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有口
敢言善辯。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孝惠帝 時, 呂太后 用事,欲王諸 呂 ,畏大臣有口者?!?span id="ej009r9" class="book">《漢書·陸賈傳》引此文, 顏師古 注曰:“有口,謂辯士?!?span id="95gaugr" class="book">《南史·蕭脩傳》:“ 脩 中直兵參軍 陳晷 甚勇有口,求為覘候,見獲,以辭烈被害?!?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又 姜淮 者,少年有口。值 殷太史 士瞻 教書,偶不在室, 淮 戴其紗帽,束其帶,正在室中搖擺作勢, 殷 猝至, 淮 不知帶插橫解法, 殷 不懌。 淮 曰:‘師父還繫玉帶哩,此銀帶何足貴?’ 殷 笑而釋之?!?/div>
《國語辭典》:有口無行(有口無行)  拼音:yǒu kǒu wú xíng
光說不做,言行不一致?!逗鬂h書。卷六四。史弼傳》:「竊聞勃海王悝,……內(nèi)荒酒樂,出入無常,所與群居,皆有口無行,或家之棄子,或朝之斥經(jīng),必有羊勝、伍被之變。」
《國語辭典》:有口無心(有口無心)  拼音:yǒu kǒu wú xīn
1.心直口快。《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老爺此時早看透了鄧九公,是個重交尚義,有口無心,年高好勝的人。」《瞎騙奇聞》第一回:「我曉得這個人向來是有口無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話便脫口而出?!挂沧鳌赣凶鞜o心」。
2.隨口說說,毫不放在心上?!督鹌棵贰返谌呕兀骸改惚阌锌跓o心許下,神明都記著?!挂沧鳌赣凶鞜o心」。
《漢語大詞典》:有口舌
有口才;說話伶俐。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 林 家這八個人﹞商量道:‘ 劉元八郎 是個窮漢,與他些東西,買他口靜罷。’就中推兩個有口舌的去邀了 八郎 ,到旗亭中坐定。”
《國語辭典》:有口難言(有口難言)  拼音:yǒu kǒu nán yán
將話藏在心中,不敢說出口或難以啟齒。宋。蘇軾 醉醒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乖?。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那廝本意囂虛,將足下虧圖,有口難言,氣夯破胸脯?!?/div>
分類:不敢不便
《國語辭典》:有口難分(有口難分)  拼音:yǒu kǒu nán fēn
有嘴卻難于分辯。形容蒙受冤屈而無從申辯。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誰想到員外跟前,又說我與了奸夫,著我有口難分?!埂都t樓夢》第三四回:「那薛蟠都因素日有這個名聲,其實這一次卻不是他干的,被人生生的一口咬死是他,有口難分?!挂沧鳌赣锌陔y辨」。
分類:分辯
《漢語大詞典》:有口難辯(有口難辯)
同“ 有口難分 ”。 張書紳 《正氣歌》六:“證據(jù)確鑿,鐵證如山,有口難辯,抓進牢去,判了十五年徒刑?!?span id="dbnu4f9" class="book">《人民日報》1988.10.7:“這個倔強的中年人,有口難辯,竟凄然落淚?!?/div>
《國語辭典》:有口皆碑  拼音:yǒu kǒu jiē bēi
眾人的嘴,都如記載功德的石碑。比喻人人稱贊、頌揚?!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咐蠚埖溃骸簩m保的政聲,有口皆碑,那是沒有得說的了?!弧?/div>
《國語辭典》:有口難辨(有口難辨)  拼音:yǒu kǒu nán biàn
有嘴卻難于分辯。形容蒙受冤屈而無從申辯?!妒c頭。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fēng)流》:「王大郎這兩句話,眾耳共聞,卻賴不得,雖然有口難辨?!埂队魇烂餮浴>矶?。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孟夫人有口難辨,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身?!挂沧鳌赣锌谀q」、「有口難辯」、「有口難分」。
《漢語大詞典》:無辭(無辭)
(1).不辭讓;不推辭。禮記·哀公問:“固臣敢無辭而對。” 鄭玄 注:“辭,讓也?!?宋 蘇軾 《再游徑山》詩:“此生更得幾回來,從今有暇無辭數(shù)?!?br />(2).沒有言辭;沒有口實。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其書戰(zhàn)伐,甚謹;其惡戰(zhàn)伐,無辭。何也?” 宋 梅堯臣 《鬼火后賦》:“客慚忸無辭而起,余方掩乎衡門?!?葉圣陶 《窮愁》:“﹝博徒﹞投其博具於地,意欲令無見,則無辭可以加罪?!?/div>
《國語辭典》:便言  拼音:pián yán
口才犀利?!稑犯娂>砥呷?。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div>
《國語辭典》:水母  拼音:shuǐ mǔ
1.動物名。腔腸動物。體呈膠質(zhì)透明狀,形如傘蓋,口在傘蓋下面中央。夏日多數(shù)群集,浮游海上,夜間能放出燐光。也稱為「海蜇」。
2.水神?!冻o。王褒。九懷。思忠》:「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期兮南榮。登華蓋兮乘陽,聊逍遙兮播光?!?/div>
《國語辭典》:喙息  拼音:huì xí
有口能呼吸的獸類?!妒酚洝>硪灰弧?。匈奴傳》:「元元萬民,下及魚鱉,上及飛鳥,跂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div>
《漢語大詞典》:食指動(食指動)
預(yù)兆將有口福。語出《左傳。宣公四年》:“ 楚 人獻黿於 鄭靈公 。 公子宋 與 子家 將見。 子公 之食指動,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叭?,宰夫?qū)⒔恻x,相視而笑。公問之, 子家 以告。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與也。 子公 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宋 朱松 《答保安江師送米》詩:“朝來食指動,忽接送米書?!?/div>
《國語辭典》:口賦(口賦)  拼音:kǒu fù
古代按照人口所收的稅,始于秦代。以漢代而言,七歲至十四歲,每人每年出二十錢以供天子,為口賦;武帝時增至二十三錢,以補車騎馬匹之費。歷代或因其名,但規(guī)定各異。也稱為「口錢」、「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