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更動(更動)  拼音:gēng dòng
更改、變動。如:「飛機因故變更航班,只得更動這趟旅行的行程。」「稍加更動沙發(fā)的位置,讓客廳看來更寬敞?!?/div>
《國語辭典》:變更(變更)  拼音:biàn gēng
更改。《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埂度龂萘x》第一○五回:「照依舊制,不敢變更?!?/div>
《漢語大詞典》:便文
完全依照法令條文而不加更動。漢書·趙充國傳:“ 充國 曰:‘諸君但欲便文自營,非為公家忠計也?!?宋 曾鞏 《越州趙公救災》:“法:廩窮人盡三月當止,是歲盡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屬?!?span id="hpr2dvc"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六年》:“便文自營以為智,模棱不決以為能?!?/div>
《國語辭典》:更故  拼音:gēng gù
更動、變革。元。劉時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耍孩兒十二煞〉:「設制久無更故,民如按堵,法比通衢?!?/div>
《國語辭典》:調(diào)動(調(diào)動)  拼音:diào dòng
1.變換更動?!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敢虼顺⒌揭材盟兄氐煤埽蛔鲎隽宋?、六年,亦沒有拿他調(diào)動?!?br />2.揮動。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二折:「調(diào)動我這三尺攔關臂,努起一千條歹斗觔。」
《國語辭典》:反反覆覆  拼音:fǎn fǎn fù fù
1.重復,一次又一次。如:「寫完試卷后,我反反覆覆地檢視答案,深怕有所疏漏?!?br />2.因缺乏主見或深遠思考而任意更動已決定的計畫。如:「反反覆覆的做事習慣,容易予人缺乏主見、毫無計畫的印象?!?/div>
《國語辭典》:黃金條款(黃金條款)  拼音:huáng jīn tiáo kuǎn
憲法條文中,某些重要性如黃金般,不可輕易更動的條款。如我國憲法第一條規(guī)定,我國國體為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合國,即為不得更動的黃金條款。
《國語辭典》:一字之師(一字之師)  拼音:yī zì zhī shī
稱能改正或更動文句中一個字的老師。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五。張乖崖》:「蕭楚才知溧陽縣,時張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見公幾案有一絕云:『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閑殺老尚書?!皇捀暮拮餍易帧9?,視稿曰:『誰改吾詩?』左右以實對。蕭曰:『與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側目之秋,且天下一統(tǒng),公獨恨太平,何也?』公曰:『蕭弟,一字之師也?!弧挂卜Q為「一字師」。
《國語辭典》:不為所動(不為所動)  拼音:bù wéi suǒ dòng
心意已定,不被更動。如:「他已經(jīng)發(fā)了誓,所以不管誰來勸說,他都不為所動。」
《國語辭典》:不留一字  拼音:bù liú yī zì
原指修改文章甚為嚴格,最后竟使原稿的每一字句都被更動?,F(xiàn)今泛稱文稿被刪改到與原貌不同。宋。陳善《捫虱新話。卷三。文貴精工》:「世傳歐陽公平昔為文,每草就紙上,凈訖即黏掛齋壁,臥興看之,屢思屢改,至有終篇不留一字者,蓋其精如此?!?/div>
《國語辭典》:號令如山(號令如山)  拼音:hào lìng rú shān
軍中號令威嚴,不可違背?!端问贰>砣濉T里w傳》:「岳節(jié)使號令如山,若與之敵,萬無生理?!骨濉:樯堕L生殿》第二○出:「見鎗刀似雪,密匝匝鐵騎連營列。端的是號令如山把神鬼懾?!?/div>
《漢語大詞典》:厘替(釐替)
改變,更動。南史·徐孝嗣傳:“ 明帝 謀廢 鬱林 ,遣左右 莫智明 以告 孝嗣 孝嗣 奉旨無所釐替,即還家草太后令?!?/div>
分類: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