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平安  拼音:píng ān
1.平穩(wěn)而沒有危險。唐。岑參 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埂都t樓夢》第三回:「凡有外姓親友之人,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世?!?br />2.平定安靖?!堆θ寿F征遼事略》:「賞罰者國之綱紀(jì),不爭建功者不賞,枉怨國家不平,海東何日平安。」
《國語辭典》:點(diǎn)綴(點(diǎn)綴)  拼音:diǎn zhuì
襯托裝飾。宋。蘇軾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云散月明誰點(diǎn)綴,天容海色本澄清?!埂都t樓夢》第四二回:「這個上頭那里又用的著草蟲!或者翎毛倒要點(diǎn)綴一兩樣。」
《國語辭典》:無狀(無狀)  拼音:wú zhuàng
1.不肖、無善狀?!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自傷為傅無狀,??奁!埂稘h武故事》:「今繼母無狀,手殺其父,則下手之日,母恩絕矣?!挂沧鳌竿鰻睢埂?br />2.無禮?!段饔斡洝返诙兀骸改氵@潑猴,十分無狀!師父傳你道法,如何不學(xué),卻與師父頂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適間這位貴友,途路之中,如此輕薄無狀,豈是個全身遠(yuǎn)害的君子?!?/div>
《國語辭典》:民兵  拼音:mín bīng
由人民組織而成的武裝部隊(duì)。平時將軍事教育實(shí)施于民間,使國民具有一定的軍事知識及技能,遇戰(zhàn)時組織起來編成部隊(duì),擔(dān)任戰(zhàn)斗任務(wù),稱為「民兵」。《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臨敵則驅(qū)民兵在前,名曰『敢死隊(duì)』,賊勢浩大?!?/div>
《國語辭典》:天下事  拼音:tiān xià shì
天底下的事情。指所有事情?!?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七六回:「偏又把鳳丫頭病了。有他一人來說說笑笑,還抵得十個人的空兒??梢娞煜率驴傠y十全?!?/div>
分類:有事
《國語辭典》:閑暇(閑暇)  拼音:xián xiá
空閑無事的時候。如:「他常利用閑暇研習(xí)書法以修養(yǎng)心性?!?/div>
《國語辭典》:閒暇  拼音:xián xiá
1.沒有事兒的時候?!度辶滞馐贰返谝晃寤兀骸赶壬孟泶竺?,書坊敦請不歇,今日因甚閒暇到這祠里來求簽?」也作「閒時」。
2.舉止安詳?!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止于坐隅,貌甚閒暇?!?/div>
《漢語大詞典》:留后(留後)
(1).官職名。猶留守、留臺。帝王離京留在京師總攝政事之官。北齊書·鮮宇世榮傳:“﹝ 武平 ﹞七年, 后主 幸 晉陽 ,令 世榮 以本官判尚書右僕射事,貳右 北平王 北宮留后。”北史·齊北平王貞傳:“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書令、録尚書事。帝行幸,總留臺事。積年,后主以 貞 長大,漸忌之……令 馮士干 劾,繫 貞 於獄,奪其留后權(quán)?!眳⒁姟?留守 ”、“ 留臺 ”。
(2).官職名。 唐 中葉后,藩鎮(zhèn)坐大,節(jié)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將吏代行職務(wù),稱節(jié)度留后或觀察留后。亦有叛將推翻統(tǒng)師,自稱留后,而后由朝廷補(bǔ)行正式任命者。新唐書·兵志:“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捨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后’,以邀命於朝?!?span id="tmt0bj1" class="book">《舊唐書·裴度傳》:“節(jié)度副使 王智興 自 河北 行營率師還,逐節(jié)度使 崔羣 ,自稱留后?!?br />(3). 北宋 以后,名漸廢。惟詩文中仍以指稱擁兵抗上的權(quán)臣。 柳亞子 《諸將》詩之三:“卻憐代將紛紜日,留后居然節(jié)度風(fēng)?!?/div>
《國語辭典》:制策  拼音:zhì cè
一種古代選拔人才的方法。漢代試士,由主考官發(fā)策以問,應(yīng)試者因其所問而陳己之所見,稱為「對策」。而由天子親自出題的稱為「制策」?!端问?。卷三三八。蘇軾傳》:「軾始具草,文義粲然。復(fù)對制策,入三等。」
《國語辭典》:下等  拼音:xià děng
品級低的或地位卑下的?!度辶滞馐贰返谝晃寤兀骸覆灰f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要嘗鼎一臠?!?/div>
《國語辭典》:冤枉  拼音:yuān wǎng
1.冤屈。多指無辜被誣或無故受責(zé)。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周章道路,要候執(zhí)事,叩頭流血,申訴冤枉?!埂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肝吹揭荒辏净\站死兩千多人。難道沒有冤枉嗎?」
2.給無辜者加上罪名。《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平日間冤枉他一言半字,便要賭神罰咒,那個肯重疊還價?」
3.吃虧、不值得。如:「這錢花得有點(diǎn)冤枉?!?/div>
《國語辭典》:祭告  拼音:jì gào
古時國有大事,祭神而告之?!独蓾摷o(jì)聞初筆。卷一二。遣官祭告岳瀆》:「康熙丙子正月,天子為元元祈福,遣大臣分行祭告。」
《國語辭典》:禱祀(禱祀)  拼音:dǎo sì
有事祈求鬼神而設(shè)祭。《史記。卷四五。韓世家》:「秦韓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禱祀而求也?!?/div>
《國語辭典》:謠言(謠言)  拼音:yáo yán
民間流傳的歌謠?!逗鬂h書。卷三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謠言。」《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國語辭典》:謠言(謠言)  拼音:yáo yan
虛構(gòu)不實(shí)的傳聞。《老殘游記二編》第五回:「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謠言了?!埂段拿餍∈贰返谒娜兀骸敢膊磺频媚抢飦淼闹{言,一回說,兩江制臺某天某天殺了十八個維新黨?!?/div>
《漢語大詞典》:留班
指舊時官員退班后有事留署。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皇祐三年:“御史中丞 王舉正 留百官班,論 張堯佐 除宣徽使不當(dāng), 樞 獨(dú)出班問曰:‘ 樞 欲先問中丞所言何事而后敢留班。’ 舉正 告之故, 樞 曰:‘用此留 樞 可也?!?/div>
分類:官員有事
《漢語大詞典》:時聘(時聘)
指天子有事時,諸侯派遣使臣來聘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殷頫曰視?!?span id="0o6phjb" class="book">《周禮·秋官·大行人》:“時聘以結(jié)諸侯之好,殷頫以除邦國之慝。” 鄭玄 注:“時聘者,亦無常期。天子有事,諸侯使大夫來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