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一腳(一腳)  拼音:yī jiǎo
1.一只腳?!侗笔贰>砭潘?。高麗傳》:「拜則曳一腳,立多反拱,行必插手?!固?。杜甫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詩:「山鬼獨(dú)一腳,蝮蛇長如樹。」
2.一下子。《水滸傳》第二四回:「一腳歇了擔(dān)兒,便去除了簾子,關(guān)上大門?!挂沧鳌敢荒_地」。
3.獸身的四分之一部分?!锻ㄋ拙帯?shù)目》:「物之有四腳者,四分之,各為一腳,今食肆中有此言?!乖?。關(guān)漢卿《緋衣夢》第三折:「兀那茶三婆,一腳狗肉賣不了的?!?br />4.一個。《石點(diǎn)頭。卷六。乞丐婦重配鸞儔》:「吾兄若知,定先要挨一腳媒人。」
5.一份。如:「要玩牌,我也加一腳?!?br />6.一方面?!锻ㄋ拙?。數(shù)目》引《朱子語錄》:「興于詩章,只是游藝一腳意思?!?/div>
《國語辭典》:四果  拼音:sì guǒ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預(yù)流果)、斯陀含果(一來果)、阿那含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四者?!吨姓摗肪硭模骸溉缫娍嗖蝗唬瑪嗉白C滅,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div>
《漢語大詞典》:四腳
(1).謂有四只腳。借指馬匹。宋書·臧質(zhì)傳:“爾自恃四腳,屢犯國疆?!?br />(2).即幞頭。因有四帶而得名。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庶人所戴頭巾, 唐 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繫腦后,兩腳繫頷下。”宋史·禮志二五:“小祥,改服布四腳、直領(lǐng)布襴?!?/div>
《漢語大詞典》:后足(後足)
后腳。指有四肢的脊椎動物長在后面的兩足。《韓詩外傳》卷五:“西方有獸名曰蟨,前足鼠,后足兔,得甘草必銜以遺蛩?!?span id="55agofi" class="book">《易·說卦》“為馵足” 唐 孔穎達(dá) 疏:“馬后足白為馵?!?/div>
《國語辭典》:紫草  拼音:zǐ cǎo
植物名。紫草科紫草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三十至七十公分。葉互生,長橢圓形,有毛。夏日莖頂或葉腋開小白花。小堅(jiān)果卵狀球形,成熟時乳白或淡黃褐色,堅(jiān)硬而有光澤。根可為紫色染料。也作「茈草」。
《國語辭典》:薄荷  拼音:bò he
植物名。唇形科薄荷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葉對生,具短柄,長橢圓形,長三至七公分,先端銳形,邊緣有鋸齒,葉背有細(xì)斑點(diǎn)。夏秋間,輪傘花序腋生,萼端五裂,花冠淡紫色。其莖葉制成的薄荷油及薄荷腦,一般可為點(diǎn)心、糖果的調(diào)味料,并可作為驅(qū)風(fēng)劑、芳香劑。
《漢語大詞典》:法難(法難)
佛教徒指毀滅佛法的事件。 中國 歷史上有四次重大的“法難”。即 北魏 太武帝 、 北周 武帝 、 唐武宗 和 后周 世宗 的毀滅佛法事件。史稱“三武一宗”。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 北朝 道教勢力由 寇天師 而光大,遂有 太武 世之法難?!?/div>
《漢語大詞典》:四乳
謂身上有四只乳房。古代傳說 周文王 有四乳,迷信者附會為仁圣之相。《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文王 四乳,是謂大仁?!?漢 王充 論衡·骨相:“傳言 黃帝 龍顏, 顓頊 戴干, 帝嚳 駢齒, 堯 眉八采, 舜 目重瞳, 禹 耳三漏, 湯 臂再肘, 文王 四乳, 武王 望陽, 周公 背僂, 皋陶 馬口, 孔子 反羽,斯十二圣者,皆在帝王之位?!?span id="nkyfb0i" class="book">《初學(xué)記》卷九引《春秋元命苞》:“ 文王 四乳,是謂含良?!?/div>
《漢語大詞典》:四從(四從)
謂隨從車乘。四,通“ 駟 ”。韓非子·愛臣:“是故不得四從,不載奇兵?!?陳奇猷 集釋引 孫詒讓 曰:“四與‘駟’通,謂駟乘也……從謂從車。皆論貴臣隨從車乘之事?!?br />謂有四代堂房親族。從,堂房親屬。舊唐書·孝友傳·宋興貴:“又有 宋興貴 者, 雍州 萬年 人。累世同居,射耕致養(yǎng),至 興貴 已四從矣?!?/div>
《國語辭典》:汽車(汽車)  拼音:qì chē
以內(nèi)燃機(jī)或馬達(dá)驅(qū)動的四輪以上車輛,主要在道路上行駛,用來載人或搬運(yùn)貨物。
《國語辭典》:門齒(門齒)  拼音:mén chǐ
位于牙床中央的牙齒。如:「這孩子年紀(jì)小小的,門齒卻快蛀光了?!挂卜Q為「門牙」。
《漢語大詞典》:章華臺(章華臺)
楚 離宮名。故址有四:(1)在今 湖北省 監(jiān)利縣 西北, 晉 杜預(yù) 以為 春秋 時 楚靈王 所建者即此。臺高十丈,基廣十五丈。稱“ 華容 之 章華 ”。(2)在今 安徽省 亳州市 東南,一說 楚靈王 所建即此。 清 楊守敬 以為 靈王 可能先建于 華容 ,后因樂 乾溪 風(fēng)物而筑此,仍襲用舊名。即“ 城父 之 章華 ”。(3)在今 河南 汝南 東, 戰(zhàn)國 楚襄王 為 秦 將 白起 所逼,北保于 陳 時所建,并襲用舊名。即“ 汝陽 之 章華 ”。(4)在今 湖北 沙市 ,建者不詳。后人附會為 靈王 所筑,即 豫章臺 。
《漢語大詞典》:四院
唐 代太常寺有四院:一曰天府院,藏瑞應(yīng)及伐國所獲之寶,禘祫則陳于廟庭;二曰御衣院,藏天子祭服;三曰樂縣院,藏六樂之器;四曰神廚院,藏御廩及諸器官奴婢。見新唐書·百官志三。
《漢語大詞典》:清商怨
(1).詞牌名。又名《關(guān)河令》等。《詞譜》卷四:“古樂府有《清商曲》辭,其音多哀怨,故取以為名。 周邦彥 以 晏 詞有‘關(guān)河愁思’句,更名《關(guān)河令》?!彪p調(diào),有四十二字、四十三字兩體。上下闋各四句,三仄韻。又《擷芳詞》亦別名《清商怨》,與此不同。
(2).曲牌名。南曲入越調(diào)正曲。
《國語辭典》:后腳(後腳)  拼音:hòu jiǎo
1.昆蟲或四肢動物,長在后面的兩只腳。
2.人行走時,在后面的那只腳。
3.與「前腳」一詞連用時,表示緊跟在后?!缎咽酪鼍墏鳌返诙换兀骸傅刃焯珷斍澳_去了,后腳再看哩!」