間在巫師跳神的基礎上發(fā)展而成。最初的劇目內(nèi)容以驅(qū)鬼酬神為主,后來出現(xiàn)以神話和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的劇目。舞蹈豐富,原來是唱,后也有念白。又 安徽 、 陜西 等地的師公戲與端公戲以及 貴州 、 四川 等地流行的師道戲、師公臉殼戲、慶壇戲等,均屬同一類型,在藝術上則各有特色,大都用漢語演唱。
《國語辭典》:紹?。ńB?。 ?span id="8su5k5k" class='label'>拼音:shào jù
流行于浙江、上海一帶的劇種。原稱為「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樂器以板胡、笛、斗子為主,主要腔調(diào)為二凡、三五七,偶用陽路。音樂風格激越、粗獷高亢。
《漢語大詞典》:樂平腔(樂平腔)
戲曲劇種。弋陽腔的一個支派, 明 末同青陽腔齊名。流行于 江西 東北部。 清 代逐漸衰亡。
《漢語大詞典》:龍江劇(龍江?。?/div>
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 黑龍江 。解放以后,在“二人轉(zhuǎn)”、“拉場戲”、“皮影戲”的基礎上吸收當?shù)孛耖g曲調(diào)發(fā)展而成。
《國語辭典》:呂?。▍蝿。 ?span id="uxp7k0e" class='label'>拼音:lǚ jù
一種地方戲曲。從說唱形式的山東琴書發(fā)展而成,以墜琴、揚琴、二胡、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因演奏時在琴弦上捋上捋下,所以惠民地區(qū)人稱為「捋戲」,用文字書寫,便定名為「呂劇」。
《漢語大詞典》:柳琴戲(柳琴戲)
戲曲劇種之一。俗稱“拉魂腔”。流行于 江蘇 北部、 山東 南部。從民間歌舞“花鼓”發(fā)展而成,約有一百多年歷史。據(jù)傳與 安徽 的泗州戲同出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